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浅析

摘要:该文对2010—2021年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热点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备受学界重视,在这一核心主题下,学者们主要聚焦于策略理论和实践路径两大研究模块。整体而言,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仍处于待发展和待完善阶段,须立足时代发展脉络,以推动中国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1引言

1998年,创新创业教育被联合国公认为第三本“教育通行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步骤,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010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序幕;后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接续被提出;国务院亦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后续鼓励并支持高校青年学生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与方针纷纷出台。高校青年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后备力量,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备受国家重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既有利于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也有助于审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010—2021年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分析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状况,并通过关键词和突变关键词等来追踪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推动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发展、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和建议。

2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数据库2010—2021年收录的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其高级检索页面中进行精确匹配,共检索到436条结果;对获取的期刊文献进行筛选以保证所获数据的准确性和高相关性,剔除征稿公告、书评、政策文件等非学术类文献,最终选出有效文献342篇。运用可视化软件对筛选出的342篇文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探寻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状况,发掘该主题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而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3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把握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与创业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等主题高度重复和涉及的研究范围过于广泛的关键词进行清洗与合并,重新生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1)。图谱中共计有16个聚类词,体现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核心主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除此之外,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大学生、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等关键词的节点也较为突出。据此分析,历年来学界众学者的首要研究主题就是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核心主题下,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策略研究模块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模块。

3.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研究涉及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包括对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文化等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和创新创业内生动力的探索。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及教育理论进行研究,既可以正确指导高校实践,还能为高等教育改革奠定理论依据并提供科学指导。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火热开展,学者们提出要以创新助力创业,以创业推动创新[2]。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类型可分为示范院校、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与地方高校等。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作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可以立足于自身发展规划、优势学科及专业以及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理论探索并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和制度环境。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来实现“人才红利”,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国家创新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3]。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应该根据青年大学生的个体特质,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4],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3.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二者协同育人,能够显著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高校通过改进学科专业的设置以及专业知识的传递过程,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故有学者提出高校要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优势交叉学科为基础,进行应用型专业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5];此外,亦有学者提出高校要树立“大创业教育观”。建立科学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高校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层次进行目标定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涵盖入门普及教育、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创业教育、行动实践教育四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者们普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在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包括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等。新时代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全媒体教育教学以及开展信息服务,延伸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信息点。此外,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来开设体验式教学实践平台,倡导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构建高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6]。

4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趋势分析

突变性关键词图谱(见图2)中展现的关键词及其突现的强度,主要体现的是某领域在某一段时间内具备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及趋势。2010—2014年的突现词为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早期受关注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后随着鼓励并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出台,青年学生群体积极响应号召,掀起创新创业的社会热潮。在此形势下,学术界开始关注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包括研究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但这个时期更加偏向理论层面教育教学的研究。2015—2018年的突现词有高等教育、创客教育、众创空间、路径等,表明这个阶段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化,当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更侧重于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育研究。2019—2021年的突现词是生态系统、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产教融合等,结合中心性和突现强度可以预测生态系统、产教融合等教学模式不仅是现下的研究热点,亦会成为未来持续研究的热点,但关于其生态系统的研究多是同国外典型高校的比较研究,本土化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实践研究较薄弱。此外,人才供给侧、全链条融通、三链协同、价值共创、中国特色等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5结语

本文运用可视化软件对筛选出的342篇CSSCI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基于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该领域文献的发文量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但缺乏领军学者及研究团队;生态系统、产教融合等是近年来该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人才供给侧、三链协同、价值共创等将会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可以寻求多学科的理论支持,进行多元化角度的探索,拓展研究视域。各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规划、优势学科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教师队伍、评估体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良,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建设,并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建设等重点工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激发学者们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力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各研究学者与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学者们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支持体系、反馈和评价等的专题学术研究,基于教育实践与教育问题导向来推动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证研究发展,丰富研究成果,为构建科学高效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之帅,王章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20(2):38-39,54.

[2]严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经验[J].教育研究,2017,38(9):70-75.

[3]陈延良.系统论下基于创客空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55-57.

[4]李晓菁.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医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5):99-100,107.

[5]刘振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L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12-14.

[6]张育广,刁衍斌.高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7(6):61-63.

作者:张丽艳 石皓月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