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绘编故事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绘编故事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绘编故事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应用

摘要:该文以自我表现论和课程整合论为理论支撑,以具体教学实践为依托,探究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绘编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论述绘编故事教学法的内涵、具体方法、应用策略等。实践表明,绘编故事教学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同时寓技能教育和美育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可让儿童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绘编故事;大班儿童

一、研究缘起

1.儿童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

从现代美术的发展趋势看,美术教育早已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也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学习。现代美术教育注重的是人格的完善和健全,以及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因此,教育者应把幼儿园教育和儿童美术教育作为有机的整体对待,努力引导儿童将各种经验融合成更有价值的新经验。基于此,美术教学应力求多元化,促进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鼓励创造,以此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大班儿童的年龄特点

5至6岁的大班儿童绘画表现处于概念画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学会先想后画,在作画的过程中也会同步思考、改进。他们尝试表现作品的情节或事件,有明确的构思,能够表现出多种形象共同活动与相互联系的画面。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绘画内容是有情节的意愿画。富有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心中有接近现实而又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大班儿童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自编故事。自编故事不仅仅是儿童对自己幻想世界的表述,儿童用语言表达故事中的具体形象、情节的过程,也是美术活动的作画构思过程。儿童把自己的故事转化成美术作品,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愿,其绘画的过程会更富有乐趣,其美术技能与创造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这不仅符合当前的美术教育观念,而且符合儿童的天性。综合儿童的天性和大班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笔者尝试借助一些方法,激励儿童把自己幻想中的神奇世界转化成作品,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因此,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产生了借助绘编故事教学法帮助儿童构思创作,从而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想法。

二、绘编故事教学法的内涵及理论支撑

1.内涵

绘编故事将绘画与故事相结合,通过“讲故事”“画故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使美术教学活动过程更有趣,学生构思更巧妙,作品更生动、更具创造性。这里的故事与儿童平时在语言活动中创编讲述的故事略有不同,它更强调作画时表现的一个片段或某一场景,在这个片段或场景中发生的人物(动物)等各种形象的活动。这里的故事其实是儿童用语言表述自己艺术构想的一种载体,是教师赋予儿童可以不拘一格进行创作构思的权利。

2.理论支撑

(1)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论“艺术教育自由表现之父”、奥地利儿童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在长期指导儿童作画的过程中发现:儿童在绘画时并不是把看到的实物画出来,而是把心中的印象、记忆、思想率直地表现出来。因此,他在自由画教学中提出了不干涉主义教学基本原则,认为儿童创作的艺术具有内在价值,儿童美术教育是为了帮助儿童表现个性、获得自身发展,应除去成人加诸儿童的限制,着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日常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给予儿童鼓励,让他们有更大的表现空间,不过早、过多地强调技能技巧,注重让儿童自主表现。(2)儿童教育的课程整合论如今,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运用了“整合课程”的概念,从当代儿童学习、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的新观念出发,强调幼儿园课程知识观的变革和课程内部的有机联系。“整合课程”的主旨是将课程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构建更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整体教育环境。由此可见,儿童美术教学应该加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倡和追求美术与语言、科学、音乐等领域的关联,促进多学科领域相互补充,从而使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新自我、成就自我,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绘编故事教学法的步骤

在绘编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美术活动的内容、题材等灵活地实施教学,在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美、创造美。

1.先编故事再作画

儿童在绘画前,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如故事的开头部分、某个角色、线索)先编一段故事,再根据故事内容作画。如,儿童先编一编、讲一讲《青蛙音乐会》《青蛙的一家》等关于青蛙的故事,再根据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开展绘画创作。

2.边编故事边作画

儿童期的语言是外显的,“一边作画一边自言自语”是一种普遍现象。自言自语其实是儿童在表述自己的创作。教师应允许他们自言自语,甚至可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放下笔,听同伴讲述故事,看他人作品画面表达的故事情节。这种说、看、听的过程都是儿童开阔思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

3.先作画后编故事

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画。教师在儿童初步完成作品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创作的故事,再鼓励儿童更加深入、细致地在画面中表现故事的内容、细节等,进一步丰富作品。

四、绘编故事教学法的类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绘编故事教学法类型多样,教师应突破局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

