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路径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地域文化是不同地方在历史演进中产生创造物质及精神财富特殊存在形式。本文通过地域文化保护、传承的认知,探讨地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良性互动机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及体育文化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指导,探索地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对策措施
一、引言
体育课程作为特殊文化载体,承担着体育文化保存与传承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加大体育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强身健体需求,补齐体育教育发展短板。然而,也要看到,高校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高校体育改革内容多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处于弱势地位,地域文化特色健身、育心、美体、娱乐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彰显。为此,基于地域文化回归,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转变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保障,激活文化增量,推进课程与教学良性发展。
二、地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原则
(一)突出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是地域文化的首要特征。地域性主要指的是地域文化在空间上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空间的文化特征。地域性经过当地人民长期实践、劳动演变而具有特征,是某些地域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存在,深深打上了地域资源烙印。基于此,高校体育课要善于利用不同地域的个性化文化资源,实施文化融合工程,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同时,在地域性开掘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量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文化背景,聚焦学生内在诉求和外在主张,创新地域文化生命力。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土著的特质,借助其自身对于数字产品、新鲜事物、全新理念多样性,完善审美趣味、理解感知、直觉感悟能力,提升地域文化与体育课程融合的真实感、立体感、实效性。
(二)重视亲缘性原则
地域文化内容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存习惯。地域文化一旦与体育课程融合,必然坠入地域文化之网,考量每一个人、每一名学生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教育熏陶、内在耦合,体现所处地域中大学生对于他人、外人、环境、世界独特认知理解与年龄特质。因此,地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既要重视地域对于课程创作理念与实操技能的影响,也要凸显人的意识对于地域文化的改造作用,不断提升学生意志品质和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倘若大学生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实用价值,必然能够打开他们认知领域全新世界,树立起足够信心去面对未来生活和挑战。
(三)发挥潜在性优势
地域文化所蕴蓄的教育熏陶作用是长期的、持久的,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立即衰减。地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传统特色体育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素。新课标指引下,地域文化要融合高校体育内容,必然要针对学生的所需所求,开掘中规中矩的体育项目之上的文化内容,突出生活世界、个人体验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而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丰富开发课程手段,激发学生了解、认同、融入地域文化的兴趣,推动地域文化与高校体育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和有效开发。
(四)彰显兼容性特征
地域文化让更多地学生能够享受到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样的环境哺育与文化熏陶,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地域文化与高校体育、学生教育的融合,需要不同类型、不同语境、不同层次的实践与文化的碰撞,需要文化的调试与改造,更需要科学化、实用性、现代化的创设与提升。因此,二者融合要充分考量各自特质和诉求,客观评价不同优点和缺陷,重视身心愉悦与兴趣培养的宗旨体现,实现运动价值、知识技能之间的互相生发与融会。
三、地域文化回归高校体育教学的对策措施
地域文化回归高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属性,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内容,挖掘优秀地域体育文化的内在意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课程体系。
(一)优化地域文化体育项目选择
1.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体育意涵。我国地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地域文化解读和挖掘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把地域文化深入解读纳入教学设计日程,依托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开掘。在此过程中,既要围绕地域古镇、博物馆、民间作坊等地域场所,开拓地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引导学生站在体育文化的立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要强化相关活动的组织领导,通过健全架构、充实队伍,明确分工合作、上下联动的责任链条,拓展地域文化的乡土特色、传统意蕴、体育格调、运动趣味,使之更好地与高校体育课程相互映射。2.持续型塑地域文化体育场域。诚如上述,地域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实践形成的灿烂丰富文化载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体育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要注重文化实践语境的开掘。优秀地域文化往往是体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具有提升体育品味的价值。在体育课程与地域文化融合过程中,借助学生的参观、体会、实践,能够提升学生思想意识,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和优势。为此,在具体的课程教研实践中,要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当地文化场域,开展针对性考察与实践活动,感受文化魅力,培养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整体身心和谐发展。3.加大地域文化体育项目筛选。要按照有保护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内容的基本要求,对于所在地域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进行全面筛选和甄别。要围绕地域文化主题主线,策划地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专栏专题,形成强大地域文化宣传氛围。要开展涵盖高校各个专业学生的评选活动,注意发挥“三微一端”等新媒体作用,运用线上调查、网络直播、微信课堂等,开展视频推送、线上展览、有奖答题,广泛宣传优秀地域文化体育项目,选树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地域文化体育项目,提高广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对于票选出来的具有推广价值的体育文化项目,高校要借助自身优势,通过拉横幅、做展板、流动宣传车,开展宣讲咨询,不断强化对于地域文化项目的认知意识。
(二)加大地域文化体育课程改编
