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陶艺泥条成型实验教学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以泥条成型教学为例,探索适合地方性综合院校美术学非陶艺专业学生的陶艺课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从陶艺泥条中感受与认知、拓展设计思维、完善作品制作、课程多元评价四部分展开论述,就如何以材料体验为基础,有效引导学生为陶艺主题创作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研究。以黏土、釉料为主要材料的“陶艺”,是通过造型、装饰、烧制等艺术创作完成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它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用瓷,是一种融平面、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及陶瓷工艺于一体的,脱离了陶瓷实用功能的综合艺术。陶艺产生初期,艺术家有意弱化器物的实用性,摒弃了陶瓷的对称、光洁、精致等传统审美,转而追求不对称、稚拙、原始甚至怪诞之美。黏土在他们手中展现出让人惊叹的潜能和灵动的生命力,这使人们相信,陶瓷制作不仅是实用工艺,还可以是艺术创作。这种创作强调陶艺的本体特征,是艺术家宣泄情感和张扬个性的自我表现。陶艺不同于平面绘画等艺术,其作品大都是中空的立体形态。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陶艺制作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对三维空间形态的观察理解与创意创作能力。陶艺课作为高校美术和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和能力拓展课,与具体的专业相比,在培养学生创意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能力方面显得独特而实用。笔者以湖北民族大学美术学班级的陶艺课“泥条成型”单元为例,探索地方性综合院校美术学非陶艺专业学生的陶艺课教学方法。重点研究如何以创意思维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掘创意灵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集创意性、开放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关于陶艺泥条成型
“泥条成型”简而言之,就是以泥条为基本单位,进行陶艺形态塑造的一种造型方法。泥条成型法适用于陶艺的各种形态塑造,是陶艺多种成型手法中适用范围最广、造型表现力最强,且最适合初学者的造型方法。泥条成型法通常与手捏成型法结合使用,称为“手筑”,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泥条成型法中最常用的是盘筑,操作方法是先将黏土拍成底板,再另取黏土制成长条,从底板处开始,根据造型特点将泥条按从下至上逐渐增大或缩小的规律,一圈一圈层层盘叠。在此过程中,泥条可以弯曲、捏合成所需形态。泥条本身可以有粗细、形态、肌理的变化,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使造型呈现不规则的自然美。除盘筑外,还有泥条的搭建、编织、缠绕等成型方式,为创作者抒发情感、表达观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个人创作和教学经验,将泥条成型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从泥条自身的干湿程度和形态特点来看,其有多种呈现方式,可以是泥浆在石膏板、石膏模上流淌、凝固、累积出来的具有流动性和生命感的泥条;可以是用干湿适宜、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手工搓出的细长圆柱体泥条,规整、圆润,带有曲线的柔软和流畅感;可以是从干燥平整的泥板上切割出来的方体泥条,具有直线形体块的简洁、利落和硬朗;可以是手工揉捏、按压出的任意形态的泥条,带有手掌的纹理,随性、朴实且自由;也可以是用特殊工具挤压出的各种形状的泥条,这些呈现方式丰富了泥条自身的形态语言。第二,从泥条与泥条之间的排列、组织方式来看,有盘筑(水平垒叠、倾斜垒叠、弯曲垒叠等)、圈筑(将泥条分段,每段围成一圈,层层叠加向上筑成器物)、堆叠、搭建、编织、缠绕穿插等几种,可以依据造型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制作。第三,从用泥条成型法制作的陶艺整体造型特点来看,有表现具象造型、表现抽象造型和表现意象造型之分。
二、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设计
泥性的感受与认知“泥性”可以理解为黏土自身独有的,与其他材料相区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体来说就是黏土具有可塑性、收缩性、吸水性、干燥性、黏接性、熔融性、烧结性以及泥浆的流动性等特点。陶艺制作者在对黏土进行揉、按、捏、撕、拍、切、刻、刮的过程中,会把某些情感与黏土的泥性特征一同展现出来,形成独特的肌理质感和陶艺语言。陶艺家在形容泥性时,会使用诸如细腻、柔软、粗糙、干裂、朴实、温和这类形容人们生理或心理感知的词汇。可以说他们对泥性的感受与把握不仅是在泥的干湿、粗细等物理属性方面,更多的是经过长期与黏土的互动和对话,与其形成了良好的默契。综合性院校的美术专业学生,大都是首次接触陶艺,对陶瓷材料并不熟悉,普遍缺乏制作经验,因此需要一个对材料和工艺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在陶艺课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先讲授陶艺基础知识、进行陶艺制作演示,然后安排学生感受泥土,尝试揉泥、手捏,制作泥条,感受黏土的扭曲、变形、碎裂、坍塌,体验黏土的泥性特点,捕捉泥性表达的多种可能。
2确定教学主题,引导设计思维
美术学班级以“生命与生长”为创作主题,在四周的课时内,选择以泥条成型法完成主题创作。对于非陶艺专业的学生来讲,陶艺课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设计与制作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美术创作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专业创作能力。因此,只要求学生作品的艺术体现与其设计理念、创作主题相吻合,而不苛求工艺技法的完美。笔者尝试将创造学的基本原理与陶艺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导入新思维、新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思维发散,激发创作灵感,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探究兴趣。
1.联想思维
利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客观内在联系和主观认识的关联性,把相似的、相对的、相关的或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逐步推导、引申出新的设计思维方式。联想是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上的,具体表现在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情感等心理映象的相互联系中。生活中不同的事物会引发不同的联想,如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联想如同一把钥匙,能迅速把大脑深处埋藏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记忆唤醒并聚集起来,形成多维立体的思维网。例如,陶艺课创作主题“生命”“生长”是比较抽象的词,学生开始创作之前首先可以进行具体的联想,由“生命”联想到植物发芽、婴儿出生、蝴蝶破茧、旭日东升;也可以对“生命”进行象征、类比、隐喻等延展联想。如由“生命”可以联想到繁殖、膨胀、挺拔、热烈、繁荣、沧桑。以联想出来的这些内容为基础,进行下一步联想,一层一层扩展开来,形成思维网络。
2.模拟思维
