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媒时代已然来临。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效果。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了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智媒语境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已经深刻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尤其对青年学生群体产生重要影响。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正确利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能够在冗杂的大数据中将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新要求,对于主要依靠远程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习者来说,正确、有效享用媒体资源更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和能力。能否在多元、海量、芜杂的大数据中将有价值信息为我所用,实现自我提升,不仅涉及个人教育,也关乎社会发展。为了深入了解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现状,探索提升媒介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媒介接触度、依赖度、使用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调查主要在四川开放大学直属学院展开,共有1285名学生参与了问卷填写。
一、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扫描
(一)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1285名学生中,947人在读专科学历,占总人数的73.7%;338人在读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26.3%。从年龄构成来看,有658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占比51.21%;有477人年龄在30—40岁之间,占比37.12%。综合来看,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学生总占比为88.33%。由此可见,开放教育仍以青年学生为主,青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群体的主要构成。
(二)媒介接触度分析
对问题“您平时主要通过哪种媒介了解信息”,结果显示,选择报纸的仅有12人,占比0.93%;选择广播电视的有36人,占比2.8%;选择电脑的有129人,占比10.04%;而选择通过手机媒体了解信息的高达1108人,占总人数的86.23%。可见,智能手机以其便捷性、交互性、移动性等优势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并且在与传统媒体互相结合、渗透、融合的基础上,又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即时、交互、海量、共享的优势,这就使得智能手机成为学生使用的主要媒介形态。对媒介的使用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要通过使用媒介获取学习资源、了解咨询、休闲娱乐以及联系朋友、沟通情感。而借助媒介来学习的占比最高,达到79.3%。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习者返校学习,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的明确,通过媒介获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是其使用媒介的主要目的。
(三)媒介使用态度分析
对问题“您是否会主动选择媒介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289名学生选择“会非常主动”,占比22.49%,有589名学生选择“比较主动”,占比45.84%,另有31.67%的学生选择了“很少主动、不主动、漫无目的”选项。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媒介使用态度不明确、处于被动状态,鉴别力差、容易盲从,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极易被一些错误价值观误导,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传播者利用。对问题“您是否能熟练地利用学习平台(如国开学习网)和新媒体平台(如学校公众号)获取学习资源或办理相关业务(如查询、缴费等)”,选择“非常熟悉”的仅占17.82%,选择“熟悉”和“一般熟悉”的占比分别为39.22%和35.95%,有7%的学员选择“不熟悉”。这一问题实际调查的是开放教育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这一能力显然十分有限。开放教育学习者虽有主动利用媒介进行学习的意识,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我的能力明显不足。
(四)媒介依赖度分析
对“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这一问题,选择每天使用时长少于1小时的占比仅为2.72%,选择1—3小时的占比为31.13%,选择3—5小时的占比为36.03%,而选择5小时以上的占比达30.12%。对问题“如果让您一整天不带手机,您感觉如何”,有776名学生选择了“勉强适应,但还是很想使用”这一选项,占比高达60.39%,而选择“完全没有影响”的占比只有3.66%。可见,开放教育学习者对智能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网络虚拟媒体正在逐步占据学生的闲暇时间,控制学生的思维观念。信息污染和信息侵略已是不争的事实,媒体环境净化任重而道远,要想加强学习者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害,媒介素养教育必不可少。
二、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问题
(一)对海量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与利用能力不足
开放教育主要以在线学习为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理念。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促进智慧教育的强大驱动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更丰富的教育体验。但由于开放教育学习者文化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从而影响其有效参与在线教学实践,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另外,探索式自主学习是开放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当前“万物皆媒、媒融万物”的智媒环境下,各种智能终端与媒介技术联姻,“信息茧房”“过滤气泡”接踵而至,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受自身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限制,加之纷繁芜杂信息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很难经过筛选、鉴别获得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智媒时代,坚持“用户中心”理念,强调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使得传统新闻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的功能逐渐减弱。复杂的信息环境对现代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教育学习者信息甄别、思辨、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很容易陷入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难以自拔,从而影响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二)对社交媒体的高度依赖与媒介环境对人的反噬
社交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丰富性、互动性深深地吸引着受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日本传播学者野牧曾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容器人”的概念,描述了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一种内心封闭孤立,过分依赖电视的形象。当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电视人”发展成为“手机人”。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可以满足人们社交、购物、学习、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一机在手、应有尽有”是对当下“手机人”的真实写照。“玩抖音、刷微博、逛淘宝、追网剧”“朋友圈里看世界”,折射出现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图景。相反,一旦离开手机,“手机人”就会坐立难安、万分焦虑,呈现出“机不在手、魂不再有”的现实窘况。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变化,然而,当前媒体环境布下的“天罗地网”不仅控制了人的物质世界,还操纵着人的精神世界。媒介信息无孔不入地侵入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耗费着学生的精力,浅表和浮躁信息充斥着学生的感官,错误的价值理念累积性地作用于学生的头脑;网络依赖症逐步消解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强烈的网络依赖意识催生惰性心理,使大学生应有的敏锐、自信、进取逐渐被迟钝、麻木、愚昧取代。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样任重道远。
(三)对媒介素养的现实要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通过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平台在线学习是开放教育学习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并以其高效、便捷、低门槛的特性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通,推动了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开放教育学习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更加方便,运用VR/AR等学习方式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由此可见,提升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水平,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下在线教育的现实要求。另外,媒介化生存状态下,媒介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社会力量,互联网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对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品行、审美趣味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影响巨大且无法回避,学生由于沉溺媒体“拟态环境”而出现的精神空虚、文化断裂、学业荒废、人际关系冷漠等现实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因此,提升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迫在眉睫。提升学习者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通高校尚且极少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其常规教学体系中,更谈不上对开放教育学习者开展这一终身教育了。因此,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层面,提升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成为当前急需完成的一项任务。