1.坚持地域风格。既然是对于地域文化进行体育导向的改编,那么,就要充分重视地域文化的特色,体现体育内容的民族性,展示地域文化的特色型。为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扎根本土、立足民族,深入观察当地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征,在改编中适时融入相关的内容和元素。通过地域文化进行讲解,具体化情景设置,推进分层次教学手段。针对地域风格的多样性,教师要积极予以介入,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在小组的反思总结活动中不断深化知识技能认识,不断提高自身运动的能力。2.强化文化内涵。培树学生文化素养,是地域文化与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为此,在改编过程中,高校教师既要注重素质拓展中制定针对性训练项目,提高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身心发展。也要提升体育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功能,借助制度、物态、行为、心态等几个层面的内容,从文化角度切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强化地域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基于地域文化的体育素质拓展中,教师既要运用传统体育安排热身运动,也可以创新设计训练项目,丰富训练内容,激发学生户外活动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学成绩和体育测评为唯一评价的结果方式,重视多样化评价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将文化性考察并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中来。3.体现时代要求。新时代,地域文化必然要融合国际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特质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相遇,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地域文化生发出全新生命力,也给民族体育价值功能变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地域文化体育改编中,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既要恰当地运用地域文化的内容和特色,也要精准把握时代的特征和脉络,在体育节奏、动作创编、情感表达上都切实体现时代特征和文化要素。否则,改编出的内容将无法有效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去。例如,在常见川西南的采茶文化改编与融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融入音乐元素,增强学生体适能、协调观察能力及节奏韵律能力。4.注重健身效果。地域文化融入校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强身健体。根据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强化健身效果,能够有效推动运动者积极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效率,增强运动的力度、幅度、节奏和持续性。为此,在具体教学改编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地域文化中的特质,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导向,合理调配运动时间和强度,确保传递地域文化,提升身体素质。
(三)创新体育课堂教育互动模式
1.打造体现地域文化“双师”团队。一方面,强化既有师资力量。围绕地域文化融入,提高教师学校体育专业知识和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增强体教融合的理论积淀。探索集体化备课的形式,通过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借助分管领导、骨干教师的引领,完善共享教案、多媒体运用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既要把教师推向讲堂,也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每周抽出1-2节课将自己的教研成果进行数字化、社团化展示,推动电子互动模式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于电子课件、电子白板等网络内容和多媒体资源整合,提高课堂时效。另一方面,引进体育外教。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类型,可以引入其他类型的体育“外教”,既是拓展学校体育学习的重要依托,也是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有力举措。从传媒、体育等行业邀请专业教练员、专业裁判员、退役运动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建设具有极强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经验、良好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成绩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学团队。针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实践中存在问题,积极予以引导和解决,总结经验、修改路径。2.发挥多媒体教学平台作用。地域文化融入体育课堂,要凸显时代性、智能化路径。要坚持“智能手机+互联网平台+特色品牌”构建思路,以5G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为基础,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地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重塑体育教学科研、管理、业务、技术架构,提高教学服务效率,畅通教师服务参与途径,消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教学业务流程低效,提升现代化、专业化水平。要通过开展线上模拟训练、线下体育实战竞技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确保体育教育、课堂竞赛与立德树人的合作探究能够更富有趣味性、实践性和生活性。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小组划分,进行初期学习活动,了解成员水平,结合学生实际特点与个体差异化展开活动。从整体层面上,强化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对话协商能力、社会责任心以及师生间的情感等。高校体育课教师要借助各类工具类平台,班主任能够有效管理数据,提升管理效率。采用OFFICE软件、也可以借助操行分数累计软件,在处理相关班级活动的图片时,采用美摄、美拍、美图秀秀等软件,制作小电影、微视频、微课程。借助诸多在线教育软件,整合线上智能信息,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处理。同时,要完善班级量化实施策略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确定小组规模,考量学生合理化诉求。规避小组人数过于庞大的问题,关注高校体育学习讨论过程。高校体育课教师在确定小组时,要适当关注学生分组参与意愿。高校体育课的根本教学纲领为立德树人,需要深入考量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课堂参与的民主性。要规避过于考量学生意愿与想法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分组过程中,需要关注男女比例情况,尽可能要保障组内外男女成员比例均衡。3.构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融合机制。高校体育课程要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阵地,要求课堂上凸显地域文化重要性,依托社区、社团、社会资源,开展相关的融合机制探索。一方面,要依托社团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体育活动,要着眼于学生参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社团长远兴趣,也要采取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丰富不同年龄段、层次学生活动内容与效果,引导鼓励学生融入到体育社团互动中去,增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体育社团、地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要完善校社互动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借助理论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全面筛选可行性检验指标和协调完整性指标,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教育、体育、住建、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加大校园运动场地建设、宣传引导、活动开展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高效利用工作空间,推进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互动,为训练与开展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要加大社区相关运动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应的标准出台规范性文件,简化不涉及重建和改建场地规划审批流程,缩减办理时间,提高运行效率,缓解场地不足造成的运动困难等问题。针对地域相关部分社区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积极借助空闲空地、边角地块、建筑屋顶,构建运动场地,满足高校学生的切实需求。有条件社区可以采取政府购买、委托授权、租赁置换等方式,利用废弃场地、附属地用地加以改造。与此同时,对于在建和已建场地运营和维护,要引入有资质第三方运营,也可以委托社区所在物业组织开发,探索全新运营维护机制。
参考文献
[1]汪黎嘉.基于社团化教学平台开发设计与实践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25–27,46.
[2]刘丽霞.职业导向下提高高职体育教育水平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5(42):110.
[3]武杰.关于体育2项技能及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72.
作者:谢娟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