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欲技道游戏探讨陶艺与绘本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欲技道游戏探讨陶艺与绘本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欲技道游戏探讨陶艺与绘本浅析

【摘要】陶艺和绘本分别从不同文明和艺术维度中吸取营养已成为当代中国本土化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势,其创作与发展是在文明互鉴的框架中展开的。本文从欲技道的游戏出发,阐述陶艺与绘本分别在欲的层面、技的层面和道的层面三个维度的特征,并通过欲技道的游戏阐述它们之间存在的可能性。将以纸质绘本为主要形式的表现手法通过与陶艺的结合进行观念与手艺上的创新,为中华传统手工艺发展迈向新的台阶而努力。

【关键词】陶艺;绘本;欲技道的游戏

陶艺作为艺术形态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古老的。陶艺作为学科形态仅有不到几十年的历史,它是年轻的。当把这种既古老又年轻,且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艺术与舶来品绘本艺术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世界欲技道的游戏出发时,它们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欲的层面——陶艺与绘本的艺术形式

生活是欲望的生活,欲望是生活的欲望。人的生活世界的欲望的本意是需要、渴望和需求等,它不仅表现为一种状态,也表现为一种意向行为;它不仅表现为身体的欲望,也表现为食欲、性欲、财欲、名欲和权欲,它是集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共同的表现形态。生活世界的欲望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具有历史性。旧石器时代,远古人们为了记录生活的场景或巫术活动用凿刻或磨制的方法刻画在岩石上,以祈求未来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欲望。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使人们常年奔波的生活趋于安逸,人们安逸的欲望促使他们进而制作了各种类型的陶盆。中国封建王朝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对权力和地位的欲望,其陶瓷器皿逐渐作为社会权力和地位所显现的欲望之物。现代社会,其创作更多重视陶艺作品中潜在的形式语言,通过形式语言表达作者个人内心的欲望。当今社会,陶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生活和教育教学中逐渐建立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感和“工匠精神”的意识。在当下的美术课程实践中,为了达到将中国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课程的欲望,陶艺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探索并创新出新的技法,使学生不仅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内涵,而且在创新创意的思想观念上使现代的陶艺作品更加多姿多彩,为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展现“工匠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而不断努力。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由生活的外在欲望逐渐演变为表达自身内心的欲望,绘本作为舶来品又表达了何种欲望呢?人作为欲望者所欲望的物为所欲之物。绘本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由中世纪《圣经》或祈祷书上的手抄本演变为今天被国际公认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欲望由单一的宗教欲望演变为具有教育意义的综合的欲望。绘本对当今儿童的教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例如,儿童鲜少到农田进行实践,对食物中的谷物了解甚少,这便成为了儿童潜在的欲望——对谷物的形态及特点的认知,若通过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阅读,再结合综合材料所模仿的谷物便可让儿童基本实现他们的欲望,这时绘本便是儿童的所欲之物。绘本作为所欲之物既有教育意义又满足欲望者的欲望而存在。中国传统的陶艺艺术形式古老而悠久,外来流入的绘本艺术形式精致而细腻,艺术无国界,两种艺术都由欲望所生,并由欲望所再生,若将5000年文明的丰厚传统艺术与日新月异发扬的新艺术在文明互鉴的技术中相结合,会诞生出怎样的火花呢?

二、技的层面——陶艺半立体造型与绘本创作的结合

生活世界的出发点是欲望,艺术活动的出发点是技艺。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的加工、改造乃至创新,技术成为人的工具或手段,是欲望实现的手段。技艺是作为人的身心的一种特别的能力,建立了人与物的关系,它最直接的特性是形式的特性。陶艺半立体造型亦可称为陶艺浮雕,是介于三维立体圆雕和二维平面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陶艺浮雕在成型方法的选择上以泥条、泥片和泥塑三种成型法为主。绘本则普遍以二维平面的绘画方式呈现于大众审美。将这两种技艺进行磨合、交流、互融,既继承中华文化的传统,又体现出现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接下来以陶艺浮雕的三种成型技法与绘本的结合进行探索。

