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特殊职业教育与地区非遗手工艺融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特殊职业教育与地区非遗手工艺融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特殊职业教育与地区非遗手工艺融合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是残疾人习得职业技术、通往社会的桥梁。但是目前特殊职业教育仍存在课程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课程实践脱轨社会,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开展特殊学生区域非遗手工艺的职业课程,可根据地域文化,打造多样化的职业课程,可针对各类特殊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可立足教学阶段,实现教育体系化;还可以通过政企校多方合作,打造地域特色产业,在促进特殊学生就业的同时,促进地区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特殊职业教育;地区非遗手工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生

特殊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树立“残而不废、育残有为、育残成才”的新教育观念,培养残疾人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具有职业技能的社会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的6.21%,达到就业年龄并具有就业能力却没有工作的残疾人有858万左右。[1]残疾人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2]《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重点加强适合残疾人特点的职业培训,扶持一批民间工艺和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3]因此,依托区域非遗手工艺,对特殊学生进行非遗手工艺的职业教育,不仅能传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提高残疾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双赢的效果。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开展现状

《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为宗旨,大力开展面向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让残疾人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3]但目前的特殊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特殊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与未来就业。

(一)课程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

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的职业课程以生活实用技能为主,如烹饪、插画和缝纫等,这些技能课已成为特教学校的传统职业课,但其对软硬件要求相对不高,学生只能接受较低质量的技能培训。[4]广西境内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种类不多,目前开设了烹饪、美工等课程,其范围辐射窄,内容形式单一,且没有满足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需求。很多特殊职业教育仅简单模仿普通职业教育学校开设课程,没有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校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5]这浪费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同时,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背离了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娴熟技术人才的目标。以桂林市聋哑学校的烘焙课为例,学校的聋哑学生和部分自闭症学生共同接受职业教育。但聋哑学生与自闭症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同,其课程也没有区分不同学生现有能力水平与可接受能力水平,不能满足聋哑学生和自闭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连贯性

课程设置的内在衔接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有效性。早期的启蒙教育、中期的系统训练、后期的在职培训在内容的内在逻辑上是紧密连接的,但特殊职业教育各门课程间的设置存在缺乏逻辑性的问题。一些特教职业教育各年级、各阶段的课程设置独立化、课程内容碎片化,没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难度梯度设置出来,使得某一职业技能在各阶段教学中容易出现内容重复、难易倒置、相互脱节等问题。[5]而且受普通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也呈现出先理论学习、再实践操作的特点。但特殊学生独特的认知发展,较差的长时记忆,使得他们难以在实践中调动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而导致实践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三)课程实践脱轨社会,缺乏竞争力

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是特殊职业教育的主要开展形式。郭永妍调研发现,很多特殊职业教育学校都没有设置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即便有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实践活动,也仅是让学生在学校或者家庭中进行实践;在课程中,学校并没有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演习,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都在学校和家庭的圈子中学习和生活,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6]这种封闭式课堂教学不仅会阻碍教师把握市场变化、更新教学内容,还会阻碍学生习得并掌握技能、适应市场多样需求,进而加重特殊学生的就业劣势。因此,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本地区非遗手工艺课程,根据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学的需要,构建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内容,彰显特殊学生的独特优势,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区域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现状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7]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非遗编织技艺在广西非遗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有草编、竹编、藤编、芒编等形式的12项编织技艺入选自治区级名录。[8]非遗编织技艺是广西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然而在经济发展、商品迭代的背景下,非遗编织技艺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对其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一)产品保守,缺乏创新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复杂运动的创新保护,只有让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产品实现自我“造血”,进入市场流通,非遗技术才能得以传承。[9]但实际所生产的编织产品往往沿袭传统形式,多为生产生活用品,如竹编簸箕、芒编篮筐、草编收纳篮等。这样的产品陈旧,做工相对粗糙,缺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难以满足现代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审美需求。非遗传统手工艺类产品要想变成市场流通的商品,必须与时俱进,在保留其文化底蕴与民族元素的同时,考量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最终实现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二)传承困难,后继无人

广西非遗编织技艺发展面临传承困境,以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的芒编为例,芒编工艺品的制作工序烦琐,靠的是手艺人的信心、耐心与恒心。传统手工艺产品带来的收益有限,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的手工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非遗编织技艺的传承面临消亡的危险。并且,非遗编织技艺多以师徒、家族等形式传承,依托口头信息传承,没有文字记录,推广难度大,这也造成了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传承窘境。

