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汉语言文学在服装艺术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汉语言文学对于服装艺术设计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服装艺术设计不仅仅要带给人们美的感受,也要让观赏者看到服装设计当中的人文底蕴。汉语言文化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将服装艺术设计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能够丰富服装艺术设计的人文底蕴。同样,在服装艺术设计当中加入汉语言文学,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与服饰文化》是一本研究与中国传统服饰有关的文字图书,分为“头衣”“上衣”“下衣”“足衣”“佩饰”“服饰材料”等六章,利用传统训诂方法及字族理论逐字分析解说,从全新角度寻找隐匿在这些汉字中的编码理据。一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汉字和服饰文化的关系,有理有据地揭示古代服饰命名由来,说明古代服饰性质及特点,展示古代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汉字里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一章节当中,首先,介绍了头衣的雏形,向读者科普了头衣的发展历程,让读者对于头衣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其次,作者介绍了具有礼法象征意义的头衣,头衣是古人置于头部的衣服,也被称为首服,头衣对于古代贵族来说是身份的体现,除此之外,作者还例举了夏、商、周冕冠称谓、巾、帻类头衣称谓以及先秦典籍中出现的特殊头衣称谓。除了对这些头衣的设计特色进行介绍之外,还阐明了头衣设计的内涵,头衣的设计当中承载着古人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比如鹿皮冠当中蕴含着佩戴者内心的理想与志趣,蕴含着对于自然的向往,更显示了佩戴者对名利的淡泊。除此之外,头衣也蕴含着古人的崇拜思想,承载着古人对于天命的崇拜。
第二章节当中,作者对上衣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内衣、外衣、单衣、夹衣与棉衣,除此之外,还有僧衣、特殊用途衣服、短衣、粗布衣、粗毛衣、破衣、外套背心、小儿衣、少数民族及外来服装、衣领、衣襟、衣袖、衣带、边饰等,对这些服饰的基本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让读者对于服饰的形式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除了介绍服饰的基本形式外,作者还对这些服饰的演变历史以及形式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三章当中,简要介绍了蔽膝、裙、袴等下衣。第四章节足衣当中,作者简述了草履、麻履、丝履、革履、木屐类、靴类、鞋头、鞋底、鞋带、袜子等。足衣是穿着于足上的装束,最初足衣只是起到保暖、保护作用,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足衣也逐渐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足衣的形式多样,在商周时期履制已经相当丰富,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足衣的形式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由简到繁逐渐丰富。5第五章节是对佩饰的探讨,主要介绍了首饰、面饰、耳饰、腰饰、手饰、足饰、刀剑之饰以及缝衣工具。佩饰是在上衣下装等主体服装之外,为了展现更好地搭配效果而添加的饰品,佩饰的形式多样、材质丰富、种类也极其繁多。在很早之前,佩饰就已经出现,在之后的发展演变过程当中,佩饰的含义不断丰富,佩饰不仅仅起到装饰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个人的地位、荣誉等。除此之外,还对佩饰进行了分类,按照佩戴部位可以将服饰划分为头饰,主要包括发卡、耳饰等;肩部佩饰主要包括丝巾、披肩;颈饰;腰饰、手饰、脚饰以及其他佩戴饰品等。
最后一个章节中,主要介绍了从原始社会时期到文明社会时期,古人学会制作保暖衣物,到利用天然资源进行捻线、编织、刺绣、印染等步骤,形成了系统的纺织服装制作工艺,并在纺织工艺不断发展过程中,辅助生产的机械出现,使得中国纺织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中华文化代表的服饰文化。
《汉字与服饰文化》一书系统诠释了文化、汉字的空前发展所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这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各个时代的中华传统服饰,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汉语言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礼教的传承,也让读者对于传统纺织服饰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冯莉 单位:东方学院人文与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