(一)泥条成型法与绘本的结合

泥条成型技法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便用泥条圈筑或盘筑的方法制作陶器器皿。泥条既可表达外形意象,又因线条的变化可表达作品中情感体验及其内在精神。泥条与绘本相结合即利用泥条的制作工艺将绘本中的主要造型从二维平面的方式转向为半立体线条凹凸的造型方式,将读者与绘本故事相互融合、相互交织。例如,由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所著作的《小王子》绘本,其内容以小王子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以达到探寻生命“本真”的意义和目的,传达出爱与责任的情感。绘本中的主人公有小王子、飞行员和狐狸等,绘本中的主要背景有各个星球上的风景。首先,制作要与线条元素相结合必先提取其线条的造型。其次,将提取出来的内容线条元素根据泥饼的大小合理地刻画在泥饼上。再次,将适当粗细的泥条沿着所刻画的线条用泥浆进行粘贴。最后,用手轻轻按压后采用陶艺工具将泥条的两侧固定在泥饼上即可。所有线条内容制作完成晾干后,便可依次进行釉下彩绘和透明釉高温烧制。需要注意的是作品中主人公泥条的厚度要略粗于背景泥条的厚度,让观者不仅可用视觉观看绘本,也可通过触摸的方式感知“绘本”。陶艺泥条成型法与绘本相结合,运用泥条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绘本鲜明的表现风格,使半立体绘本外在的形式趋于丰富性,内在的观念形态趋于多元化,将民族传统工艺借以绘本的途径体现真情实感,是对历史的一种直接、感性、可信赖的表达。

(二)泥片成型法与绘本的结合

泥片成型法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泥片的成型方式上不拘一格,创作方式可堆、可卷、可雕、可拼等,产生出贴筑、卷筒、挤压等成型法。泥片与绘本相结合,即利用泥片的片状造型制作出绘本中各个色块之间的层叠关系,让读者不仅产生视觉方面的直观效果,而且在内涵方面感受其意识精神。例如,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由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所绘制成绘本,其内容以小男孩桑桑为主线,刻画了一众性格各异的人物,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农村生活画卷。绘本中的主人公主要有桑桑、纸月和陆鹤等,背景有室内的桌椅板凳和室外的草堆、河流等,将这些具体形象与泥片相结合,主要以提取其形象的色块作为泥片相对应的形状。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制作背景的色块,提取具有明显色彩分明的色块形状,如背景有草堆的绿色、河水的青色和天空的蓝色,制作的先后顺序即为天空到河水到草堆。其次,用木搭子将泥压至约三毫米厚度的泥片,利用割针裁剪出所需要的形状,在泥饼上按照其先后顺序一层层地刷泥浆粘贴,人物造型的制作即参照这种方式。最后,待作品完全干透后进行釉下彩绘和透明釉的烧制环节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上层的泥片要小而薄于被覆盖的泥片,层次不易过多过厚。运用泥片造型以艺术的语言把人们生活的经验及时代的精神氛围予以视觉化和艺术化,展示泥片“绘本”独特的艺术个性。陶艺泥片成型法与绘本相结合,在制作中使造型上产生无限的变化和偶发性的泥性肌理,通过泥片的层叠效果所制作的“绘本”使读者在感官上更具视觉冲击力,在阅读中更能增加情感的体验。

(三)泥塑成型法与绘本的结合

泥塑成型法是用手直接对泥进行创作的最原始和最简单的成型方法,泥塑具较强的塑造性、可变性和形象性,充分表达制作者情感的体验和创作的表现欲。泥塑与绘本相结合,即将绘本中的主人公利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形成半立体造型,使其视觉上更能博得眼球。例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绘的《时间的礼物·画给孩子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内首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科普绘本。其人物以头大身小的特点体现着趣味性,背景以全景式彩绘法展现遗产的真实与艺术之美。以插图凿佛像为例,首先,制作背景中最后面的山石,山石以片状造型为主可利用泥片成型法进行半立体制作。其次,插图中佛像一半是已凿好的造型,用双手进行捏制脸部及衣服,装饰利用割针将其刻画出来;另一半是未进行雕饰的半成品,先将大形捏出,再用刀片等工具将多余的泥割去形成山石的效果。然后,制作人物时分别把人物的头部、身体和四肢进行捏塑贴于对应的位置即可。最后,待作品晾干后进行釉下彩绘、喷透明釉及烧制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泥塑时每个造型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在烧制的环节有炸裂的可能。通过运用泥塑造型将绘本原本平面的场景语言更加立体化、真实化、亲近化。陶艺泥塑成型法与绘本相结合,利用民族世界的艺术形象体现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遗产,创造出一个干净、和谐的艺术空间。

