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探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探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探思

摘要:为积极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润疆工程”、校区“‘五色’文化育人体系”,本研究从专业实际出发,对于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思考。首先,对于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思考;其次,挖掘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中的资源条件,并探索了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方法途径;最后分析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精神;野外地质实习;思政教育

一、“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课程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能源关乎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而石油又在众多能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1]。“石油精神”是我国石油人在长期的艰苦工作中形成的可贵精神品质,也是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艰苦创业部分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石油人开拓进取的精神源泉,也是我国石油行业不断发展和进取的永恒动力。石油精神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时期产生,石油工作者们在不同油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凝聚、升华。石油精神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包括“以‘一厘钱’‘穷捣鼓’‘找米下锅’‘小厂办大事’‘再生厂’为内容的玉门精神;以‘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为内涵的克拉玛依精神;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柴达木石油精神;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等”[1]。首先,“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符合我国石油行业的人才要求。当前,国内各大油气田围绕产量目标全力以赴打好油稳气增进攻战,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全方位激活增储上产新动能[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直将为国家培养石油行业高端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一直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传承“石油精神”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石油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培养石油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石油精神与石油文化、推进我国石油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润疆工程”的积极响应,是对克拉玛依市“发挥克拉玛依石油精神的引领聚合作用”[2]的积极响应,是对校区“‘五色’文化育人体系”的积极响应。克拉玛依油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市以石油命名,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更是致力于为克拉玛依、为新疆、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石油行业人才。石油精神的诞生及发展有着百余年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独山子被确定为试点开采地”[2]。克拉玛依有着浓郁的石油文化氛围以及丰富的石油精神模范典型,因而克拉玛依具备将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所需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最后,野外地质实习是资源勘查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野外地质实习也具有将石油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野外地质实习是一门综合性高、实践性强、互动性好的学习课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实践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熟悉野外工作的流程与要点,增强与老师的沟通与互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也可以感悟老一辈石油人的真实生活与心路历程。因而,野外地质实习具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的独特优势。

二、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资源优势与途径

(一)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优势

1.野外地质实习的课程优势

从课程定位上看,野外地质实习非常紧密地结合了室内教学环节和野外实践环节。因而,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特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具有传统课程不具备的优势。野外地质实习最重要的特点是实践性、体验感强。首先,野外地质实习需要学生熟悉实习区概况及实习要求、实习路线简介、野外工作方法、野外安全须知、实测剖面方法、野外填图方法、实习报告编写要求等[4]。其次,是野外地质实习实践的部分,包括野外观察、现场记录和室内制图[3]。野外的地质实践过程是亲自去验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也是真实地感受大自然的过程,更是直接地见证地球演化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虽然会感觉很累、会晒黑、会风餐露宿,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快乐和享受。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是一名地质工作者,他在《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中这样描述其野外地质实习经历,“地质队员在野外考察时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枯燥和艰苦危急的,但也充满了神奇与乐趣”。在这种实践性与体验感都增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都更主动,“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4]也会大大增强。野外地质实习的另一重要的特点是感染性、互动性强。相比室内学习,也许是因为在野外没有了“教室”这个心理上的束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似乎暂时消解,他们更像是朋友一样交流。当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亲密后,他们的联系随之增多,而在这种状态下教学、学习与交流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在这种状态下,“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4]和“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4]都会得到大幅提升。

