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数字技术的革命旧址保护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数字技术的革命旧址保护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数字技术的革命旧址保护探究

摘要:革命旧址作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部分革命旧址存在急需修缮维护、缺乏科学化管理、传播方式单一等现象。利用数字技术对革命旧址进行测绘、复原,能有效帮助革命旧址建立电子档案、开展维修保护、活化再利用以及融媒体传播,为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作出有力支撑。

关键词:数字技术;测绘;革命旧址

0引言

革命旧址,是指近代以来见证我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反映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和纪念建筑[1]。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物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实境课堂。对革命旧址图档建立、有效实施保护措施,是用好用活党史资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我们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革命旧址的价值体现

革命旧址是不可移动文物的一个特定类型,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2]。其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独具中国特色,具有宝贵的价值,使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时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国际古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最新版)中,提出了文物古迹的价值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五项。革命旧址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笔者以这五个维度分析革命旧址的价值体现。

1.1历史价值

革命旧址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个革命旧址都承载着一段具有时代背景的革命历史,是革命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事件中人和物所处的物理空间。革命旧址本身作为红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赓续着红色血脉,它折射出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员在上百年的革命实践中凝结而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历史符号意义,对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每一段革命史都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

1.2艺术价值

作为历史建筑的革命旧址被保存下来,一般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其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建筑的形制、空间组合、风格、材料、施工工艺以及内部的装饰、雕刻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为学习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实物资料。此外保留下来与革命旧址相关的红色文物,如当时的文件、往来书信、红色标语、革命口号、歌谣、革命时期使用过的器物以及当时创作的文艺作品等,都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良好的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思想精神,可以成为进行相关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

1.3科学价值

保存下来的革命旧址蕴含着产生时期的科技信息,能反映出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文化状况以及当时的国家经济状况、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也能从一方面反映当时城市建筑发展的轨迹。

1.4社会价值

革命旧址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依托革命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为革命奋斗的前辈、英雄先烈,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艰苦奋斗、自强不屈的精神,展现祖国建设发展的路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励后人坚定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革命旧址在进行较好保护基础上,可以作为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提升地方形象、发展地方经济。

1.5文化价值

从新民主主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人民群众创造了民族独立、和平解放、人民生活富裕的伟大复兴道路,这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也是一部红色文化史。革命旧址承载着革命史,标志着重要历史事件,传承的是红色文化,弘扬的是伟大建党精神。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和解放的过程中创立的崭新文化,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以革命旧址或革命纪念馆带动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之例,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等,革命旧址展现出的文化价值已日益融合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并不断发扬光大。革命旧址是历史建筑中的特定类型,其价值突显出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深刻认知革命旧址的价值,有助于良好的开展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保护革命旧址能够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和弘扬革命传统。

2革命旧址的保护现状

2.1部分革命旧址急需保护修缮

目前一些革命旧址因年代久远、自然破环、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损毁严重,或因城市发展需要改建,保护修缮刻不容缓,获得完整的革命旧址图纸资料也显得尤为重要。

2.2革命旧址宣传方式缺乏多样化

革命旧址是宣传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旧址宣传多以纪念馆、红色旅游基地形式展现,一般以参观、解说形式给参观者介绍,宣传方式局限,宣传效果有限,使革命精神内涵难以深入人心,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3革命旧址缺乏有效管理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年—2022年)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然而,许多旧址缺乏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存在所有权属不一,保护管理多头等现象。如烈士墓、纪念碑由民政部门管理,遗址文物由文物部门管理,革命史料收集整理利用则由党史部门负责[3]。各种原因导致旧址相关信息材料归属分散,没有建立规范的档案。此外革命旧址未得到完整统计记录,特别是散落在乡村的未达到市级文物保护级别的旧址,缺少完整档案记录。

3数字技术介入革命旧址保护的应用

为处理好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保护是根本、利用是目的、活起来才是要求”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对革命旧址进行系统调研,特别是已经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以上的但未建立档案资料的革命旧址,或者是未被官方认定但具有社会意义与研究价值的革命旧址,建立革命旧址数字档案、资源统筹,为革命旧址的发展规划和整体保护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更好的深化革命旧址价值、挖掘阐释传播,充分发挥革命旧址在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数字技术在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实地调研、现场测绘、数字图像表现、虚拟现实等工作阶段。

3.1实地调研

对革命旧址的前期踏勘调研很关键,充分了解革命旧址的历史、现状情况有助于组织后期的测绘工作。调研工作中需要用到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获取革命旧址的图像和影像信息。建筑图像资料一般需要反映出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地图、原照片、航拍照片、地形图、周边景观照片、建筑外立面照片、建筑典型构件的照片。建筑的录像信息可以从移动的视角观察建筑,拍成影像,供后期测绘图纸绘制和数字复原参照。实地调研可以精细了解革命旧址现状,完善革命旧址相关的一些实物资料收集。