1.续编法

续编法指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儿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续编故事,然后把续编部分的内容和情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续编法可以分为绘本故事续编和一般故事续编两种形式。(1)绘本故事续编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简单、画面比较容易模仿的绘本供儿童欣赏,这些绘本的主体形象变化不大,只是画面的细节存在变化,且绘本的色彩、构图都可以给儿童提供参考。如,教师先带领儿童欣赏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再请儿童续编故事:母鸡萝丝第二天散步时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童在续编故事后作画。采用绘本故事续编法时,儿童的创作在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都有绘本画面作为参考,因此相对容易,适合初学阶段。(2)一般故事续编法人们在读小说、看电影时,往往会因为充满悬念感的开头而积极探索后面的情节。教师可口头讲述故事的开头,设置悬念,让儿童大胆地猜测与想象,续编后面的情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作。如,教师讲述:“小兔在草地上玩,忽然天空要下雨了,小兔有什么办法能够不让自己被雨淋湿呢?”由此,教师为儿童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在造型、动态、色彩、构图等方面提供的参考比绘本故事续编法要少,因而难度较大。教师在指导时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绘画技能上的帮助,帮助儿童克服畏难情绪。

2.角色法

角色法指儿童根据提供的角色作画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其一,限定角色。儿童根据教师限定的角色绘编故事,如,教师请儿童编一编、画一画发生在两只青蛙之间的故事。教师采用这种方法,能有重点地指导儿童在造型、动态、表情等方面展开创作,使创作更为容易。其二,限定一种角色与儿童自选角色相结合。如,教师让儿童绘编青蛙和其他动物发生的故事,这类创作对儿童绘画技能的要求会比前一种(限定角色)略高。因为自选角色时,儿童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难以对其一一进行指导或者提供参考,儿童需要完成独立创作。但这种方法更自由,更有利于儿童发挥创造性。其三,自选角色法。儿童可以自选角色、自编故事情节并作画。如,儿童已经画过小兔跳绳、小熊跑步、青蛙游泳等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儿童进行汇总与提升,创作《动物运动会》。这种不限定角色的绘编故事也可以集体作画的形式展开,只要围绕一个主题,儿童就可以自由、大胆地创作不同角色间发生的故事。

3.线索法

线索法指儿童根据一定的故事线索作画的方法,分为单一线索法和多个线索法。单一线索法即教师只提供一个线索,儿童依据线索大胆地想象与创作。如,笔者为儿童提供蛋糕的图片,让他们将图片粘贴在画纸上,然后看着画纸上的蛋糕大胆地想象,编出相关的故事。这样,儿童可创作出多种多样的作品。多个线索法即教师除了通过画面提供创作线索,还可以结合儿童喜欢听的或者与画面内容有关联的音乐,引导儿童开展创作。因为音乐可以间接地反映思想意识和生活现象,是引发想象思维的良好媒介。如,根据画面上的河流,教师播放一段音乐,随着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声音的高低等,引导儿童开展创造性想象。在不同线索的共同刺激下,儿童能够大胆想象。毕加索说:“我毕生追求的目标,就是用一双童真的眼睛看世界。”儿童的思维是跳跃的、开放的,在自由、平等、轻松的环境中,其往往随时会出现新的灵感。教师应该遵循“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可以鼓励儿童先构思再作画,也可以允许他们边作画边自言自语,还可以允许儿童在完成作品后,在讲评过程中激发新的灵感,修改、完善作品。在运用绘编故事教学法时,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类型,如,可以采用角色法指导儿童,同时可以播放一段背景音乐,通过多种刺激全方位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总之,教师应大胆地突破局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此让儿童大胆地描绘自己的故事。

五、绘编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绘画内容

儿童的绘画是对天性的宣泄,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如果缺乏生活体验,儿童的绘画就会缺乏生命力、显得空洞[1]。教师要帮助儿童在熟悉的审美环境中积累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和熟悉的形象作为活动内容,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其年龄特点,这样儿童才会积极创作。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感兴趣、喜欢的内容能激励其主动学习、发展智力。教师选择有趣的、儿童较为熟悉且喜爱的动物(人物)形象素材,可激发儿童的创作激情。当教师用儿童的眼光启发儿童、因势利导,从美的角度开展艺术创作活动时,儿童会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给予必要的绘画技能支持

德国美学家莱辛认为:“在古希腊人看来,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儿童美术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技法训练,但其并不能成为教师安排的单纯娱乐和消遣活动。同时,儿童绘画方式需要不断拓展,若其绘画表现依赖于原型符号,往往难以获得突破。当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处于困境时,教师应当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特点和现有水平,遵循儿童美术心理发展规律,创设相应的环境,给予儿童必要的绘画技能支持,帮助儿童通过努力实现具体的目标。如,在创作关于老鼠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先让儿童有重点地观察老鼠的动态形象,或者学习老鼠的几种肢体动态,以此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绘画技能支持,帮助儿童探索广阔的艺术世界。

