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十四五”建设期,将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目标。文章围绕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阐述生态旅游规划内涵,针对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实践层面提出建设策略,以期促进中国生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前言
城镇化发展前期,主要以工业化为依托,由此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作为一项极具新时代发展潜力旅游业,也开始走向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策略促进旅游业实现绿色健康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经济应运而生,该经济模式的出现推进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关系重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1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述
1.1生态旅游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旅游经济模式,将自然环境与区域内的人文历史和科技充分融合,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是一个多样化资源高度融合与创造过程,将撬动并联合更多相关产业融合性发展,进一步延长并拓宽旅游产业链,形成强大的旅游业产业集群,促进地方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1]。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正因为融入生态旅游经济的模式,使地方经济增长从传统的“砍树”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看树”模式,从传统的“卖木材”模式转变为新时代的“卖景观”模式,将传统“林业产品运出去”模式转变成“把城镇居民吸引来”的模式。这是一种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森林生态旅游经济重新整合林业、果业、木材加工以及林下经济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撬动庞大林业资源整合的新支点。
1.2生态旅游规划内涵
生态旅游规划是由生态旅游提出而产生的一种研究理论,是在对生态旅游综合情况展开调研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范围或者一段时期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活动进行科学的策划布局,有效保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够有序开展,确保生态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应用,进而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上的合理性,促进相关产业及行业的融合与发展,最终能够促进生态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目标(见图1)。在规划过程中,由于研究侧重点不同,类别划分的具体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2]。如按照规划研究范围和层次划分,主要分为“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以及“景点规划”。如果按照旅游规划的内容性质划分,可划分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而如果按照对象来划分,则包括自然保护区、农业、森林、乡村以及海滨生态旅游规划等。
2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全局意识以及旅游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存在旅游形式,而应当与其他区域和其他旅游模式充分结合。但在当前生态旅游经济开发中,由于缺乏全局意识,没有与其他旅游形式和区域优质资源融合。旅游开发者只看到短期经济效益,导致区域内旅游优势资源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缺乏独特性,影响竞争优势[3]。与此同时,在规划过程中,更加重视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人文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影响旅游经济的产出效能。在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过程中缺乏强烈的资源保护意识,在前期出现破坏性、掠夺性的景区资源开发思维。例如,在森林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出现过度砍伐、过度开垦的问题,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影响了生态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中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如中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导致野马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2.2缺乏现代管理并且旅游服务设施有待健全
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但在实际开发中,生态旅游经济面积虽然较大,但整体质量普遍较差。一方面缺乏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专业管理人才,管理队伍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发展思维相对传统固化,观念落后,再加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旅游经济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创新和优化,影响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旅游从业中出现的投机取巧行为以及旅游各方造成的环境破坏行为等没有形成约束管理机制,再加上管理模式陈旧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等因素,难以达到更好的生态资源保护效果[4]。与此同时,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需要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难以为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提供便捷性、全面性的服务,包括旅店、饭店、交通、娱乐、购物以及商超等(见图2)。
2.3缺乏市场运作的同时品牌营销意识有待提升
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以市场的发展为基本导向,以市场核心需求确定投资重点。但在部分景区发展中却严重偏离与实际市场需求,导致盲目开发,造成生态资源浪费。同时,景区建设模式相对单一,没有引进现代市场的竞争机制,导致相关企业在发展中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完善的市场需求分析,且对于旅游经济的前景发展考虑不足[5]。另外,缺乏现代化的品牌营销意识,虽然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却没有着力建设旅游品牌,对于市场的开拓性重视不足,从而造成旅游品牌出现销售规模小、销售模式简单的问题。再加上缺乏营销思维,不能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不能拓宽新产品,不能挖掘新市场,这将影响景区的知名度,不能塑造起良好的品牌效应。除此之外,在营销的过程中,缺乏对于旅游品牌以及营销定位的确定。例如对于市场的定位模糊不清,没有确认是高端市场、中端市场还是普通市场,在大同小异的景区模式中,难以实现优势发展(见图3)。
3实现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体策略
3.1树立旅游经济发展的全局意识并积极推进生态旅游规划
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当重视生态旅游规划,树立资源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在积极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态资源开发,应当采取科学的规划措施,探索如何将生态资源的优势真正转化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态资源规划立足于区域内生态经济资源的特色,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等,进而确定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规划路线,避免出现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的情况,导致对植物生态系统的破坏[6]。在此过程中,应当做到有步骤、有重点、有节制的开发,积极做到地理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充分结合,在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依托于生态资源的优势建设旅游中心区域,推出特色项目,打造出区域旅游经济的特色化。同时,积极号召社会参与,共谋发展。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调动区域内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责任分担和成果共享,使每一个居民都能成为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贡献才华。进一步增强参与者的归属感,增强区域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氛围,另外,积极促进资源整合,促进合作。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整合丰富的资源,但在许多旅游区由于地理位置分布分散,则会导致旅游者出现额外的消费,也会影响旅游者的体验。为此,应当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在全域旅游的指导下,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区域旅游经济的定位与发展,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3.2构建全方位的资源监督管理制度且持续增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
生态旅游资源的积累将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有可能涉及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应当把资源的保护作为重点观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渗透到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各方利益相关者,使所有人都能够充分明确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教育工作,树立起全局意识和资源保护的意识,才能为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当构建全方位的生态旅游资源监督制度[7]。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因素较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例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应用、旅游者进入景区内带来的大量生活垃圾和环境污染等。而生态资源一旦受到破坏,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修复和完善。为此,应当从两个方面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监督管理。除了应当号召地方相关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学术团体和行业协会共同担负起监督的职能以外,还应当采取更科学的监督方式与手段。例如,采用遥感信息系统加强对生态旅游区域资源的监督,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虚拟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对资源实现动态监督。这是一项长期的行为,需要设立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加强动态性监管,确保生态旅游资源稳定发展,构建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见图4)。
3.3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并且强化生态旅游品牌营销和管理
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基于实际构建市场化的创新旅游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价值,加强社会联合与协作,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在此基础上,增强市场营销的辅助手段,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的品牌化管理,将生态旅游作为地方旅游产业的营销重点。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确定差异化的定位与特点,进而使旅游者产生更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为此,应当引进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的品牌管理专业人才,促进旅游经济品牌稳步推进。与此同时,根据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调整品牌营销的策略和方法,有效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审美疲劳的问题,塑造起景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将更有助于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与定位。另外,在新的形势下,信息化自媒体新媒体成为营销的重要手段,还应当积极采用新媒体,吸引更多潜在的旅游者走进景区。
4结语
生态旅游是一种友好的旅游形式,通过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能有效推动产业实现生态化,同时又能促进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构建起集合生态、体验、认知和教育为一体且能获得身心愉悦体验的现代旅游方式。在此过程中,将不断通过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为生态旅游经济的新型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和新平台。因此,应当积极保证旅游经济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通过生态旅游规划的积极加强实现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发展,促进生态旅游规划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雅菲 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