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学科德育发展缘起轨迹与问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和评价过程中,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2017)》明确将体育品德列为课程的三大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之一。为了将这一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加强体育学科的德育渗透,有必要透过历史与发展的棱镜,对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价值取向和框架体系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以为学校体育德育目标的达成与测评提供思考,为科学探寻体育学科融合德育提供全面审视。
关键词:学科德育;价值取向;体育品德
1.我国体育学科德育价值的传统文化滋养。
1.1古代教育文化的浸润。我国教育传统历来崇尚“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宗旨。《左传》主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论语》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目标,儒家通过德治和理治一体化成为古代社会德育和教育思想的主流。《弟子规》则凝聚了我国古代童蒙学子道德品质教育的精髓。这些思想也铸就了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的文化基础与历史背景。
1.2传统体育的德育承载。体育一经产生与形成,人们便赋予其道德的意蕴。“尚德重礼”的体育道德观几千年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中国武术很早就有“礼”的要求,汉服射礼活动从两汉、唐代、宋代一直延续到清朝。《体育之研究》的德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国体育一个多世纪。“为国争光…,顽强拼搏”更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固有载体。
1.3西方体育文化的移植与内化。古希腊哲学家们非常重视体育对道德品质的影响。柏柆图认为体育运动的道德价值比对身体价值更大。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论述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奥林匹克宪章》更是倡导体育道德的典范与集成,借助各种国际体育盛会对我国的体育道德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续的影响。
2.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的发展与价值转型
2.1现代学制初期体育学科德育的开启与摸索。现代学制初期,学校体育从萌蘖、产生到趋于成形,先后经历了四个学制的肇始变化。从最早的壬寅-癸卯学制到民国后期的课程标准草案,学科德育逐步成为了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体育更多的突出其社会道德价值。
2.2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学科德育的政治泛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和壮大新兴的国家政权,学校德育必须转向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服务。虽然60年代国家逐步纠正了以劳代体和以军代体的做法,但体育课改为军训课和劳动课,德育内容高度政治化。
2.3改革开放至世纪末体育学科德育的调整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学校德育必须顺应社会结构的变化,转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德育目标,这一时期颁布的四部教学大纲都紧紧地贯彻了这一精神,学科德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传统与特色。
2.4新世纪初期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的改革与回归。新世纪伊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课程标准2001》和《课程标准2011》先后颁发。传统大纲时代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被心理健康替换,这标志着体育学科德育的价值取向从一味强调社会工具价值向人本价值转变。
2.5新时代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的核心价值观确立。进入新时代,国家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提升为立德树人。《课程标准(2017版)》将体育品德列为课程的三个核心素养和目标之一。随着《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的颁布,推进学科德育融合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3.我国体育学科德育发展的现实审视
3.1体育学科德育核心概念的确立与统一。从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到体育品德培养等,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的核心概念在不停地切换。统一和规范学科德育的概念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体育学科德育结构体系与评价工具的研制。从壬寅-癸卯学制(1904)到《课程标准(20
17)》,一个多世纪学科德育基本上都停留在各种品质的描述层面,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体系构建和量化测评。体育学科德育评价的结构与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3.2体育学科德育社会与个人价值的权衡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政治化、改革开放的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新世纪以来的从心理健康到体育品德培养,社会巨变带来了体育学科德育价值取向的一次次转型,个人价值长期被弱化。未来应探索体育本身固有的德育价值,在国家史命与学科特点间合理权衡。
3.3体育学科德育理论推断与实证研究的结合。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研究主要是以思辨和理论演绎的方法,但对于品德结构的研究不能只靠单纯的臆测与推断。需要思考如何在理论推断的基础上开展更科学的实证研究,推动学科走出长期争论不休、混沌不一的前科学阶段。论文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体育学科德育经受的传统文化滋养和承载的德育教育使命;阐述了自现代学制以来四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体育学科德育特点及变革引起的价值方向转型;最后论文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学科德育研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思考。希望能够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寻体育学科融合德育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晨 王树明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