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素养教育

安全素养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安全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安全素养教育

网络安全素养现状探究

摘要: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方法,深入调查了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的基本状况并对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缺失的原因,如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网络安全环境不稳定,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安全素养的措施,应提升高校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有效发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网络安全素养;现状;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1网络安全素养的研究意义及基本内涵

1.1研究意义

第一,时代背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014年2月27日成立,同时召开了以“网络强国和信息化”为主题的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和网络安全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愿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8年4月,我国召开了首次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二,现实意义。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9.6%。其中,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10~39岁网民占整体网民比重的近7成,20~29岁网民占比高达26.8%。在8亿多网民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在校学生占18.6%,他们是我国互联网使用的特殊群体,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后备主力军。

1.2基本内涵

点击阅读全文

工程训练安全教育中融入思政课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工程训练安全教育中融入思政课。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归纳和提炼安全教育中的思政课元素,②通过合适的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安全教育。工程训练中心经过一年左右的摸索实践,找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三级安全教育中融入相应的思政内容,使得学生在知识和思想水平上都有很大提升。将教育部提倡的“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落到了实处,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教育;课程思政

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工程训练系列课程首先要旗帜鲜明的给予支持,因为工程训练面向本科各专业学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所以,在工程训练安全教育中融入思政课很有必要。工程训练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每一位工程训练实践教师老制定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工训系列课程有思政,实践教师人人讲育人。工程训练涉及很多实践环节,应该在学生在开始实践课程学习之前,把中心、车间、教学组三级安全教育当成工程训练思政课最重要的责任田。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级安全教育,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学习中去。三级安全教育,不能仅仅灌输安全和纪律条例,不能简单认为在工程训练中给学生引入了职业素养,就不用进行思政教育,但是,怎样在安全教育中融入思政课,让学生乐于接受思政课的授课效果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的比较

(一)有联系

1.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思政的内容。比如职业素养中的“诚实守信”,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的克难攻坚精神和意志素养,思政教育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思政教育的团结合作和社会素养等等,从本质上是一样的。 2.职业素养中的部分内容,是思政内容的细化。比如专业职业素养中磨具专业的“一丝不苟精神”,是思政教育中“认真负责态度”的具体等。 

点击阅读全文

安全教育护航一体化体育课程探析

摘要:学生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重点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要改变目前不安全行为、安全意识薄弱和安全知识技能缺乏的社会现状,提升全体公民的安全素养,必须从孩子抓起。本文提出把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的基础,把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康素质提升的基础,通过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在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中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学、专业、规范、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实现师生安全素养的提升,为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为学校安全工作减压。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开幕,教育话题热度不减,多位代表委员就如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坦言,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建议,将青少年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提出,建议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开齐上好体育课,开展中小学体育“晒课表”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安全与健康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却面临着边缘化和缺失的困境。

一、安全与健康

学校教育的困局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名儿童死于意外,其中死于交通伤害的14岁以下儿童高达18500名,死亡率是美国的2.6倍,欧洲国家的2.5倍。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全球大面积居家隔离,学校长时间停课,但2020年中国校园安全事故案例仍频繁出现。典型死亡案例包括运动猝死、运动伤害、自杀、暴力伤害、校园欺凌、食物中毒、意外坠楼、烫伤等。意外伤害事件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终身的痛苦和不幸的同时,也给政府、学校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与此同时,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引发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学校教育中却长期被定位在“身体教育”层面,与其他以显性的“分数”来评价的学科相比,体育往往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受此大环境影响,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紧学习松体育”的现象,导致出现“重成绩轻健康”的后果。虽然近年来部分省市开始试点通过中高考指挥棒提升学校和家长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但片面追求体育“成绩”而忽视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培育又成为面临的新问题。学生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重点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全民安摘要:学生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重点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要改变目前不安全行为、安全意识薄弱和安全知识技能缺乏的社会现状,提升全体公民的安全素养,必须从孩子抓起。本文提出把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的基础,把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康素质提升的基础,通过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在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中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学、专业、规范、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实现师生安全素养的提升,为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为学校安全工作减压。全素质提升的基础,把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康素质提升的基础,把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规划纲要》(2016-2020)中明确指出: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以规定或指导意见的方式确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教育工作评估中的价值,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要改变目前不安全行为横行、安全意识薄弱和安全知识技能缺乏的社会现状,提升全体公民的安全素养,必须从娃娃抓起。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同时,开展系统常态的安全教育是校长和教师尽到教育责任的重要依据。然而,现阶段我国校园安全教育尚处于边缘状态,更多只是碎片化的临时性、应景式活动,停留在宣传层面,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常态化的课程及评价体系。提升全社会公民体质健康水平,同样必须从学校体育教育开始。然而现阶段体育课在整体被忽视的情况下,学校负责人特别是体育教师还裹足于运动伤害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学校人为降低了体育课运动强度,甚至取消了一些体育项目。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聚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促进。体育不仅是“身体教育”,更是塑造品格、保障生命安全、让人生更有质量、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重要教育方式。从幼儿到大学每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应是一个完整过程,体育教育也应是贯通的体系。然而,体育教育长期存在着比较突出和关键性的问题:各学段体育课程内容缺乏有效衔接,不够系统,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难以形成,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不甚理想,“繁、浅、偏、断”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二、一体化研究探寻破解之道