三、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各行各业中坚力量的开放教育学习者,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大众传播环境。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仅是学习者适应媒介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提升路径:打造个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培育体系
1.多样化自主学习是基础。开放教育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性格成熟稳重,价值观趋于稳定,有深刻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作为社会返校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自觉树立正确的媒介理念,认识当前“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信息环境,保持客观理性,坚定正确方向。其次,要自觉学习媒介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媒介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媒介形态,把握媒介生态,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海量媒介信息,以警惕、睿智的眼光辨识不良信息,能够批判地解读各类信息并为我所用。最后,开放教育学习者还应主动深入媒介实践,通过实践经验加深对媒介的认识和理解。2.系统化学校教育是重点。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开放大学要更新理念认识,形成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共识,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立德树人”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媒介素养通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学生培养中可有可无的技能培训,而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次,提升开放大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开放大学教师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对媒介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引领和健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开放教育办学体系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乎大学生理解社会信息与行为的能力培养,从而建立一支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网络媒介应用能力强、媒介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并常态化地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方面的培训。再次,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实现开放大学系统内师资共享,还可以与普通高校新闻院系建立横向联系,打造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共同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等等。3.广泛的社会教育是保障。提升媒介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细致持久的贯彻实施,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自守好主阵地,群策群力,发挥合力。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及时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改革教育体制,制定宏观教育政策,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尤其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和强调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加强媒介素养的共识。其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机构的作用。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贯穿于具体实践,学校要与网络企业、通信部门合作共建媒介素养实训平台,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提升媒介素养。开放教育学习者多为各行各业的在职员工,用人单位也应从网络安全和电信诈骗,“互联网+”与创新创业,网络知识产权等角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再次,强化社会媒体责任意识。媒体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公民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媒介从业人员要自觉提升媒介素养,生产一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信息产品,严格把控信息审核和发布,切实履行好“把关”职责。媒体机构还应有针对性地策划和制作媒介素养教育系列节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召开论坛或讲座,宣讲媒介素养相关内容,充分发挥正向引领作用。
(二)教育模式: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互动互补的课程模式
1.显性课程为基础。显性课程主要是指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课程及教育活动。开放教育应构建包含“媒介素养教育”模块的知识体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教学计划。从“媒介知识和技能学习”“媒介批判和反思能力”“媒介使用与表达能力”三个层面设置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具体特点和学习需要。例如,通过开设传播学概论、媒体信息技术等课程使学生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基础理论,并培养初步的媒体操作和使用能力;通过设置时政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文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和反思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通过老师与学生就某一媒体事件的报道方式、报道过程、报道倾向性、事件影响等方面各抒己见,从而引导学生挖掘信息背后的数据,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解读和批判能力。实践环节是理论课程的具体落实。开放教育也可以学习普通高校,建立校园媒体平台,一方面繁荣丰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让校园媒体成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的实训基地。对实践课的课时、学分都应纳入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统一要求。2.隐性教育为补充。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具有非功利性、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等特点。因此,应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其他相近或相关联学科。媒介素养教育与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应在此类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以当前媒体环境为背景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媒体知识、信息理解、舆论引导等内容结合起来,将对媒介的政治、伦理属性、道德意识的认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二者虽属不同学科,但教育对象同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内容关联、教育途径相似。正确认识二者的相通性,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在教育实践中使二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无疑对于促进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介素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开放教育学习者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还关乎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进步。因此,正视智媒语境下开放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现状,多角度提升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水平,已成为开放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朋.媒介素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
[2]王晓蕊.5G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问题与对策[J].编辑学刊,2020,(06).
[3]闫欣洁.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2).
[4]刘力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嬗变与教育对策[J].中国出版,2019,(01).
[5]臧文茜.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6,(06).
[6]周灵,卢锋.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重构[J].中国电大教育,2021,(07).
[7]罗国干.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广西社会科学,2016,(11).
作者:张莉 单位:四川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