三、道的层面——半立体陶艺“绘本”与学科教育

无论是作为欲望的活动,还是作为技艺的活动,艺术都和大道或者智慧相关。道或智慧是关于人的规定的知识,作为纯粹的语言,与人的生活世界发生各种关联,并与欲望和技术一起游戏。何谓陶艺之道?陶艺自身的本性有三个方面,即材料的自然之泥性之美、形态的自然之器型之美、烧制的自然之窑变之美。因此,在创作陶艺的整个过程中都体现出了道遵循的自然而然的本性之美,其神秘性及其不可控性让陶艺作品充满着无限地魅力。道的任务是要说出道理,让人们走在这光明的道路上,教育是道说出道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学前教学实践中发现学前儿童尤为喜爱绘本,他们通过眼睛获取外界信息丰富自身的信息储存,为促进其发展蕴含重要的意义。陶艺与绘本所结合的半立体陶艺“绘本”打破常规绘本载体的束缚,这种可触摸式的互动体验视觉艺术取其陶艺与绘本之精华,通过创造力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以新的内容感知当今日益快速发展的世界,让以绘本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育领路者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提升本土文化及文化强国寻求新的通风口。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以立足本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为目标。通过半立体陶艺“绘本”的展示让学前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本土文化,将我国本土化经典故事与陶艺的制作相结合,教师通过传授其陶艺的知识和技法让学前儿童学习并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相互融合,不仅锻炼了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感受自然的泥性,而且将陶艺半立体“绘本”制作出具有凹凸的肌理质感,从而充分体验其绘本故事的情感表达。第二,以提高儿童审美和创新意识为动力。陶艺作品中的美带有一种粗放、朴雅和静谧之美,在制作陶艺“绘本”的过程中,学前儿童通过可塑性极强的陶艺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制作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感知力、创造力和观察力,创新出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新颖的故事情节。通过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培养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三,以促进中外文化融合、吸取各自精华为导向。在教育教学中将中华文化与国外文化相融合,让学前儿童学习并了解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共通性和差异性。陶艺半立体“绘本”吸取中外文化艺术精华的同时促进学前儿童知识内涵的提升,使学前儿童最直观的与世界建立连接,是他们理解自然与生命的重要途径。通过陶艺与绘本不同文化之间跨区域、跨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彼此借鉴,编织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人类文明之网。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道是将这根和魂用语言的方式说出来。半立体“绘本”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学习并掌握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具备以人为本的意识、具有艺术知识素养的基本能力,使学前儿童在人文底蕴的领域更能领会文化与艺术的情怀。

四、欲技道的游戏——艺术之半立体陶艺“绘本”

艺术不仅作为技艺的活动,而且是作为欲望的产生和大道的显现。艺术在根本上让欲望、技艺和智慧共同游戏、共同在场的活动,故它的本性正是游戏。艺术为欲技道提供了游戏之地,陶艺与绘本的结合则需要开辟游戏之地进而去游戏。首先,艺术就其自身而言是一种技艺,是人的欲望实现的必要条件。陶艺与绘本结合所诞生的半立体陶艺“绘本”在技艺方面融合了中国深厚底蕴的陶瓷艺术技法与绘本书籍内容的相关技法,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是大众可观察到的技法,也反映出艺术之间的相通性,是人们在制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制作出来的作品。技艺在这场游戏中是为它所用的,听命于欲望,需要大道的到场,提供其自身的本性与边界。其次,艺术作为技艺的活动,同时是欲望的表达。半立体陶艺“绘本”最原初的欲望是将中国传统陶瓷技艺与西方绘本进行结合,阐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可能性,既需要陶艺的技艺去展现,也需要绘本的内容去引导;当欲望受到大道的指引升华至具有教育意义的欲望表达时,绘本的内容借助陶艺不同技艺的表达进行变形,艺术形象通过不断地创新而达到完美。最后,艺术是大道和智慧的显现。半立体陶艺“绘本”所显现的大道主要为教育之道,它一方面在欲望之道上反映出绘本内容的教育之道,另一方面在技艺之道上反映出陶瓷技法的教育之道,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观者的教育。艺术游戏是技艺、欲望和智慧三方的共同存在的活动,三方既相互规定制约,又相互促进发展,它们虽同属一体彼此共存,却也有差异、对立、矛盾和冲突。陶艺与绘本的结合使得三方相互磨合共同进步,在这游戏之地如同上演一曲美妙的圆舞曲。艺术都是相通的,它们在本质上都具有某些关联性,体现在艺术和创作的体验是相通的,艺术是属于世界的、人类的,并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生根发芽。本文通过从欲技道的游戏出发,阐述了中国传统的陶艺与舶来品绘本之间的艺术融合,不仅在艺术的创作上开拓思路,而且为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开启新的创新与发展,为弘扬传统手工艺、培养民族文化自信感、实现全面发展的人而继续努力着。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彭富春.论儒释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彭富春.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彭富春.论大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王以培译.小王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曹文轩.草房子[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

[7]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时间的礼物·画给孩子的世界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8]张晓凌.全球视野下对艺术当代性的重构[J].美术,2019(9):19.

[9]陆军,陈立刚.泥片成型的现实意义[J].景德镇陶瓷,2010(3):36-37.

作者:杨茗皓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家用电脑与游戏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