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专业通识教育中形成性评估体系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形成性评估,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估手段,对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文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科院校应注重通识类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促进该类课程量化评估标准的制定。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实施师生、同伴和自我评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体系;通识教育;英语专业
一、形成性评估概述
(一)定义
教学评估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证明已经取得的成绩。证明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成绩单、教师评价等,用以说明学生在特定学习周期内的成果和表现。第二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完成课堂测试及阶段性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判断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评价的两个目的决定了评价的两种形式,即形成性评估(formative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估(summativeassess-ment)。形成性评估是指教师、学习者和同伴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取得学习成果的证据加以诱导和解读,以此优化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的行为[2]。终结性评估一般指学期或学年末进行的标准化考试或论文考试,用以考查学生在该学习周期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终结性评估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学习过程与评估的联系,只能作为学生所掌握知识量的依据,而不能衡量学生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付出的努力[3]。形成性评估则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给出及时有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必须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即时修正能力,形成良性互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形成性评估对于调整教学方法、规范学习行为、选择合适教材等方面有积极影响[4]。
(二)理论模型
形成性评估的研究方法众多,包括观察、教学记录、教学档案、问卷、访谈等,由于课程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师教学风格不同,无法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但国内外学者在数十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评估模型。有研究表明,小学课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应当有意识地以形成性评估的方式建构教学[5]。在这个模型中,明确教学任务与质量标准是教学过程的开端;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单纯的告知,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通过问答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结合起来;教师不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主观的评判,而应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结合质量标准进行评判。有学者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形成性评估概括为五个策略,由教师、同伴和学习者三个主体合作实施(见下表)[6]。在这个模型中,评估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单向实施,还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估及学生的自我评估,将教学活动中的评估由单向转为多向,由静态转为动态,由低频次转为高频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即时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估,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学生也不单纯是知识的接收者,更要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作出判断和反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不恰当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文秋芳依据为英语专业硕士博士开设“应用语言学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确立目标、收集学习证据链和给予反馈”为主要环节的形成性评估框架[7]。可以看出,教师须设定明确、合理、有可行性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学习行为,通过教学日志、访谈等收集每个环节的学习证据,并对学生作出反馈。同时,学生要积极投入学习过程,提高自我管理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对比三位研究者创建的形成性评估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制定和明确学习目标是形成性评估的起点,每个环节的推进都离不开具体学习目标和与之相符的学习任务的制定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现有学习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阶段性评估,对教学做出适时调整,促进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自身对学习状态的反馈,使得评估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相互孤立。
(三)形成性评估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国外对于形成性评估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下《博洛尼亚公约》(Bo-lognaProcess)的推行,以及以“学业素质与能力评价系统”(AbilityandCompetenceTestSystem,即ACTS)为代表的综合性学业评价体系的出台,欧洲学分转换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教学及科研资源得以整合,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这一潮流,而分段式的形成性评估以其灵活、个性化的评估标准逐渐受到推崇,相关研究也应运而生。首先,形成性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成为独立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学习进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推理和元认知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8]。它能够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降低旷课和中途逃课的概率,并且实施形成性评估对于学生产生的负担是可以由教师观察,并根据反馈调整的[9]。其次,形成性评估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为实施形成性评估而进行的课堂测验、建立的学习档案和教学日志能够翔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困难,成为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托,也为终结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评判依据。尽管形成性评估在各个教育层次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高等教育在所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认知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均有别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将形成性评估体系普遍地运用到高等教育中去,还面临着相当的挑战。研究者列举了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形成性评估的困难:一是对学习成果标准的界定,使得评估手段更倾向于终结性评估;二是日渐减少的师生比,以及新兴大规模网上学习平台的出现,使得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三是课程结构的成组化趋势,使得教师更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过程的反馈;四是大学教师除教学之外,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都比初等及中等教育更大,缺乏制定评估标准的时间与精力[10]。大学生对于形成性评估的态度大体比较消极,其中人文学科学生的抵触要强于理工科学生,大学生对于形成性评估的参与度随年级升高而降低[11]。此外,学生在最初的2—3周对于每周教学反馈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当该评价体系成为惯例,需要每周花费相当一段时间进行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下降[12]。要将形成性评估运用到高等教育的课堂中去,应注意:第一,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以往教学经验,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求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可在开课之前进行诊断性测试。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安排,如反馈的频率、评估的形式等,做到评估与教学相辅相成,动态结合。第三,成绩固然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但教师应注意采取主客观相结合、定性定量评估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能将形成性评估理解为小型终结性评估的简单相加,以免过度增加学生负担,降低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人文通识类课程
通识教育(LiberalEducation)这一概念兴起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人文学科(LiberalArts)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体系。根据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CollegesandUniversities)的定义,通识教育是指使个体获得广博的知识和迁移能力,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公民意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不但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善于学习新知识的教育理念。可以说,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或专科教育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它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为就业做必要知识和技能储备的同时,提升个人素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传承人类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经济与就业的繁荣、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民众思想的开化,都会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反之,战争、就业压力、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功利主义为导向的家庭期望,都会影响通识教育的开展。以美国为例,通识教育获得发展的时期有一战之前、二战之后,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改变大学课程开得过细的状况[13]。中国大学在建立之初遵循西方大学教育模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之后,通识教育再度兴起。其中北京大学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博雅通识课,之后全国高校纷纷效仿。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根据其通识教育网站主页的介绍,目前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模块,由长江学者、著名教授和学者主讲,形成了经典导读、助教制度、小班讨论、多元考核和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童杰[14]通过问卷、访谈方式考察了复旦大学“六大模块”通识课程的学生评价,发现学生对于通识课程学习的目标停留在知识学习上,而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识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师生缺乏互动,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多元化评估的开展缺乏条件,难以实施。这一结论与另一研究[14]不谋而合,说明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估是有较大难度和挑战的。
三、建立英语专业人文通识类课程形成性评估体系的意义
首先,“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性评估对于理解并掌握难度较大、体系性不强的人文通识类知识有明显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同伴和自我评价快速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比,具有频率高、针对性强的特点,学生如果能够对所学知识经常进行形成性评估,就能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文修养而终身学习。其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是高深知识的传授。这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在所教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超基础和中等教育,并且在授课时数远低于基础和中等教育的情况下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是每个高等教育从业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形成性评估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惑,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尽可能避免对于终结性评估手段的过度依赖。最后,“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本科院校调整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向国内外名校看齐,促进量化评估标准的制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国内外一些知名学府开设的人文通识类课程都比较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与反馈多达十余次,形式包括课堂/课下讨论、小测验、小论文、期中考试等,其权重远超期末考试成绩。这一现象说明,人文通识类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和评价手段,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估体系符合人文通识类课程的特点,其建立与实施,将促进我国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文通识类课程量化评估标准的制定,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客观的理据。
作者:高常秋月 单位:晋中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