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务报表分析下小微企业管理实务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务报表分析下小微企业管理实务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财务报表分析下小微企业管理实务探究

摘要:财务思维是经管类大学生亟需培养的辅助决策的重要思维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小微企业管理实务》课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性地从财务报表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战略、采购、生产、销售、薪酬激励、投资、融资七大模块透视企业的管理能力及特点;教学活动上通过赋能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企业、成立行业研究小组等,结合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等形式挖掘管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究解决方案。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小微企业;管理特点

决策能力是经管类大学生学习生涯预期应达到的核心学习成果之一,而财务思维作为优化决策的方法论之一,应该在非财会专业的经管类大学生中得到普及。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建立财务报表视角下的企业分析框架:肖星(2020)把企业的业务活动分为:销售、采购、生产、薪酬、投资与融资五大业务循环,分析五大业务在财务上的表现和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同时尝试用财务思维分析业务问题。张新民(2019)结合中国企业实际,以“股权结构、经营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后果、管理质量”为分析路径,从资本结构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四个维度,解读上市公司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战略实施效果和战略支撑能力,建立了评价上市公司管理质量和治理效率的新体系。张新民(2020)总结了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的特征,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及要点。陈锦梅(2021)从思政角度对《小微企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激励与沟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开拓进行了改革。

一、传统《小微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面向大三、非财会专业的经管类学生开设,32课时,课程内容以理论为主,包括小微企业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每个管理模块的理论知识大部分在企业规模上无法区分,与学生大一大二已学过的《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基础》《市场营销》《质量管理》《运营管理》等基础理论课程重叠,导致学生的获得感不足。另一方面,教材配套的案例以大企业为主,且较为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活动以老师讲授为主,对于基本无企业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难以引起共鸣。考核方式是让学生撰写某小微企业的管理特点分析报告,面对网上各种繁杂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具体企业的分析中,报告内容普遍较空泛。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巩固和深化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财务报表视角下分析小微企业管理特点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分析和解决小微企业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思路进行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采用What+Why+How的学习模式

1.教学设计方面:What部分首先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在新三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并鼓励研究同行业的同学组成“行业研究小组”,便于后续同行企业管理特点之间的比较和讨论。其次,围绕战略、采购、生产、销售、薪酬激励、投资、融资七大模块,从财务报表分析的视角引导学生透视企业的管理能力及特点。Why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提炼的管理特点形成的原因。若该原因揭示了企业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则进入How部分: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和分析老师提供的参考案例寻找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由师生共同评价。2.教学活动方面:以激发学生内驱力为目标,通过兴趣和系统化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沉浸式的案例情境中,实现“分析-获得一点成就感-近一步分析-获得更多成就感”的正向循环,而不是老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的机械化模仿。3.考核方面:日常学习情况评估+总结课后分析报告相结合。每个模块结束需各行业小组派出一位同学分析研究企业的管理特点,并和同行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需以研究企业近几年的财报为主要分析资料,用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从7个模块对企业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最终评价。

