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计算机应用下人工智能农业应用场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游戏世界里,一键播种、一键施肥、一键除虫、一键收割,只需花几分钟便可了解整个农场的经营状况,且对农业每一应用场景了然于胸。但在现实世界里,当好一名农场主却没有那么简单。然而,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人工智能的嵌入,使得成为一名“轻松的农场主”有了新的可能。回归人工智能的概念层面,人工智能即近乎于人的智能,也被称作是AI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版图也逐步扩大,占据了我国产业的半壁江山,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趋于深刻。
关照所有客体,AI正式登场。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多元农场里,温室大棚里每天有10余台摄像机拍摄和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且能够第一时间识别作物正在遭受的病虫害,及时上传数据、随时跟进治理。再看国内,随着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驻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智慧农业”,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底层技术逻辑深深嵌入到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见诸农业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多个层次的里程碑式革新。
产前阶段,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人工智能的主要功用在于“筛选”。一是确保作物生产环境适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土质等,以确定作物最佳的种植环境。二是确保作物种子品质上佳。种子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作物的生产效果和作物产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不破坏种子结构的前提下对种子品质进行精准检测,即“无损检测”,以便筛选出质量上佳的优质种子,优选优种。
产中阶段,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人工智能的主要功用在于“纾困”。一是作物病虫害精准防治。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以往的农药喷洒虽有效果,但治标不治本,且违背了“绿色农业”“有机作物”的种植理念。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立“病虫害特征知识库”成为可能,根据采集而来的病虫害数据信息,可以对症下药、分类防治。在美国,有一家名为Resson的数据农业技术公司,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一种智能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实现病虫害的及时、实时、全时监测,精准剖析虫情趋势,及时发出虫情预警。二是农产品高效采摘。以往在作物收割环节也有机器的参与,但由于机器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有限,难免对瓜果蔬菜有损,而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人工智能则可以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不仅能够提高采收的效率,还可以确保采收的质量。机器人凭借其灵敏的视觉识别系统,可以精准判别果蔬的成熟程度,加上灵活的机械手臂,可以有效降低采摘过程中的果蔬损坏率。
产后阶段,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人工智能的主要功用在于“知性”。一是验收环节的智能知性化。农产品自采摘以后进入仓库,还要经过一轮售前的“验收”,以便对产品分类、贴签、定价。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检验环节的自动化。二是销售环节的智能知性化。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农村电商,拓展了农业发展的产业版图。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大规模大体量的用户画像、行情采集成为可能,有利于把握用户需求、精准营销产品。另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溯源及安全认证,使顾客吃得更放心、更安心。
基于上述应用实践,探讨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人工智能农业应用场景的学术著作也越来越多。其中,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当代视角下的智能农业》一书便从当代视角出发对智能农业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审视。该书首先介绍了智能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农业大数据的应用,紧接着以果蔬采摘机器人、农产品分拣机器人为例探讨了典型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从智能种植、智能畜牧、智能水产、智能市场、智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几个维度分析了智能农业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其技术体系,并提出了我国智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战略措施。该书聚焦于当下及未来智能农业发展前景,视角新颖、内容翔实,可作为心系智慧农业发展的相关人员的必要参考读物。
作者:薄丽秀 张鹏祥 王建民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