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浅析

引言

初中地理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让学生通过地理学科了解更多知识,增长自身阅历,锻炼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展开效率学习。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提升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应当突出学科的特点,并结合班级的学情以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地理学科学习的热情,并让他们乐于在课堂上跟随老师一起去探索地理的奥秘,感受地理的学科魅力,如此才能够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接收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并在学科学习中取得较大的进步,突破自己的发展区间,收获更多的间接经验,增长阅历和见识,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课堂的评价以及在课堂上的收获就是整个学科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因此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强调课堂教学质量,实质上就是在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素质,使他们能够获得良性的发展,并不断地进步。教师应当不断钻研,深入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内涵,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保证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不断进步。

2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指标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但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并不是以凸显学校或者教师整体教学质量为目标,而是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满足学生对对知识掌握的需求,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的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形成了学科知识的整体构架,这才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关键。通常来说,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如何,理解如何,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需要考虑的重点,应当保障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进步,可以利用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方式,探究学科知识,并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能够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或者不能够将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则可以判定整个学科课堂教学的无效性或者低效性。同时如果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持续性感到课堂的枯燥乏味,甚至对学科知识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也说明学生对学科知识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很低,也不能判定为有效的课堂学习。

2.1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情况

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都是通过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理解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正确实践,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着重考虑的地方,也是课堂有效性判定的重要指标。学校应当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或者考察,进一步评判教师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若是学生对知识整体掌握情况有待提升,则可以帮助教师分析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而教学的方式方法。

2.2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度

随着素质教育发展,在科学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为教育教学开展的中心。他们是学习的主要执行人,所有的课程环节都应当围绕着学生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也是作为课堂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如果学生对整堂课的内容都兴趣缺缺,只是为了考试将一些知识点机械性的背下来,这说明教学没有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仅仅是获得了知识表层的记忆,却没有真正深入的理解知识并主动探究知识,不利于他们对学科内容产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排斥情况。缺乏学习动力,更不会运用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即使能够获得不错的学业成绩,但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

2.3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也是评判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既能够提高学生投入课堂的激情,也能够让他们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度和灵敏度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能够放松心态更好的接纳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对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再排斥抵触以及厌烦学习,而是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乐于探索知识的奥秘,并且将知识的吸收看作是探索的过程。由此让他们养成探索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由此可见,创造舒适的课堂气氛也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3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3.1提高教师的语言讲解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讲授法仍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导,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和吸收课堂知识,这是教师基础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讲解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做到对学科知识以及教材的教学内容信手拈来;也要保证整个课堂讲解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和有序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明白知识的逻辑观念;还要修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尽可能的有趣幽默直观,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也能够让学生爱上教师的课堂,这是一个优秀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的讲解能力以及课堂语言能力。提高初中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当加强对教师语言能力的训练,让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仔细研究教材,并进行适当延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寻找当学生的乐于接受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解读重点和难点,重点的知识重点讲、重复讲,保证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仍然能够回忆起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掌握和巩固整个知识的重点。还要注意难点的解析,难点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此知识点存在理解困难,教师更应当仔细耐心有逻辑的讲解,并通过有效方法将难点转变为更为直观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复习地球仪使用时,教师应当利用实物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感受三维模式下的地球仪,让课程知识更加直观;还可以采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方式方法,教师在学生接触和了解地球仪的时候,可以对基础的知识进行讲解,并通过课堂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在地球仪中寻找答案,并引导学生开展联想,回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文风俗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地球仪这个教具的辅助使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书面上的地球是二维方式呈现,比较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但是地球仪是一个直观的球状视角,为学生展示了球状的地球,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七大洲、四大洋位于地球的哪个方位,并感受到区域之间的地理位置,明确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界点。当他们学会使用地球仪之后,接下来的一些知识内容,比如经纬度的学习、昼夜更替、时区学习以及气候学习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在经过多次地球仪的使用之后,他们的空间构建能力也会更加强大,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进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3.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领域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更新了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收集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找到更多相关的学科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与阅历,找到他们的趣味点。多媒体还可以将图片信息以及视频信息直观的传递给学生,提高他们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多媒体设备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多个感官,让他们多个感官同时作用,观看视频、音频资料,了解教学内容和地理的特征,将传统的资料中所不具备的优势,用多媒体完全展现出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现代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营造适合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帮助学生采用多图看图的方式,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识图读图机能,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图片判断地理情况的能力,应当强化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思考教学方法,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立体式的灵活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我国地势部分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屏幕上投放我国主要地区的地形地貌。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地理知识进行充分解读,还能够提升课堂的效率,让学生思维转变更快,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的思想。我国是地势是西高东低,东北、东南方向大部分属于平原,而西南的地势险峻,大多为山地地形,从若是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展示3D的动态地形地势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地形的落差,进而对平原、盆地、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

3.3根据学情设置课程内容的难度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主观的问题,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误判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导致课程内容过难,学生难以理解的结果。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导致设置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进而让学生对学科内容产生抗拒抵触的情绪,降低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出发,从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难度,并做到因地制宜,提前了解班级学情,知晓他们地理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程度,不能使用过于复杂的地图,延伸和拓展的内容也不宜过多,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部分内容的拓展,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或者对知识面要求比较全面的问题,应当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尽量避免学生产生畏惧情绪,降低他们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某地区的复杂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时,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去复习之前的一些知识点,让他们慢慢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如地形地势、人口分布、气候特点、温度带的划分等,让他们在脑海里先将知识进行关联,再根据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多个角度找到产生某种现象的具体原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让他们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结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会慢慢找到思维的方法,进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3.4做好单元小结以及定期的教学反思工作

地理是比较综合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涉及到人文地理,也涉及到自然地理,课堂知识有天文知识,地球运动,也让学生了解大陆的分布以及板块的运动等相关的地理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对他们极度有吸引力,且地理知识前后关联,存在逻辑性和相关性,因此在讲授完一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应当做好课堂小结工作,带着学生去回顾所学过的重点知识,让他们在脑海里将所有学习的内容进行串联,提高他们灵活记忆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将知识一股脑地装进脑袋,后期遗忘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近期总结知识和回顾知识,也是提高课堂效果,保障课堂质量的重要方法,能够让学生熟悉和理解内容,掌握知识的全面性,拥有地理综合学习技巧。另外,教师也需要通过总结工作来反思一个阶段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步,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筛查教学纰漏,认真总结和反思,由此来判断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3.5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生有特别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习来看,主要体现在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每个人对地理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情况不同,学习水平也有所不同,而我国实行班级授课制,班级学生较多,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如此才能兼顾班级所有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及性格特征进行教学目标设置,对于部分地理知识掌握情况良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及课后作业的练习上,进行延伸和拓展,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充分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地理的学习动力可能会有所欠缺,教师在前期应当注重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地理的成就感,增强对地理学科的主动性。教师需要设置合理的分层,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才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解答适合自己程度的问题。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收获知识,提高自信,是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也能够反映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科学的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效果和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和地理学科的价值。

作者:王梅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