3.营造自由、平等的创作环境

当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时,他们往往会陶醉于想象创造的乐趣中。因此,教师包容的态度是创设儿童学习环境时必不可缺的。耐心地聆听、鼓励的眼神都是对儿童的包容,教师要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切忌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要求儿童,也切忌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儿童,而且要引导儿童学会尊重同伴。只有创作得到教师和同伴的接纳、赞美与欣赏,儿童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4.讲评应多以“讲故事”和“猜故事”的方式进行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儿童美术作品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逐步体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在讲评环节中,教师应提倡分享与欣赏精神,可以鼓励儿童说说故事情节,与同伴分享、交流,解读作品[2]。讲评也可以采用“猜故事”的互评形式进行,教师要让儿童互相猜猜对方画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优点。这样,儿童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信任,学会交流合作,同时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儿童通过“说”和“猜”探讨作品创意,自评与互评会更加生动。儿童在相互交流中可以产生新的创意。

5.科学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营造立体的创作环境,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拥有持续的创作热情。因此,教师需要以实物观察、经验回忆、绘本、音乐、动画欣赏、PPT演示等方式多方位展开教学。如,在讲评环节,教师可把作品拍照后制作成电子书,并配以背景音乐等供儿童欣赏。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让儿童在立体的、能动的、多层次的空间中活动,使其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在相互渗透、补充、交叉中被充分激活。这样,创作意象就能逐步产生并转化为具体形象。

六、研究成效

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绘编故事教学法注重儿童本身,有效整合多学科教育特点,体现了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

1.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指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把握课堂,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收获最大化。绘编故事教学法有机整合多学科特点,把儿童的文学想象力迁移到儿童美术创造中,引导儿童把图像美、文学美、音乐美等有机融合。编故事可以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画故事可以锻炼儿童的美术创造力。绘编故事教学法既能让儿童开发不同潜能,又能帮助儿童明白表现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也体现出儿童美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规格上越来越开放、富有弹性的特点。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教师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现代多媒体方式,鼓励儿童从看、想、听、画、讲等多角度运用感官,并用积极的情感接纳、欣赏儿童的创作。这种易于儿童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式,营造了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调动儿童表达的积极性,让儿童想说、敢说、爱说、乐说,也想画、敢画、爱画、乐画。

2.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喜欢把成人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和儿童的天性。这可能导致儿童怀疑和否定自己,缺乏自信。正如弗兰兹·西泽克强调的:“儿童艺术是只有儿童才能创造出的艺术,成人严禁入内。”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的生活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尊重他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与众不同的创作表现。在运用绘编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儿童绘画表现的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在引导、启发、激励儿童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时,教师应充分接受并尊重儿童的想象力,保护儿童的天真与童趣,让他们用纯真的心灵描绘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保持自己对于世界敏锐的感受和视觉本能。这种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唤醒、挖掘与提升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自主发展,以期获得最佳的儿童智力早期开发效果。

3.使儿童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儿童美术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潜能,培养儿童的美术创造性已经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会让儿童表达自己的创作构思。但当教师问怎么画时,部分儿童往往首先考虑作画时能否表现这种想法(构思),其思维往往因为胆怯或者缺乏自信等诸多因素而难以获得突破。绘编故事教学法可以避免儿童思维的局限性,让儿童编故事比讲述构思往往更有趣、更生动形象,能更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儿童在编故事时,通常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他们编的故事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如“恐龙乐园”“冰激凌王国”等;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新的设想,如“探秘太空”等。当儿童根据自己编的故事作画时,通常会自然地把故事内容表现在作品上,从而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创作[3]。这样,画面内容就会更加丰满,故事的情节会更加生动且饱含个人情感。正是因为儿童编故事可以天马行空、不受限制,所以其在绘画时可以自由自在、妙笔生花,在美术创作上也就各具视角、更具独创性。

七、结语

我国美术教育的目标走过了“以实用技能的学习为主—学科知识的学习—注重美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这样一条发展的道路[4]。儿童在绘画活动中借助画笔,可以大胆想象、自由表现,这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有效形式。美术教师需要对儿童的创作在题材、方法以及表现效果等方面保持宽容,鼓励他们从内在兴趣出发,自由、主动地学习和创新。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探究更适合儿童、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美术教学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耀坚,李林真,于少华.从儿童绘画创作心理过程看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活动[J].幼儿教育,2018(12):23-26.

[2]余玲霞.幼儿园美术活动“故事活化”评价的策略[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8(3):10-11.

[3]郑晓婧.以故事情境优化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改革[J].读写算,2018(26):45.

[4]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52.

作者:吴丽芳 单位: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科海故事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商业故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

科海故事博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