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启动德育、体育、音乐、美术四个学科的一体化研究,体育学科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在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中,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开启了探寻学生安全与健康问题的破解之旅。一体化的体育课程建设,突出理念“生本化”、目标“层次化”、内容“结构化”、实施“多样化”,评价“多元化”等联动机制的建设,而体育课程一体化聚焦于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系统化规划与实施。纵向衔接重点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像接链条一样,将各个学段的体育学习内容衔接起来,解决过去课程存在的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等问题。横向一致主要聚焦于基本运动能力,基于相同年龄段学生所具有的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身体发育等相似的发展规律,结合素质发展敏感期和年龄特点,界定不同学段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类型与难度。内在统一注重全面把握“知、能、行、健”核心目标,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都需要在各个学段有不同程度的把握;运动能力既要考虑日常生活运动所需,还要考虑终身体育运动必备;具备良好的健康与安全行为和品行是关键;不同学段的体育学习最终共同服务于对健康的促进。形式联合提倡充分利用多元联合形式,课程实施注重学、练、赛、评的有机联合,实现课程实施空间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关联。让学生通过课内外、校内外联合式的学、练、赛活动的参与,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开创性地构建了系统完整的体育和健康课程体系,致力服务于学生对终身体育的需求,助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安全教育在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中担当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育绝不仅仅是“身体教育”,基于对其功能和价值的分析,结合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体育富有“生命教育”的意义。体育能够使人的生命更有保障,使人的生命更有质量,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生命教育”的高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安全教育遵循一体化体育课程总体格局,从理念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业评价、师资培训等方面创新性地构建起基于运动伤害防护、延展到日常意外防范、自然灾害避险的三大版块、覆盖大中小幼七个学段的课程体系。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窗口期”概念,学生生长发育特点、认知规律、动作发展规律、素质发展敏感期特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各项运动自身的特点等,决定了具有不同特点和难易度区分的运动项目应该具有一个适宜开始学习的“窗口期”。基于实验校的调研、实验,教师教学经验总结及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安全教育的窗口期设定为:培养安全意识从幼儿园开始,学习安全知识从小学开始,掌握安全自救技能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掌握安全互救技能从高中开始,形成了充分尊重身体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安排教育内容的科学体系。安全教育课程实施与一体化体育课程实施保持同步,倡导“学、练、赛、评”,从以往的“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把握学情,因材施教,注重强化“教会、勤练、常赛”。考虑到安全教育课程的特点,创新性地将课程内容教学分为专题式和融合式两大类型。对于内容较多较复杂的课程,采取专题式教学,用完整的课时充分实现“教会、练熟”;而另一部分较简单的内容,则采取融合式教学,分散到相关的体育课中,用较短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练习。结合体育课,通过趣味竞赛等形式对需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并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各项评价。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对评价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要将日常参与、体质监测与技能测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将各学段、各学年、各学期等的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能、行、健”四个维度,安全教育相应将目标定位为“知识、技能、行为、意识”四维度,并据此构建起涵盖各学段各版块的多元评价体系。师资能力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安全课程能否上好、如何上好,都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一体化体育课程研究项目已启动教师教程编写和教师培训筹备工作,希望通过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素养,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补齐安全教育短板,积极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点击阅读全文

