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

摘要:赏识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兴盛的一种新颖教育理念,是依据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要求来制定学科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使用赏识教育,是为了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教学弊端而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鼓励与表扬中提高体育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赏识教育,就是要彻底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助力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实践应用;教育形式

前言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不善于表扬学生,而是更多的从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入手,对学生严加管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因此,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完成赏识教育理念渗透,就是要求体育教师直接改变原本陈旧的教学观,多营造“轻松、平等、温和”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愿意与自己建立朋友关系,从而激活学生体育学习动力,切实感受体育学习乐趣。

1利用赏识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发挥主体作用

大众定义中的体育教育,总是认为体育课主要就是教学生如何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其实广义定义中的体育教育应该是结合学生的心理与身体两方面,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综合素质。为此,体育教师要想从这一角度全面应用赏识教育,首先,就要优化自身的赏识教育意识,分辨赏识教育的实际价值与关键内容。然后,体育教师在正式的体育教学中,多多放手放权,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体育学习与体能锻炼,不以应付教师而机械锻炼为根本目的。再次,体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自身在体育学习中的关键地位,以此打好赏识教育渗透的良性根基。最后,体育教师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多听取学生意见,结合学生的真实表达,整合体育教学项目,制定全新体育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延伸,合理拓展。

2利用赏识教育,营造良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要想在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使体育教育卓有成效。体育教师就需要注重教学环境的环境教育价值,积极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赏识教育运用开好头。只有这样,小学生在此年龄段的体育学习兴趣才会与环境教育资源相互作用,以此驱使小学生主动加入体育项目锻炼,并在各类体能训练中使小学生感受体育实践的乐趣,持续性激发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正向好感。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排球”项目时,在原本单调的排球落地或者弹远后再由小学生去捡回这一过程加入口头互赞,让小学生两人为一组,互相为彼此捡球,并为对方施以真诚赞扬与感谢。让小学生的“被关注、被认可”意识切实影响小学生实际行为,从而端正小学生的捡球排斥意识,并完成赏识教育的初步实效渗透。

3利用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实践自信

大部分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都会下意识犹疑,无法自信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都缺乏对小学生开展信心培养,二来是因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潜在影响,小学生更加习惯于依赖教师帮助。为此,体育教师要想打破原本的教学限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用赏识教育,就需要在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进行信心培养,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身长处,然后逐步建立良性发展循环,自信、自立。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导小学生正确跑步的教学活动中,减少对小学生出现摔倒或磕绊现象的直接帮扶,而是积极给予小学生眼神鼓励或者手势鼓励,让小学生能够自己站起来之后,及时调整重新奔跑。并在诸如此类的细节优化上持续渗透赏识教育,保护学生自尊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4利用赏识教育,创新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代表着正向的赞扬、激励,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形式化敷衍。因此,体育教师要想使用好赏识教育,并使赏识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体现教学价值,就需要注意行为鼓励与口头鼓励、肢体鼓励等的真诚度,以心比心的在体育教育中向学生传达真实激励,切实落实赏识教育。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方法革新上,注重适度融合赏识教育,发自真心的观察学生,深入学生,对学生的细微变化尽量掌握,以此把握好赏识教育结合体育教学的具体规则。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足球”知识时,优先提问小学生对足球的基本了解,然后运用科学的示范方法向小学生展示对应的足球理论,真正体现赏识教育的教育内涵,从思想到行动的重视以教学方法创新为主的赏识教育完善,最终帮助小学生改正缺点,内化优点。

5利用赏识教育,关注并丰富学生的心理教育形式

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明显,尤其是身体差异直观、外显。因此,基于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所形成的学生不同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就需要增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最大限度弱化小学生的自卑意识,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找寻到适宜自身的体育活动,并在实际体能锻炼中建立自信。例如:有一部分体型偏胖的小学生在进行跳高、跳远活动时,都会明显因为身体条件而或多或少的引出敏感心理。体育教师需要在这一类学生参与相应体育活动时,及时察觉到他们的心理变化,对应给予实质建议,让小学生不会轻易的被打击、挫伤。而是可以在体育教师的信任目光中,重塑体育自信,同时增多对体育教师的天然好感,与体育教师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而体育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从专业的动作技术指导角度给予学生激励、鼓励,让学生能从有效的实践指导中,认可教师对自身鼓励的真正价值,而后找准自身体育锻炼方向,从实际的锻炼活动提升自身体育意识,喜欢体育,灵活锻炼,不再被自卑、敏感等负向情绪困扰。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积极使用赏识教育贯彻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实效挖掘赏识教育的完整教育价值,让学生在正向认可与肯定中,塑造体育学习自信,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合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吉宏.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集体观念培养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2):110-111+114.

[2]黄贞贞.让赏识教育唱响体育课堂的主旋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2):93-94.

[3]严顺玲.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赏识教育分析[J].农家参谋,2018(11):169.

作者:汪海云 单位: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