(二)七大模块管理特点的分析思路

为了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能不断积累成就感,分析框架必须清晰,且有较高可迁移性和操作性,以下分别对七大模块的分析思路进行说明:模块一:战略1.分析企业的主要股东状况。小微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主要股东以创始人夫妻或家庭为主,持股比例一般超过50%。创始人个人或群体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个人素质、背景、经历、领导风格基本决定了企业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能力,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风格。2.分析企业的业务结构。小微企业资源有限,往往聚焦一个或多个系列产品或服务。分析营业收入的结构和毛利率结构,可了解其聚焦业务是否与战略一致,以及是否有走多元化发展之路的趋势。同时,分析业务的地区结构,可了解企业战略在区域布局方面的成效。3.分析企业的利润总额结构。支持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支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金融活动产生的利润和营业外收支,这三个项目的数据对比也包含了战略信息。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是利润总额的主要支撑时,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主营业务上,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能解决企业利润表的盈利问题;当企业金融活动产生的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如政府补贴、出售固定资产获得资产处置收益等,对利润总额形成主要支撑时,企业现有产品在战略上可能需要进行调整:通过研发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或企业变更主业等。模块二:采购采购管理表现在报表上,就是存货和经营性负债或资产的动态关系管理,即通过采购的付款条件分析供应商谈判能力:如果货物到达之前付款,在报表里形成“预付款项”,货到了以后会形成企业的存货;如果存货到了企业还没付钱,则形成“应付票据”或“应付账款”。预付和应付都是随着经营活动自发产生的,不同的是:预付属于经营性资产,应付属于经营性负债。首先,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规模结构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小微企业更青睐应付账款,但应付票据对供应商而言更有利,因此,如果应付账款在应付项目中占比较高,说明了企业在付款安排上有竞争优势。其次,应付与存货的关系方面,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当期末存货余额少于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余额时,说明企业卖货的速度快于对外支付货款的速度,如果这种状况是常态,说明企业通过购买存货利用了供应商大量资金,在付款安排上具有竞争优势。小微企业的存货余额远高于应付项目的情况较少,往往略高于或低于应付项目,说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强。预付款项与存货的关系方面,如果预付随着存货的增加而增加,且同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则预付是该行业购货付款的主要形式。如果存货变化不显著,而预付显著增加,则可能源于企业对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下降。如果预付和应付都不多,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可能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另外,存货中原材料的周转天数有助于采购管理能力的分析,企业希望原材料从买进来到入库,再到放上生产线的这段时间可以短一点,但如果买得太多、采购与生产不匹配,都可能让这个时间延长。模块三:生产生产过程是通过人工、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制造出产品,比如汽车、衣服、菜品、软件等,甚至服务业中,服务提供的过程也可看作生产过程。生产成本由“料、工、费”组成,不同行业的成本结构存在巨大差异,比如海尔的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占86%,咨询等服务行业则主要是人工。但财务报表中并没有“生产成本”这个项目,与其最接近的项目是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被卖掉的那部分产成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则通过“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里。企业增加产量不增加销量会降低营业成本,如果产品售价不变,毛利率提高。这源于多生产可以摊薄固定成本,从而降低营业成本。因此,重资产企业如果毛利率上升的同时产成品库存增加,毛利率的上升不一定意味着盈利水平提升,可能是过量生产导致的;反之亦然。存货中在产品的周转天数的长短体现了生产管理能力的强弱。企业希望原材料从放上生产线到变成产成品的时间能短一点,但如果生产技术不过关而停顿、或生产计划不周全而等待,都可能使这个过程变慢。模块四:销售销售活动是实现营业收入的基础,企业的营业收入是由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融资、预收款项和合同负债共同推动的。其中,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是从应收票据转移而来,可视为应收票据。2018年后预收款项部分内容被划至合同负债,视同预收款项进行分析即可。首先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规模结构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与下游客户的谈判能力。企业更青睐应收票据,回款有保证,但应收账款对客户而言更有利。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占应收的比例往往较高,反映出小微企业在和客户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次,应收类项目可通过对比年初和年末余额,以及与收入变化对比分析赊销债权的回收情况。如果在收入稳定的前提下,年末应收类余额比年初高,其差额则是当年少收回的赊销款,也说明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主动放松了赊销的回款条件,以支撑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收入稳定的情况下,应收类越多,企业对下游客户的谈判能力可能在减弱;预收款项越多,除了行业本身具有高预收的特点外,往往说明企业对下游客户的谈判能力在增强。例如格力电器的预收在2009年曾占营业收入的22%,2019年下降为8%,反映了其收款安排上竞争优势变化。小微企业往往变现出应收类较多、预收较少的特点。另外,存货中产成品的周转天数可反映企业的销售管理能力。企业希望生产出来的产成品从入库到被卖掉的时间越短越好,但如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或销售组织不力,都可能导致这个时间延长。模块五:薪酬激励1.工资性薪酬。通过财报中“员工情况”可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性质(生产、销售、技术、财务、行政等)和学历,结合“应付职工薪酬”,可大致计算平均工资,以分析员工薪酬水平的合理性。2.股权激励。小微企业基本没有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流动性较差,难以形成实质激励,因此股权激励在小微企业的应用较少。模块六:投资1.对内投资: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主要通过“固定资产原值增长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原值)分析。固定资产原值增长率较低的企业反映了固定资产推动营业收入的能力较弱,可能源于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决策失误或企业管理者不能对新增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无形资产方面:企业的研发管理情况可以通过“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研发费用”分析:无形资产主要反映企业外购的技术。因此,技术类初创公司如果无形资产较高,可能存在较大水份。刚成立的技术类企业研发成功率低,大量投入只能计入“研发费用”,直接导致利润数据不好看,难以让投资人满意,为此,他们可能会另成立一家研发公司,然后高价购买该研发公司的“烂”技术,计入无形资产,让资产更“好看”。而企业自己研发的技术主要在开发支出中反映,好的公司开发支出很小,因为费用化以后,可以帮助企业抵税。2.对外投资:主要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收购兼并等。小微企业一般专注经营,对外投资较少。模块七:融资小微企业以债权融资为主: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由于短期借款成本比长期的低,小微企业的债权融资常以短期借款为主,存在短贷长用的现象,需警惕资金链断链风险。企业的短期借款管理能力可通过“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分析:在企业货币资金较充裕,且无大额支付压力时,不应举借自己不需要的债务。小微企业利润所获得的现金流往往不足以支撑固定资产等投资,要通过股东入资或借款筹措资金。

四、方案实施效果及未来规划

对工商管理专业创业与小微企业管理方向的50余位同学试行了该教改方案,总体反映良好,较多学生反馈能够看懂财务报表并分析企业的管理能力很有成就感,并且该分析方法可迁移到投资、创业等多个场景,感觉比较有用。但由于学生的前置课程里财会相关的课程只有《会计学》《财务管理》,没有《财务报表分析》,部分学生反馈课程难度较大,需要重温前置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甚至补充一些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知识。综合学生的反馈,本方案打算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争取在授课学期之前增加财务报表分析基础类的前置课程;二是结合非财会专业经管类学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简化七大模块的分析思路,提高分析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肖星.肖星的财务思维课———看懂财富流转的规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

[2]张新民,钱爱民,陈德球.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管理世界,2019年第7期.

[3]张新民.小微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4]陈锦梅.企业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小微企业管理实务>为例.学周刊,2021年第9期.

[5]林汉川,邱红,方巍.小微企业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作者:卓岱 单位: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