用作品再现某些事物的表象、性质、规律、结构等,是造型艺术常用的创作思维方法。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模拟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表象思维,主要以自然生物为创作灵感,借助对象的特征启发设计构思。这种模拟不是对原物进行复制,而是以原物为灵感来源,通过创意思维对自然界中美的要素与形式结构进行提炼和设计。例如,中国现代陶艺家周国桢先生的作品《犀牛》《角马》,就是以动物为原型和创作对象,主要运用了泥条成型手法,粗制泥料制成的泥条回旋起伏,错落有致,一气呵成。作品与动物的形态似又不似,有如中国画的大写意,意趣横生,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与力量感,充分体现了泥条造型在陶艺创作中的生命力。
3.逆向思维
从逻辑思维的对立面确立另一种思维途径的方法,可以改变正向思维的单一性,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具有强烈的求异性。逆向思维往往能取得预料之外的效果,最能体现创意的生动性。例如,现代陶艺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常会有意识地将黏土干裂、变形,釉料缩釉、起泡等“缺陷”作为再创作的对象,这种站在陶瓷“光洁完美”常规印象的对立面进行创作的方式,正是逆向思维的表现。日本现代陶艺的开创者八木一夫,其作品《萨姆萨先生的散步》最初的创意是将辘轳制作的圆筒和数量众多的小管相连接,制成花器;后来又给圆筒加了三个足,使之站立起来。该作品完全摒弃了陶瓷的“实用”特点,使原本用于插花的花器发生了本质转变,形成与传统陶瓷相逆的陶艺理念。
4.异质同构
两种以上具有差异性的要素(材质、色彩、形态、含义等),通过类比、近似联想,与某种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全新的造型形态。异“质”的选择,必须是具有某些内在或外在关联的要素,这样才能使作品成为和谐自然的统一体。用异质同构的思维,将陶、瓷、木、金属、玻璃等材料进行有机组合,能够为现代陶艺创作拓展更广阔的创作思路。例如,中国陶艺家吕品昌先生的《太空计划》系列,是作者为纪念神舟一号发射成功而创作的综合材料陶艺作品。这些作品像是来自太空一样,是设计重构之后的“宇宙飞行器”,用粗犷的陶泥质感表现了飞船表面与空气摩擦燃烧留下的斑驳印迹,抛光的不锈钢材料模仿了飞船的内部空间,环绕作品外形的不锈钢圈反射出星云一样神秘的光,表达了人类开发宇宙空间的自信和力量。此外,陶艺作品的创意思维还有打散重构、依形取意、聚合思维等。通过上述相关作品赏析,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思维方法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同时学生还可以制作思维导图,记录思维过程,寻找和捕捉创作灵感,发掘有趣的创意素材和创意点,经过组织、整合后初步形成作品的设计创意。3创意草图,泥稿制作此阶段通过绘制草图或制作泥稿,将对作品的设计创意视觉化。草图或泥稿需要表现出作品的形态、结构、比例、空间关系等特征,并进行不断的推敲和调整,这是对作品的设计创意逐步完善和深化的阶段。创意草图需要表现出作品相对完整的视觉效果,同时要绘制出简要的三视图。创意构思阶段制作的小泥稿,要求简洁、完整,需要将制作重点集中在造型整体的比例、结构关系和形态塑造上,而不是拘泥于细节的雕琢。在泥稿的制作过程中,作者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从各个角度观察作品,便于深入思考和反复调整。4陶艺成品制作与完善陶艺黏土有着天然的朴实感和亲和力,“捏泥巴”的过程充满趣味性,这使得陶艺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黏土本身的收缩性、烧成时的熔融性,以及作品造型要求“中空”等特点,对不熟悉陶艺材料、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制作体积稍大一些的作品,可能会出现作品开裂、坍塌、散架的情况。非陶艺专业美术系学生学习陶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验多种材料,拓展设计思维和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制作陶艺的工艺技术问题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需要对泥条成型的工艺步骤进行详细操作与示范,引导学生选择相对容易成型的操作方式。在陶艺成品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与思考,调整、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时,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给予学生制作工艺方面的意见指导。
5课程的多元评价
陶艺泥条成型实验教学改变了曾经以评学生作业(作品)为主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开始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化。课程采用全员、全程、全面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将其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和全面评价。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如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讨论、集中讲评等。评价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需要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需要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设计作品中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他们拓展思维、积极思考、多做尝试,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营造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笔者通过数年的陶艺课教学实践,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第一,陶艺作为美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课程更多的是想通过陶艺设计与制作,丰富学生的美术创作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创作能力,而非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几种陶艺的制作技法。第二,陶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需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陶艺本身。在陶艺课程中融入创意思维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结合学生对黏土泥性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陶艺材料的特点,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肌理和造型语言的陶艺作品。陶艺实验教学就是通过泥、手、眼、脑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黏土的无限可能。第三,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作品创作更加合理、自由,使学生更加珍视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充分彰显学生的自信与个性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国桢.本土意识的崛起——谈泥条盘筑陶艺[J].陶瓷研究,1994(02):59-63.
[2]邱玲.基于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探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62-64.
[3]李小默.当代艺术语境下的陶艺教育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9.
作者:何萍 单位: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