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影响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为促进经济蓬勃发展,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与资本联手,帮助企业扩展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但目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旧制约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主要从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首先,从财务环境看,企业融资难的因素主要有制度体系不健全、与资本市场联系不够紧密、成本与风险把控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以及与资本市场建立良好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的诸多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从财务环境视角提升融资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财务环境;企业融资;资金成本;问题;对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产业加资本”成为企业壮大的必经之路。而企业的融资行为又受到财务环境的重要影响,如何认清企业自身的财务环境,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改善财务环境,以保障企业融资活动能够顺利实施,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众多企业当下正在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企业融资面临的财务环境因素入手,分析出财务环境对于融资影响的具体因素,以及各项因素发挥的作用机制,着重分析了当下企业面临的实际状况,例如制度体系不健全、与资本市场联系不紧密、成本风险控制不足等因素对融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再针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措施建议。希望能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环境,够促进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一、财务环境概述及其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财务环境概述
财务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时所面临的环境,主要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内、外部作用因素的总称。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融资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资金需求分析、经营组织现状、业务生产现状、管理水平等微观环境。二者共同作用,对企业融资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主要是对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融资数量、融资风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不同的财务环境可能会导致企业融资渠道或多或少,融资成本或高或低,融资数量或过多或不足,融资风险或大或小,并且通常这种影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全面性,需要我们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企业财务环境的特点,使得我们的因素分析更加精准、更加切合企业实际情况,从而保证措施建议更有效、更有针对性,能够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宏观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很难改变,更多的是要顺应变化、顺势发展,当宏观环境上行时,企业要积极融资,加大投资、扩大生产,发展壮大;当宏观环境下行时,企业要审时度势,适度融资、谨慎投资,维持发展。微观环境主要指企业自身因素,是企业可以控制和优化的。要实现企业发展,就要使融资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相匹配,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改变企业微观环境,改善企业制度体系、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向投资者释放良好的投资信号,从而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1.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等因素。在经济繁荣期,金融市场会相应活跃,企业融资途径更多、资金来源更充裕,反之亦然。因而企业应当关注经济环境的变化,在融资决策时考虑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融资战略,以达到企业融资需求和目标。政策环境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等,积极的产业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融资成本会相对降低、资金来源也相对充足。法律环境是指企业与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企业的融资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同时,良好的法律环境也能保障企业融资的有效、安全实施。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持续修订完善,政治、经济大环境相对稳定,但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家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影响,国家政策也不断指出新的方向,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新发展格局、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在一些特定领域、特殊时期也会出现临时性或者高频性的变动。这些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在企业融资活动中参与各方的风险判断和具体行为。目前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导向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重视程度不高、敏感度不够,也没有建立系统的、积极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应对机制。无论是从时效性、全面性、专业性等方面,都无法有效的规避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阻碍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为企业的后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内部环境因素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管理体制包括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等,在企业内部理财环境中,管理体制因素起着基础性作用,它决定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劣。企业的经营行为都离不开企业的管理机制、机构和制度,融资行为也是在大的机制、制度下进行的,机构、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融资决策缺少标准化的控制,更多的依赖人治,随意性更强,风险性更大。资金需求分析是制定企业融资计划的基础,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都会有资金需求,资金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合理性直接影响了融资决策的可行性,甚至融资行为的成败。企业的经营组织现状是指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等,不仅包含企业的上下管理,更主要的是左右控制,是部门间的协调、牵制,企业的经营组织现状一方面涉及商业信息、生产信息、政策信息等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沟通和处理,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企业制度、经营决策的执行力,乃至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影响到企业融资的决策、执行等。业务生产状况是企业融资的主要内部因素,生产经营状况好、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市场的青睐;反之,经营风险增加,投资者为了自身资金安全,就会非常谨慎,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企业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生力,可能在某一阶段借助大环境的优势,管理水平低的企业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能够走得更远,有战略、有计划地进行高质量发展。在融资方面,企业管理水平高一方面能够建立有效的融资战略和融资目标;另一方面能够给投资者以信心,企业就更容易筹集到需要的资金;反之,会制约企业的融资行为。
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忽视财务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缺失,造成企业管理不善