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提高路径浅析

【内容摘要】“互联网+高等教育”时代发展趋势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能。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发展普遍处于弱规划、晚起步、力量小、水平低、轻培养的现状,必须基于自身教学管理信息素养现状和发展需要,对标国际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素养发展水平,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嵌入式培养,紧抓队伍建设,持续缩小发展差距,实现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高水平建设目标。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

MOOC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开启了加速信息化新进程。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建构国家级别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强化教育数据的阶段性收集和集中性管理,逐步建成教育智库的重要来源,支持教育决策、院校评估、教学诊断、专业评估等管理环节,促进教学管理精细化、及时性、系统化和规模化,以应对大数据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性文件和战略性举措,教育部2018年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重点加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工程,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能力,系统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政务服务、业务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支撑能力。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主要包括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学部门等相关人员,掌握着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对整体教学工作具有直接、重大、关键性的影响。当下高校招生、培养、学生管理、就业全部环节深深嵌入信息化思维和工具,包括网站、教务系统、多媒体教学、网络调研、教学监控等等,信息化水平也已被业界认可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素养

2013年12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发布《世界媒介和信息素养评估体系》,对“媒介与信息素养”作出界定,信息素养被界定为一种信息能力,指公民使用信息工具,以批判的、道德的和有效的方式获取、检索、理解、评估和使用、创造、分享所有格式的信息和媒介内容,以主导或参与个体化、专业化和群体化的活动[1]。创新创造是教育工作的充要条件,教育发展水平高,创新成果相对发展良好[2]。信息素养是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英国国立大学图书馆协会信息素养标准、日本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根据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工作实际,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素养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信息获取、交流、创建、安全和问题解决等能力模块。

二、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现状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与提升对策

[摘要]大数据时代赋予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内涵,信息素养评估与培育成为衡量高校教师良性发展的核心内容。研究在对地方高校教师信息获取利用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素养、信息意识、信息安全素养五个方面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显著性分析,提出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软件操作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基本技能知识水平、提高地方教师信息获取利用能力等策略以提高地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

[关键词]大数据;地方高校;信息素养评价;信息素养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资讯的规模发生“爆炸式”增殖,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数量急速增加,人类社会自此进入大数据时代。在科教领域,以实验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诸如基因组学、信息科学、天体物理学以及环境监测科学等)的数据来源与渠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催生了有效整合与深度挖掘多源、海量数据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诸如Google、Facebook、百度以及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互联网行业巨头所运营处理的客户信息逐渐增加,相继都已经达到了PB、EB的规模。维基百科将大数据描述为“利用常用软件工具获取、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合,其结果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其进行统计、比对与解析”。大数据的兴起与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Nature》《Science》等全球知名学术期刊纷纷开辟专栏重点探讨大数据对于经济学、超级计算与数据处理技术等领域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并指出大数据对未来科学研究与大众生活的重要价值。就大数据行业发展近况而言,2012年1月召开的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上将大数据作为重要议题,了“Bigdata,bigimpact:Newpossibilities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的特别报告,将个人移动数据的融合利用与隐私保护提上议事日程[1]。2013年5月联合国框架下的“GlobalPulse”项目正式名为“Bigdatafordevelopment: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的全球性发展评估报告,指出大数据时代下各国在海量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新的挑战[2]。中国也于2016年底推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期建立“技术产品先进可控、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生态体系繁荣发展、数据安全保障有力”的总体目标[3]。近年来由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变革逐渐超越行业技术和工具的基本范畴,极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家明确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之内,持续推进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教学整体质量。2018年4月教育部施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到2022年要实现“一大两高三全”的总体目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促成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生态的逐步形成,在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深刻变革的同时,对教师信息与交流技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地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进行有效评估,已成为高校领域与相关主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课题之一。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研究聚焦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地方高校教师具备的信息素养现状;第二,拥有良好信息素养对教师的影响,不同受试对象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第三,地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