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支持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支持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方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支持策略

摘要: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本文对经济增长目标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策略进行研究,先分析了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之后分析了财政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策略,包括构建稳健的财政收入机制、构建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财务支持

引言

地方政府财政在支持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地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财政支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其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消极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地方政府财政工作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各地需要分析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实施的研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凯恩斯主义,另一方面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前者认为如果市场失灵,那么只靠市场机制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因为有边际消费倾向差异、挤出效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基于对政府支出和结构实施调整和优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后者认为财政支出基于相关因素促进经济长远发展,包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

(一)财政支出和物质资本

各种长期耐用的生产资料属于物质资本,从形式层面上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存货,一种是固定资产,表现当前以及未来的生产能力。其主要来自政府及私人投资,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能够增加其存量。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有利于提升生产的高效性,其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包括:首先,购买性支出能够提升社会整体需求,进而促进有关产业的发展。其次,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基于建设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能够提升社会资本生产的高效性,促进经济发展[1]。最后,基于对有关产业进行投资,能够影响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吸引其向有关产业投入资金,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二)财政支出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基于多种途径,劳动者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并且能够灵活地进行应用,是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卢卡斯认为其具有正面影响,能够提升投资者、企业、部门的效益。基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缓解和解决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问题,并且提出政府要增加这方面的投资。投资主要来源于社会保障及社会文教支出,前者投资体力,后者投资智力,二者的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包括:首先,基于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从而提升生产高效性[2]。其次,对于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投资,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其健康发展,优化劳动力供给。政府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财政支出和技术进步

科技是重要的生产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其加入经济学内生变量中,提出技术有正外部性,其发展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解决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的问题,要想实现技术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人力资本积累,另一种是研发活动,政府从这两方面着手,能够推动技术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研发活动主要包括基础以及应用研究,前者是后者的原动力,无法直接用在商业生产中,同时具有一些特点,导致私人研发活动通常不进行基础研究;后者可直接用在生产中,私人研发主要集中在这方面,提出政府研发投入要注重基础研究,基于增加这方面的投入,提高对私人研发投入的补贴等,促进技术的升级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四)财政支出和制度变迁

制度改变代表政府职能以及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产生了变化。合理的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减少交易成本、激发社会活力、维护公平以及减轻矛盾等。基于制度调整和优化,政府对于经济的影响包括:减少交易成本、财政分权及推动社会公平。第一,减少交易成本。实现渠道为公共安全及服务支出,前者能够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行,后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界定及保护产权、维护社会秩序,减少交易成本。第二,维护社会公平的实现途径包括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其实是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基于政府转移支付,减少收入差距,提升社会收入分配的科学性。第三,财政分权。是将中央政府的部分财权及事权交给地方政府,由其能够自由决定财政支出,这是一种趋势[3]。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地方政府更加了解地方人民的需求,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其次,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基于激励以及竞争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合理的原因

(一)没有稳健的财政收入机制

要想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就要建立在财政收入基础上,如果财政赤字问题严重,就会限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地方要想基于扩大财政支出推动经济发展,就要确保有足够的财政收入。然而有地方虽然财政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然而其增速曲线很多时间比财政支出增速曲线低,意味着财政收入增长无法适应财政支出增长的要求,不能大范围的增加财政支出。

(二)社会需求转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同步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重视市场监督职能,确保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方式的转变中已经形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社会需求要求政府实现相关的社会功能。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社会需求则强调民生方面的需求,可见,政府职能的转变落后于社会需求的提升。

(三)财政支出效率有限

有些地方注重财政支出乘数效应,代表着降低居民边际储蓄倾向,然而缺乏民生支出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加上挤出效应,影响了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另外,财政支出中因为并未清楚的界定范围,导致重复建设问题的产生,限制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财政支出资金使用存在不透明的问题,人民群众想要监督资金利用情况存在较大的难度,无法防范风险[4]。

