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融媒体时代纸媒转型与融合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融媒体时代纸媒转型与融合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融媒体时代纸媒转型与融合浅析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不断寻求转型的方式,但其以纸为载体的形式并没有完全改变,在创建自媒体、APP以及网站的过程中,纸媒发行仍是其主要工作。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传统纸媒逐渐变得“大而全”,在渠道增加的同时,纸媒转型压力也在增加。本文以纸媒转型过程的问题为基础,对新媒体的优缺点及纸媒转型主要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转型;传统纸媒;融媒体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了适应时代要求,部分纸媒开始创办网站,以达到信息数字化的目的。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纸媒和新媒体一直是相互独立,媒体融合效果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部分报社不同编辑部的核算和采编也相对独立,影响纸媒和新媒体的融合。

一、传媒融合理念与纸媒转型

1.传媒融合理念

新媒体与报纸融合,不仅是指报纸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还包含运营模式、传播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的融合。在纸媒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网络,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不能完全脱离报纸编辑部。媒体融合并不是单纯的部门之间的合作,而是以同一核算体系为基础,对运营主体进行融合,形成新闻采编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新媒体和纸媒真正融合。

2.纸媒转型的必要性

(1)纸媒具有较大的存在价值。在传统媒体中,纸媒具有重要地位,其拥有大量的长期读者,虽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读者阅读报纸的频率会相应降低,但其仍然对报纸信息有较大的依赖性。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导致虚假信息泛滥,而纸媒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纸媒既包含党报,也包含部分生活类媒体。(2)纸媒的生存空间仍需拓展。虽然纸媒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广告萎缩、发行量下降也是纸媒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媒体竞争中,为了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纸媒应该采取必要的转型措施,保障自身发展,使报纸发挥维护网络环境秩序、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在传媒融合过程中纸媒面临的问题

1.“大而全”但兼容性较低

对比新媒体部门和纸媒部门的发展情况,当前纸媒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通常一家地方报业集团包括党报、杂志、生活类报纸、自媒体平台、新闻APP、新闻网站等,除独立音视频,几乎涵盖所有传播形式,部分集团的新闻APP上会有专人从事音频和视频的上传工作。这种媒体结构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可以促进融媒体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各部门独立性较强、兼容性较低。一方面,新闻采编工作重合度较高。由于传播形式较多,各媒体的采编人员相对独立,因此对新闻事件往往是多名记者同时播报,内容重合度较高,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新闻转载具有单一性,采编人员并没有从多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工作缺乏创造性。

2.纸媒人才管理存在漏洞

纸媒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粗放型管理模式。记者工作主要在一线,极少参加营销、管理、法律以及新闻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其采编过程缺乏重点培养和专业指导,主要靠自身领悟,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当前融媒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传统纸媒人才流失严重,人才队伍稳定性较差。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影响力下降、版面缩减,导致从业人员收入受到影响,一些经验丰富的记者会选择其他就业方向。

3.内容生产空间被渠道挤压

纸媒与新媒体融合面临“渠道为王”和“内容为王”的选择。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渠道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社交、娱乐以及信息获取等方面,大众更偏向于渠道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应有足够敏感性,明确内容是渠道的前提,如果只有渠道而没有内容,受众群体就无法获取有用信息,渠道也就失去了价值。

三、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

1.新媒体的优势

(1)时效性强。纸媒出刊前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审查、印刷等一系列流程,当天的信息往往要到第二天才能发布,时效性较差。而新媒体以高科技电子产品和现代先进技术为基础,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具有较高的时效性。(2)信息量大。新媒体借助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运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渠道,可以发布大量信息。当新闻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短期内获取相关信息,使读者能够完整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3)互动性强。新媒体传播者可以及时与受众进行交流,拉近两者的距离,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会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反馈主动获取信息,效率进一步提高。

2.新媒体的劣势

(1)信息的真实性较低。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数量增多,虚假信息也随之增加。相较于纸媒的传播方式,网络信息传播限制条件少、范围广,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在此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影响,部分人会利用网络制造虚假信息,使新媒体的可信度受到影响。(2)信息碎片化。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传播途径逐渐由博客、BBS变为SNS、微信、微博等。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前提下,信息的传播也逐渐向着碎片化方向发展,受众通常会用零碎的时间获取信息。信息碎片化不但会使网络信息权威性降低,还会使信息的完整性受到影响。

四、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措施

1.实现资源和人才集约管理

地方报业集团通常会设立多个编辑部,独立实施采编和报纸发行,新媒体部门也独立于其他部门,导致传播渠道重合、采编内容相同。因此,传统纸媒应该对媒体机构进行整合。比如,有些报社创建了“中央厨房”,从各媒体部门抽调专业人才,以产业、行业以及地域为基础对部门进行划分。各部门对各自负责的领域进行采编,并以不同媒体传播形式为基础对内容进行编辑,在采访和策划过程中,部门人员确定采编目标是以视频新闻、深度新闻、消息还是简讯的形式进行传播,并根据传播形式对设备和人员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使传播效果进一步提高。通过对人才进行集约管理,让采访资源更加集中,为开展深度报道、策划大型活动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平台化的前提下,多个新媒体平台和编辑部可以共同策划大型活动,提高活动传播力。

2.增强读者和媒体之间的互动

加强与读者群体的互动是媒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应增强读者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让媒体从业者能够了解读者的需求,使信息的接收和传递更加高效。(1)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为读者提供交流渠道。为了进一步提高互动性,可以采取粉丝福利、线上抽奖、留言回复等方式,增加读者参与互动的兴趣。在交流过程中,要增强内容的引导性,让读者对内容进行评论,提高互动频率,通过采纳读者的建议,使新闻质量进一步提高。(2)提高受众群体新闻参与度。传媒融合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传播效率进一步提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是社会活动的旁观者和参与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不管是社会新闻、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采编工作者都应鼓励受众参与其中,使媒体信息更具贴近性。

3.媒体融合要以大数据为基础

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媒体机构可以用户评论、转发、点击量以及报纸发行量等为基础,运用大数据对读者阅读偏好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推送新闻。在大数据运用过程中,媒体采访模式也会发生改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信息进行及时调整,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确保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宋振涛.新媒体背景下做好教育深度报道的探索[J].新闻文化建设,2020(04).

[2]陈珂.当前企业新媒体的发展探索——以对“工匠精神”的宣传为例[J].青年记者,2018(14).

作者:张园 单位: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新媒体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

记录媒体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