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东方美学下永乐宫壁画图案设计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从诗意到哲思,相关学者开始在多元文明语境下研究可传承的东方美学文化,构建东方设计体系及其艺术呈现效果。该文以永乐宫壁画图案实践为例,在东方美学视域下,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融合,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传统壁画艺术应用于当代创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东方美学;本土设计;永乐宫壁画;图案设计
古人追求诗意,追求精神与自然的高度协同,这是中国人对美的本质的追寻,是人生的哲学。诗与景的交融是意识与思维的折射、具象与意象的辩证统一。
一、东方美学——文化的传承性
诗景交融,因人而立。在东方美学观演绎的文化线索中,无论是文人墨客写诗作画,还是寻常百姓家造物,从皇宫到庙宇,从文到图,诗意画境交融相生。探寻诗景交融的内在本质,是应基于人,将物背后的意象与哲学思想相联系,以此深刻理解诗意与哲思。古往今来,中国人骨子里就被植入了东方诗意的“基因”,以独特的视角审视、重塑事物,这不仅是事物外在形式特征在当今时代的重现,而且是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文明境界的追寻[1]。厚德载物,因思而辩。东方美学的演变与传承,特别是新时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有着明晰的、独特的发展脉络,从最初探讨美学本质有道、儒、释三家之分,研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逐渐转向重视文化教育,在当代多元的文化视域下研究传统美学,构建东方美学体系。东方设计学以东方文化为基础,展现东方美学特质,构建集价值观、审美趣味、情感内涵、艺术与技术等于一体的体系。早期就有学者提出,设计值得深思的是立场、语言与方法。传统文化因思而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文化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东方设计是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的过程,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审美特征。
二、元代永乐宫壁画的艺术表现
1.天道无为,道法自然
元代社会市民阶层人数增长,产品趋向商品化,经济发展,促使元代艺术、宗教文化的革新。永乐宫壁画创作融入了道教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体系。首先,壁画艺术造型世俗化。从具体的壁画内容看,出现了具有现实指向的内容。壁画不再是供上层人士观赏的艺术,而有了鲜明的人文色彩。其次,道教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万物和谐共生,这与当时人们对于虚幻世界的想象不谋而合。永乐宫壁画与道教思想的结合是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外物共生共存的合一性[2]。
2.吴带当风,书画同源
永乐宫壁画在唐宋绘画的基础上演化,受同时期文人书法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创作特点。其一,轮廓自然的形式美。壁画以线描摹,以高度的概括性形成了“非浓墨重彩而绚丽夺目”的画面。其二,流畅生动的书写美。永乐宫壁画继承了唐宋时期绘画的严谨顿挫,后加入书法的用笔。创作者在描摹画中主神时,以书写方式描绘人物服饰上的装饰纹样。其三,传达气韵的意蕴美。古人对天上世界有着“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度,强调外在形与内在神的关系。东方美学影响下的永乐宫壁画艺术讲究韵律、空间,画面连接天上与人间,爱恨情仇伤悲切,悲欢离合总关情。
3.超越空间,传达语义
从汉代的墓室壁画到唐宋元明清的寺观壁画,中国壁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永乐宫是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完整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空间是壁画创作的关键,空间与壁画不是载体结构和附加装饰的关系,壁画是空间的衍生与拓展[3]。元代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使壁画创作趋向于世俗化。从当下看,永乐宫壁画不仅传承了造像的创作形式,而且是东方文化语言在当代审美下的综合表现。
三、永乐宫壁画图案的设计研究
1.主题方向
作品《万朝归宗》中,“万朝”指多民族统一的背景,“宗”为追溯根源之义,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基于前期的概述,笔者提取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人物的衣冠、饰品等细节,结合现代图形开展设计。笔者在保留壁画符号意义的同时进行重组,深入了解要素的内容和符号意义,遵循当代的审美趋势和传统壁画的内涵开展设计。作品包含视觉表象上的图形变化,同时继承了传统壁画的隐形艺术语言,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融合。
2.壁画图案再设计
(1)元素语义的解读与转化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图》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描绘了精神世界的美好图景,具有宗教色彩和亲民性。其中出现了体现阶层的衣冠和具有装饰美的纹样。人物精致的形象、衣冠饰品强调着等级,服饰偏向于装饰目的,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和美学意义。所谓“上有七十二凤凰,金鼎玉食高颉颃”。凤鸟纹象征了人物的地位,与宋代的纤细秀气大相径庭。女性神衹服饰中,以植物花卉为主的自然纹样如宝相花、团花、卷草纹等连续排列而成的图案,大多出现在服装的衣领、水袖、袖口的镶边处(图1),传达出春光常在、富贵吉祥的寓意。元素的提取和转化要突出产品的图案视觉表现效果、工艺制作等的多方协同,这也是研究壁画符号语义后深化艺术资源的途径,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存续的重要性。(2)色彩延续与结构布局传统色彩是民族意识的沉淀,是对秩序和文明的延续。传统色彩体系以“五行”观为基础,即青、黄、赤、白、黑五色:青代表平和;黄为中心正色,象征大地、权贵;赤色代表喜悦;白色代表平静;黑色为古时的众色之主,是肃穆的象征。在传统色彩文化中,“五色”体系映射出色彩与礼制等级的相关性。作品延续《朝元图》的色彩体系,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衣冠处堆金沥粉,增强视觉效果。留白在传统美学观中为“阳”,即光明,云纹处的白让其他颜色更加生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是妙境。在设计中,笔者改变了原画结构,以块面组合构建符号,使几何图案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从各块面中都可看到原壁画中的细节,独立清晰。色彩联系不同的面块,界限既明确又统一,体现了传统色系的稳定性。沿用色彩、改变结构是将传统纹样引入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方法,代表了传统审美意识在现代的可持续性。(3)当代审美下的情感表达传统壁画艺术近几年不断被应用,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情感内涵的提炼。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应用传统壁画艺术,可传递东方美学,传承文化意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文化创意仍然保持着热忱。它将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元素融入生活,唤醒古籍中的艺术文化。更深入地挖掘和传播壁画艺术,使其成为有温度的美学形态,这直接提升了壁画艺术的文化价值,是当代审美下传统艺术的延续(图2)。《朝元图》继承了唐宋的绘画风格,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东方美学视域下的传统壁画图案设计注重情感表达,能够抚慰人心,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集体意识通过这种载体留存至今。结语传统壁画创新延续着中华文化中的“诗意”基因,基于传统美学观构建东方设计体系。传承传统文化首先要从原生脉络出发,追根溯源,提升审美;要注重壁画“诗性”基因的传达,强调“美学还原”,在当代情境中传承古人一贯以之的价值观。其次,应该取其精华,推陈出新,挖掘本民族语言的精髓,有意识地提炼意境,传递最本质的语言[4]。最后,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是超越格式与既定框架的,创作者以不同视角、方式、材料表现壁画艺术,重视科技与造像意境的结合,在历史脉络与现代发展中建立相对的平衡点。壁画艺术的传承是价值观、情感、基因的多方面延续,所谓“寻根”,是跨越时代,在东方美学视域下,建造一座未来与古今通联的文化桥梁,不断追溯未知的意识与表达。
参考文献:
[1]陈斗斗.关于“东方设计学”的几点问题[J].新美术,2018,39(11):80-83.
[2]谭媛元.宋元时期佚名绘画现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30-39.
[3]刘学生.永乐宫壁画在时空媒介中的装饰美感探析[J].装饰,2009(6):112-113.
[4]田艺珉.民族化本土设计语言之我见[J].装饰,2006(11):35-36.
作者:孙凯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