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浅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浅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浅探

摘要: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始终强调培养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骨干力量,对其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健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路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功能与作用都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家庭家教家风,【】总书记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特别强调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加强家庭建设,积极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地承担家庭责任,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家风。

一、关于家庭责任的重要论述

(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家也与每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家庭永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安全,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成长所必须的物质保障,同时也给每个人提供了精神保障。我们生活在家庭之中,感受着来自家庭给予我们的温暖,从而使我们的心灵得以有依靠,给予我们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家是一个特殊而美好的存在,它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和梦想的承载和归属。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我们要始终重视家庭建设,秉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家庭,相亲相爱、尊老爱幼,上养老人,下抚幼儿,促进家庭和睦。而万千和睦的家庭则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民族进步,促进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同时家庭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第一所学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所承担的职责不仅仅是繁衍、养育下一代,更为重要的是担任着文化、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可见,家庭在社会文化传承及社会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换言之,家庭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道德的起源与基础,只有作为社会和国家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的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家风,才能够使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拥有正确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只有家庭和睦,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家庭文明才能够推动社会文明,只有家庭幸福才能够促进社会祥和。因此,家庭建设是最基础的建设,家庭建设也是保证社会、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家、国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只有千千万万的小家建设得和睦美满,祖国这个大家才能够和谐文明,我们的整个民族才能够更好地得以延续和传承。由此可见,家庭的建设不仅关乎我们每个人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关系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而家庭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要具备家庭责任意识,只有每个家庭成员均具有高度的家庭责任意识,才能够使其从自身出发,端正自我态度,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家庭,致力于建设和谐、友好的家庭,凝聚起小家的力量,为“大家”的发展添加动力。

(二)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国爱家相统一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由此可见,爱国与爱家是相统一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家是国的基本组成单元,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持久的,每个人从一出生就离不开家,而一个家庭传统则会对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认知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日后漫长的成长中逐渐表现出来。古有言“国破家难存,国兴家不变”,由此可见,国与家相互依存,唇齿相依、紧密联系。只有国家强大、家庭才能够安定,只有国家兴旺,家庭才能够和谐。因此,爱家与爱国必为一体,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也是每位中华儿女无法割舍的情怀。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一颗爱国爱家之心,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诸多的爱国主义者,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爱家。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也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在当今的时代下,国富民强,爱国爱家情怀仍然根植于每一位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我们不管身处何地,身在何时,都满怀着一颗神情的爱国之心,以致力于国家富强昌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就像【】总书记在其讲话中所说的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爱国与爱家相统一,每一人、每一个家庭都要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做出贡献,这才是爱国、爱家的根本所在。

(三)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培养有责任心的有用之才

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所接触的最早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是会伴随我们一生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教育,不仅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同时也交给我们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家庭则是承担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从下一代的出生起,就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使优良美好的道德根植于孩子中的心灵中,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使其受益终身,最终成长为一个于国于家有益的人,从而为家庭幸福、社会核心做出自己的贡献。古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说明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有德者才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利国利家的人。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只有从小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熏陶的人,才能够具备美好的德行和品德。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品德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告诉我们要加强家庭品德教育,才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有责任心的人才。那么如何加强家庭品德教育呢?首先从家庭品德教育的理论层面来讲,一方面要坚持继承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要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只有将二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够使家庭品德教育既体现我国的优良传统,又具备时代特征。其次从家庭品德教育的实践层面来讲,要采取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方式,以品德教育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选取多样化的教育手段,灵活运用,坚持以言传身教为本的原则,不断提升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家庭品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整个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水平,从而使整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而每一位大学生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加强其家庭品德教育,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对不断完善其人格,提升其素质,促使其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国家栋梁之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否具有家庭责任意识,不仅关乎其自身的成长和小家的和谐,更关乎到整个社会的文明。

(一)培育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有助于养成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

家是温馨之所、幸福之地,家庭氛围和谐文明,有益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培育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使责任意识成为自觉自愿的意识,以此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促成爱家爱国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培育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有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

培育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过程中,促使其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家庭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性,感受到家庭和谐会带给自己最大的生活动力,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三)培育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有助于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家风是家庭传统的延续,是家庭价值的体现,更是家庭文化的凝聚。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加强其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对形成良好的家风,促进整个社会的核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家庭落地生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家庭、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现象,表现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由于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缺乏生活的磨炼,视父母家人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对父母、家人、社会的要求较高,而对自我的要求和应承担的家庭责任较少,多数时候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考虑自己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的时候较少,自身权利、独立意识较强而义务意识、责任意识较弱。分析部分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素

竞争激烈、开放多元、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有所增强的同时,个别领域利益意识的强化,也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包括家庭责任意识的弱化产生影响。又由于社会环境开放多元,网络空间不断拓展,网络上过多个性化宣扬的负面影响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日渐凸现,导致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我、漠视他人的现象时有出现。可见,社会环境、网络信息等的影响也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高校的培育机制与培育方式方面的因素

目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尚未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教育体系,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教学机制、评价机制等。当前,在开展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首先其主要的方式为理论课程教育,将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以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且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导致整体培育效果并不理想。其次是实践活动的形式局限,从目前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来看,主要的形式以学生会、社团等为单位,组织的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以社会责任意识为主,与家庭责任意识的联系不足,导致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效果甚微。

(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因素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家庭注重升学率,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以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社会责任意识包括家庭责任意识的真空状态。个人原因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和家庭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因。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往往从感性方面、从个别的人和事出发,片面认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从而弱化了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高校培育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实践路径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高素质群体,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首先要做到“修身、齐家”,不断磨炼自己,增强自身的家庭责任意识,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主体之一,理应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通过一二课堂、“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

(一)主渠道: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加强对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

通过思政课程的系统讲授和课程思政的深入学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帮助在校大学生深刻学习领会家庭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和增强家庭责任意识的时代要求,加强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还应开设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的相关课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联动、学校——社会联动的教育机制,在管理机制与评价机制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保证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借助情境创设、典型事迹,充分激发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家庭责任的存在。

(二)二课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过程中,要组织开展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知识竞赛、宣传手册、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师生座谈等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课内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共同参与一些与家庭责任意识相关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主要为其提供一些关爱他人的机会,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更深刻地学习和掌握家庭责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增强其对家庭责任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使家庭责任意识培育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感受和认知家庭责任,从而帮助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家庭责任能力。高校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多组织一些与感恩、责任意识相关的社会活动,例如去养老院做志愿者,为需要关怀的老年人送去关心和关怀,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大学生对自己父母日后年老时的养老有深入的思考,能够提前树立忧患意识,更好地孝敬父母,以此增强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最后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纳入实践能力的考核,可采用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和实践表现综合来考评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的增强。

(三)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搭建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培育的“网络平台”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和传统领域”的一种新形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促使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传统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推进创新性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育,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的合力,创建有利于责任意识培养的社会舆论环境和网络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向大学生灌输家庭责任意识,还可通过网上论坛、热点讨论等方式,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家庭责任相关话题的讨论与交流,通过网络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持续开展,有助于实现多元方式“互联网+家庭责任意识培育”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张银花 刘志红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