三、规范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策略

(一)构建稳健的财政收入机制

财政支出以及收入是主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对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要增加财政收入,然而需要把控财政收入的度,如果太少会影响财政支出需求的满足,如果太大,会影响企业的热情。具体来说,第一,对税源结构实施调整,探索新的税源。比如某地税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来自所得税及增值税,存在单一、集中的问题。对此,需要在稳定现有税源的前提下,从其他产业中探索潜在税源,扩展税源基础,做到多元化发展。第二,财政体制中的问题。科学制定地方的财税政策,与国税进行连接,防止影响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对于省内有一些市县税源建设不足的情况,需要引导其树立较强的增收意识,保证其可以依据地方经济实力缴纳税款。第三,构建税收监督管理机制。地方涉及较多的税种,且税源存在分布较广的问题,对此,可以构建治税机制,形成市县联动机制,采取合理的征税措施,实现最大化的征税。具有健全的财政收入机制,可以为财政支出的扩张奠定资金基础,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达成。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一,整合市场力量,加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政府不会过多的干预,只是对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进行指导。对于基础经济建设支出,需要靠财政提供资金;而超出财政支出范围的内容,需要调动市场的力量,交给私人投资,不仅能满足支出要求,还能减轻财政负担。第二,增加社会文教支出。其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对此,地方需要增加这方面的支出,提升人力资本优势,结合相应的国家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文教支出主要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及科技,当前存在失衡的问题,对此,需要分析各方面的支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均衡文教支出,促进经济发展。第三,合理的减少行政管理支出[5]。应该加强预算约束,将这部分支出的规模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及财政收支增速内;立足于支出用途,调整支出范围和规模。基于减少人员经费支出,对行政机构进行调整,裁掉多余的机构及人员。具体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精简、撤销及合并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财政供养的人数,减轻财政压力,避免资金浪费。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政绩考核措施。另外,控制公用性经费支出,建立审批登记机制,避免产生滥用行政资源的问题,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议构建健全的电子政府,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能够节省行政成本,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严格监督机制,采取等级限额管理制度,不同级别间相互监督,提升行政支出的标准性及系统性;第一时间公布行政支出的使用方向,便于人民群众监督,提升政府办事的高效性;强化法律约束力度,引导基层公务员树立较强的道德及法律意识,对于行政官员职务犯罪案件,应该依据“三公”原则进行审理,对有关犯罪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发挥警示作用,引导其他人员树立正确的意识。有效落实行政支出管理,是确保政府职能发挥的组织保障,合理的支出可以促进地方行政发展,同时推动经济增长。第四,增加支农支出。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当前很多地方的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呈现下降的趋势,然而其依然具有基础地位。农产品数量及质量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收益问题,对此,地方需要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支出,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业而言,需要增加投入,注重科技兴农,提升农业的生产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科技含量,从而增加产品附加值。对于农村建设而言,地方要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统一安排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健全的农村融资途径,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优化农村及城镇的联动机制,促进地方新农村的建设[6]。对于农民收入,地方可以组织农村实施培训,增加专业知识,拓展收入途径,加强对农产品的补贴,依据农村特色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收益及风险抵抗力。虽然农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然而其仍然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地方政府需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巩固其地位,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五,注重民生,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当前住房、收入差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如果不合理的处理社会矛盾,就会影响经济增长,对此,地方需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推动经济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合理的划分社会保障支出的类型,构建涵盖全域的社会保障网络,不断扩大其覆盖范围,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用,避免产生一些地方隐形福利过高的问题,虽然采取有差别的社保制度,然而要在整体上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统一。对于社保资金,当前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资金收支的缺口日益增加,政府的压力变大,对此,应该不断拓展融资途径,同时把这方面的资金交给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利用金融手段,放大社会保障基金,提升最低水平。其次,积极解决这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如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差距、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还要解决次要矛盾,从整体上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三)构建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

该机制的构建,能够预防地方财政支出风险,提升其支出效率。风险一般体现在结构以及总量方面,前者就是由于财政支出不科学导致的风险;后者则是财政收入无法适应财政支出要求的潜在风险。支出效率较低体现在资源浪费、财政支出较多但是获得的社会效益太少等。为了改善现状,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提升财政支出的高效性。第一,促进预算编制改革,构建合理的预算体系,确保支出项目的合理性,将部门与综合预算实施结合,提升预算的水平,加强财政收入及支出的管理。第二,实施问责制度,相关部门需要全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找出问题根源部门,结合部门的履职情况,实施惩罚或奖励,规范政府的行为,提升支出的效率。第三,构建有效的财政监督制度,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及时公布财政支出的相关内容,如资金流向,为人民监督提供便利,还要基于活动平台,认真听取人民的意见,及时地进行反馈,让人民可以间接的支配资金,加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的运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出其使用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为各方面的建设及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然而当前在财政支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稳健的财政收入制度、社会需求转变与政府职能转变不统一、财政支出效率较低等。对此,地方政府需要分析问题和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优化财政支出,构建稳健的财政收入机制,加强财政监督,充分发挥出财务支持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若鸿,邓晓兰,鄢伟波,许晏君.经济增长目标与地方政府财务支持策略——来自地方融资平台的证据[J].经济科学,2021(06):21–37.

[2]王武青.我国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韩芳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赵晓颖.对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36.

[5]陈莹.辽宁省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

[6]韩慧宁.湖北省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作者:刘真 单位:滨州市财政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