(三)缺少宣传,受众面窄

广西非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山区。[10]宣传的缺乏导致部分编织产品没办法进入大众视野,民族编织工艺品牌尚未被打造,品牌效应难以发挥,编织工艺竞争力不足,最终使得编织产品受众面狭窄。

三、特殊职业教育与区域非遗手工艺融合的意义

(一)打造地区特色职业教育课程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在特殊教育中融合广西非遗编织技艺,如开设芒编、竹编、草编等传统手工艺课程,将非遗编织手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创造出具有地区浓厚色彩的产品,又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感和热爱,进而培养出地域非遗编织技艺的专业人才。

(二)提高特殊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借助编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依托非遗编织技艺课程,建立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生产独特的民族编织特色产品,打造民族编织工艺品牌,有利于以自主品牌带动地区产业发展,提升民族手工艺市场竞争力,提升特殊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三)促进区域非遗手工艺的传承

保护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11]广西编织技艺与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融合,可促使编织技艺成为特殊学生毕业后的谋生手段之一,通过编织产品的创新研发,适应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让编织技艺在真正意义上融入日常生活。

四、特殊职业教育与区域非遗手工艺融合的措施

特殊职业教育与区域非遗手工艺融合的传承体系,需从构建区域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始,满足特殊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联合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打造地域独特的产业体系,在提高特殊学生就业的同时,传承非遗手工艺。

(一)立足区域文化,实现课程多样化

广西有着丰富的非遗手工艺底蕴。学校应扎根于广西本地乡土文化教育,对广西地区的编织手工技艺进行全面详细的实地调研,深度挖掘广西非遗编织文化蕴意与技艺元素,再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进行“再创造”,建立非遗手工职业课程资源库,打破传统的特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限制,促使职业课程多样化。例如,广西编织课程可以突破生活用品的藩篱,朝着观赏性装饰物发展,让特殊学生既学习编制独特、精美的生活产品,又学习高雅、悦目的主题装饰物等。

(二)针对各类残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特殊职业教育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各类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特殊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前期可进行职业匹配测评,测试内容包括特殊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身心发展特征、兴趣特点、就业愿景等,最终根据测试结果帮助特殊学生选择最佳职业技能课程。例如,听力障碍学生的视觉发展灵敏,那特殊学校在编织课程中可安排对颜色要求较高的编织内容,发挥聋生眼敏手巧的特长。后期应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侧重于技能考核,针对每个教学内容、阶段的技能目标设置具体的标准,及时测验,时刻掌握特殊学生学习情况。特殊学生的日常学习综合表现也不可忽视,特殊学校应将质性评估与量化评估有效结合起来,及时收集教师、家长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察评价,客观把握特殊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中的各种表现。

(三)立足教学阶段,实现教育体系化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将地区非遗手工艺课程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特殊学校应从早期特殊学生开展非遗手工艺启蒙教育开始,让中期特殊学生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并在后期的职业生涯中持续提供在职培训,确保不同阶段、不同维度的课程前后连贯、动态整合、形成整体。[5]在早期阶段,特殊学校应先进行手工艺职业启蒙,再开展手工艺职业渗透,培养特殊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感。在中期阶段,特殊学校应借助院校已有的相关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文化辐射力,开设适合特殊学生就业和自我创业的传统手工艺相关专业,并通过融合、渗透和开发等手段将传统手工艺内容全面植入高等特殊艺术教育教学。在后期阶段,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特殊学校应提供学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为特殊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助力。[12]

(四)联合多方力量,打造区域产业

特殊教育学校与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传统手工艺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等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开展从源头到销售的非遗手工艺特殊职业教育。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有丰富的非遗手工艺资料文献和技艺高超的手艺传承人。特殊学校在与基地沟通联系中,应合理地选择纳入手工艺课程资源库的手工艺,并邀请手艺传承人对课程进行技术性指导,使得职业课程更加专业化。传统手工艺企业与文化创新企业可为非遗手工艺提供生产渠道、创新产品形式。在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下,拓展手工编织产品,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产品销售可联合文化展览会与义卖会等平台,辐射更广消费市场,也可以与特殊学校的西点课程结合,用手工产品装饰主题店面,提供西点售卖与服务,打造一体化的创业环境。

五、结语

传统手工技艺千差万别,因此要针对其类型、技艺形态,根据其特点、规律和条件来展开生产性保护,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再创造”。[13]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课程是特殊学生习得职业技能的场所,也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应该立足地域文化之本,着眼于市场需求,契合特殊学生的特征,打造多样化、个性化、体系化、产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提升特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帮助特殊学生成为非遗手工艺的热爱者、传承者、创新者,促进地区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肖政玉 杨婷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