在内部环境中,管理体制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劣。如果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先进、完整、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重利润轻管理,那将给企业运营带来基础性的破坏。首先,会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经营效率低下,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失去竞争能力。其次,财务部门没有管理职能、只会埋头做账,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缺失,财务人员更不可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最终导致企业财务滞后于经营,无法准确捕捉到经营需求、融资需求,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资金需求情况,更不能及时为企业融措到资金,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最后,企业的管理能力也是投资者非常看重的一个条件,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混乱的企业对投资者来说是巨大的风险,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二)缺乏对融资需求和资金成本的测算,引起企业经营损失
融资行为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资金需求,估计地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融资开展和企业经营。低于实际需求,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缺口,甚至资金链断裂;如果估计过高,则会增加融资总量,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降低企业利润。资金成本是融资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是确定资金结构的主要参数,是选择资金来源的基本依据,采购原材料要货比三家,资金也一样;同时,资金成本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资金成本除了贷款利率外,还涉及抵押费用、担保费、服务费、手续费、保险等,综合成本会高出很多,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找不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融资方式和合适的投资人,导致资金短缺
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内、外部两种,一般来说企业的内部资金是比较有限的,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外部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单一依靠股权融资,会造成原股东股权稀释,也可能引发企业管理者产生非生产性消费,造成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冲突,不利于企业发展;仅依赖债务融资,则会引起企业财务杠杆过高,财务风险增大,并且融资金额有限。投资者对企业的运营时间、自有资金、资产规模、负债率、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发展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偏好。如果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对外部融资方式、融资渠道以及投资者偏好了解甚少,将导致无法拓宽融资渠道,找不到合适的投资人,最终导致融资失败,无法支持企业发展、匹配企业需求。
(四)融资风险过高,给企业和原有股东利益造成损害
企业的融资风险有负债结构不合理、融资期限错配、运营投资失败等。负债结构不合理,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将面临到期偿债风险过大,甚至资不抵债而破产;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但短期负债占比较大,可能因资金回款不及时,而导致短期内资金短缺。期限错配主要是指融资期限与运营回款期限不匹配,项目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如果采用短期融资,会造成到期时资金短缺。目前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出现了对赌协议、明股实债等方式,一般以融资者未来的盈利情况、经营业绩、股价水平等为条件,决定双方权利。未能达到投资者预期,融资者可能会被要求高价赎回、支付赔偿金等,严重影响融资者的正常经营,甚至被股权收购,使原股东失去公司控制权,对企业有序经营和原股东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
三、企业根据财务环境合理进行融资决策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内部制度建设,重视财务管理
第一,根据国家内控制度、会计制度要求,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和经营情况,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并根据国家政策、外部环境、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变,及时调整、修正。第二,组织高管参加企业管理培训,不断提高高管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程度,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第三,财务部门要参与经营决策,为企业发展战略、投资决策、企业转型、市场定位、成本控制等提供有效依据和意见,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价值。第四,有了完善的制度和具备执行能力的人员,还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激励管理人员主动作为,对制度体系建设进行持续改善。
(二)提高企业融资预算管理水平
第一,要求各部门积极参与,不能依靠财务部门凭空捏造,要有准确的生产计划、销售回款计划才能有准确的运营资金需求,有合理的投资计划才能推算出项目投资资金需求。第二,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企业针对自身需求,培养专业人才,例如融资管理人才、财务BP、成本控制人才等。一方面,要提高财务培训经费,组织参与专业的外部培训,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审视公司业务,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需求与成本测算能力。同时,要定期举办企业内部培训,建立传帮带机制,将管理意识渗透到财务团队中。第三,财务人员要参与业务、深入业务,实现业财融合,加强财务部门对公司业务的了解,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资金需求,为企业经营提出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决策依据。
(三)与资本市场建立良好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多渠道、多方式推进融资工作
第一,企业要讲诚信。向资本市场传达的信息要真实、准确,融资成功后,也要严格按约定向资金供应者支付本息、股息、分红等。第二,经营良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要合法合规经营、布局有前景的领域、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等,向资本市场释放良好的企业信息。第三,多沟通。财务人员不能只坐在家里闭门造车,等待资本上门,而要走出去,多与银行、投资机构等交流沟通,主动了解资本市场动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将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给企业高管,为高管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融资成功后,企业也应定期与资方交流企业的发展情况、经营动态、资金流向等。第四,互惠互利。企业需要资方投资来发展壮大,资本市场也需要企业来获得收益,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企业也应当在考虑资金成本、资金风险的情况下予以支持。
(四)提高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规避能力
针对企业不同的融资风险,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融资方式、融资条款有什么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又有哪些危害和规避风险的方法。第二,提高企业预算水平,在融资决策时对企业的运营预算、投资预算有较为准确、客观、平衡的判断,避免因预算失误导致融资决策错误的风险发生。第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设置预警线,风险判断不能依赖操作员个人的风险喜好,而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综合判断、形成体系,出现某些风险信号、达到一定风险级别时,系统自动响应,提醒融资者及时调整融资策略。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如何保证融资顺利进行等做了一些阐述,财务环境是企业总体战略、财务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企业财务环境,有利于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从财务环境看,企业融资难的因素主要有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融资预算、找不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融资方式、融资风险过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融资预算能力、与资本市场建立良好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多渠道多方式推进融资工作,以及建立融资风险预警机制等诸多对策。我们认为企业只有解决以上几个方面问题,才能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环境,应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伟.论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J].纳税,2019,13(12):79+81.
[2]王麒淞.论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及应对[J].纳税,2019,13(22):109+112.
[3]王燕珍.浅谈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9(04):49-50.
[4]张仙花.论财务环境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1):79-80.
[5]杜桂芳.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9):272.
作者:方丹蒙 单位:淄博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