3.2现场测绘

建筑测绘是直接认知建筑形态特征、结构做法以及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重要内容。测绘成果是全面、忠实反映革命旧址本体的科学资料,为旧址本体评估、划定本体保护范围、修缮、改造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后期革命旧址实施历史与理论研究、开展保护工作和继承发扬建筑文化的重要基础。依托测绘技术对革命旧址开展信息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测绘中完成旧址平立剖面草图勾画后,需进行数据测量。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建筑定位,获得革命旧址建筑各个点的平面直角三维坐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得到建筑矢量或光栅地形测图;通过运用皮尺、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测量出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尺寸、角度。在测绘过程中,可以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技术来提高建筑信息采集准确性与测量工作的效率。无人机摄影主要是运用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航空数码相机进行航空摄影,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等优势,常常用来进行建筑总平面图以及建筑群体的测量,能够帮助观察建筑全貌,特别是在地形不利于架设站点、人不能上去的坡屋面,采集到建筑高度、宽度、坡度等属性值。近景倾斜摄影能够捕捉建筑表层材质信息,生成厘米级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建筑的数据,通过单站数据和整体数据模型使建筑信息得以准确记录[4]。使用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能够满足建筑数据采集所需的精度,特别对造型复杂、构件较多的古建筑测绘中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5]。三维扫描技术也可运用到建筑室内空间中,如革命旧址中的一些传统浮雕图案线条曲折、层次丰富、构图复杂,用传统的测绘手法,很难达到精准。而用三维扫描仪,可以直接将复杂的浮雕实物扫描到电脑,测量实物表面的三维坐标点集,获得点云图形,生成立体模型,该立体模型可以直接导入建模软件进行深化。

3.3对革命旧址测绘成果的数字图像表现

根据外业测得的数据的整理,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绘制,计算机绘制的电子图形具有规范整洁、修改方便、易于存储等特点。运用AUTOCAD进行革命旧址的二维图形绘制,运用草图大师Sketchup软件或3dsmax进行革命旧址的三维模型建模,运用3D可视化工具Lumion等进行旧址周边场景的复原。三维建模立体形象,可根据所测数据还原出革命旧址的真实结构、造型、外观材质,运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vary渲染插件等处理使模型达到真实效果。同时,借助Premier软件可将建筑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展示,包括建筑的局部结构、构造连接等。此外,也可采用BIM技术建立革命旧址三维信息模型,涵盖建筑内部、外部及动态更新信息。三维信息模型可以实现模拟建造、管线检测、风险评估等多项需求,高效提高工作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准确性[6]。

3.4革命旧址测绘成果的虚拟现实技术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VR)是结合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创造的三维虚拟环境,实现人机交互,给观看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观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视点随意移动得到建筑全方位的观察,获得环境最真实的反馈,该技术具备感知性、沉浸性、实时性、交互性。在革命旧址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损坏严重但意义较好的旧址,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把激光发射到真实视景中,通过激光发射及逐点测绘对象坐标系统及建筑的结构形态直接生成到电脑中,然后经过点云处理及三维实体建模,最终重建出革命旧址真实视景世界,基于互联网建立云平台进行展示,人们可以在公众平台就能观赏到革命旧址的每一个细节及内部全貌。

4测绘成果在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数字表现在革命旧址保护中形成的成果,如调研报告、图纸、图像、三维动画等第一手资料,能够为革命旧址档案建立、价值评估、后续保护方法研究、红色文化弘扬提供基础资料。

4.1为文物保护单位提供资料存档

每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都需要建立档案,通过测绘获得的数据、图样(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平立剖面图)、照片(航测全景照片、主体正侧面照片、重要构件照片和文物照片)、影像(三维模型动画、实景影片)、文字说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四有工作情况、建设控制带、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等信息,为旧址建立数字档案资料库、申请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详尽的资料。旧址数字档案资料库可以进一步开发,提供快速检索、信息查询、建筑场景虚拟漫游等功能,真正实现革命旧址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4.2为革命旧址价值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数字技术保护工作得到的调研报告、图片和影像资料非常全面的反映革命旧址的情况:如损坏程度、结构安全状况、建筑做法、利用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可有助于文物保护单位对革命旧址进行评估,确定文物等级、修缮方法和活化利用等。

4.3为革命旧址日常管理、维护和后期保护修缮提供图档参考资料

有些革命遗址因为年代久远或管理不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甚至只留下残根断瓦。通过数字技术修复就能帮助革命旧址按照原貌修复完成,做到修旧如旧。

4.4为开展革命旧址基地教育和红色文化弘扬提供基础资料

革命旧址及发生在其身上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宣传意义。根据数字技术得到的革命旧址影像、三维模型等资料结合红色文化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多种形式宣传,如制作三维动画、短片、海报等,改变浏览式的参观旧址和传统的单一说教式宣传。只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创新且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参观者对红色文化的激情,才能让宣传效果入参观者耳的同时又入参观者的心[7]。

5结语

数字技术介入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提高了革命旧址大量数据的采集工作效率,为保护和利用工作开展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图档和影像资料。同时,通过数字技术获得的成果可进一步应用研究和推广,如建立数字化资料库、革命旧址信息实时交互、云平台革命旧址博物馆等,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办公室.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2019)[EB/OL].[2019-04-04].

[2]汪伟强.安徽省绩溪县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调查研究[J].新农业,2021(13):59-60.

[3]高超,王卓男,周江,等.三维数字技术测绘介入传统村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应用策略探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20(5):379-385.

[4]胡岷山.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测绘中的应用:以教学实验课程为例[J].建筑学报,2018(增刊1):126-128.

[5]杨訢.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2021(21):74-79.

[6]龙正江.革命遗址所发挥的宣传教育作用:以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9):162-163.

[7]贾泽慧.信息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23):30-32.

作者:王娟芬 陈宁静 曾庆璇 温亚丽 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