2.准噶尔盆地的地质资源优势

新疆天山具有丰富的地质现象及矿产资源,是地质教学的天然讲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天山创建资源勘查专业油气地质综合实践基地[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实习主要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包括吐孜阿克内沟、科克呼拉岩体、黑油山—黑油山沟—不整合沟、乌尔禾魔鬼城—艾里克湖—沥青脉和龙脊谷等一系列具有典型地质现象的路线踏勘。而综合地质实习则主要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托斯台地区。该实习区域的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实习路线累计超过1500km。实习内容包括:7条剖面(四棵树河剖面、小煤窑沟剖面、阿尔钦沟剖面、待甫僧林场剖面、白杨沟镇剖面、安集海河剖面和独山子展览馆—大峡谷剖面);60多个教学点。该地区受天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现象,不仅准噶尔盆地内的主要地层在该区出露良好,而且该地区有大量的世界级的构造、沉积及石油地质现象,称得上是一部天然的地质教科书。准噶尔盆地为野外地质实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地质实习基地平台的建设,使得野外地质实习得以顺利进行。正是由于准噶尔盆地绝美的自然风景,吸引了一波波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的人来到这里,在茫茫戈壁中挥舞青春,谱写生命的赞歌。他们如那戈壁上的一颗颗胡杨,留下了壮丽的奋斗史诗,激励着追随他们的后人。

3.克拉玛依的石油文化资源优势

克拉玛依“石油精神”具体的内涵是: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它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形成的,也是在一代代克拉玛依人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克拉玛依石油精神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楷模,也留下了很多遗迹。那些孕育出克拉玛依石油精神的人永远为克拉玛依人民铭记与传颂,他们的灵魂也融入了克拉玛依这座油城的灵魂中。例如在1955年冰塔冰人陆铭宝带钻井队在黑油山下立下誓言———“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2],他们打出工业油流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克1井“大油泡”。1958年,大漠女儿杨拯陆,其为名将之女,在率队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时遭遇寒流以致献身祖国石油事业,用生命践行了她在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大一时的誓言———“从事石油事业,以此来报效祖国”[2]。此外,克拉玛依还有很多已发现的、未发现的英雄事迹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和了解。由众多心怀梦想的先辈们谱写出的克拉玛依奋斗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主体的亲和力”[4]指数般飙升。克拉玛依市政协委员木尼拉·达克木在2022年1月10日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充分发挥老石油、老干部的作用,开展石油精神宣讲,让石油精神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5]。因而,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也是新时代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殷殷期盼。

(二)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途径

1.实习结合理论:专业素质提升

对于油田来说,油气的勘探开发始终是工作核心,一切工作都应围绕油气勘探开发进行。而在工作中,只有先熟练掌握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基本知识与操作(例如相关仪器的基本操作、相关软件的熟练使用),然后才能发挥专业知识的作用。石油学院的教师大多具有油田的工作经历,熟悉油田工作的具体内容,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以油田企业需求为教学导向、以企业实践技能为教学目标、以企业标准化成果为评价标准”[3]将理论知识与实习内容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以便其日后更好地开展油田工作。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地质实习内容有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地球史观,对学生日后的地质实践与勘探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所谓地球史观,孙荣圭在其著作《地质科学史纲》中说,地球史观是“地质学家或自然学者根据当时已有的地质资料概括出来的哲学结论”,是“人对地球发展历史的总的看法,是支配地质学家从事研究的哲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地球史观,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地质科学的历史、增强学生对油气地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2.路线结合历史:精神思想引导

对于实习路线,教师可以结合与实习路线地点和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经历进行教学。例如石油地质与谢家荣和李四光,古生物与赵亚曾,地质勘探与杨拯陆,钻井工作与陆铭宝和克尤木·买提尼牙孜等。此外,教师可以将地质学史以故事的形式融入综合地质实习中,这将使综合地质实习更加丰富、有趣。我国地质学史方面的一些科学史家对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采历史都做过论述。我国著名科学史家(地质科学史)李仲均先生在其《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一文中对于新疆油气开发利用的历史,按时代顺序对各个时期开采的油气田的分布和开发情况作了详细描述。李仲均先生对新疆最早的关于石油的文字记载作了文献的考证,早在1400年前我国新疆地区就有对石油的文字记载,并在当时已经开始在医药上利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像亲身经历一般自然地、绘声绘色地将这些故事融入实习中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关键,结合历史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会更加真实、更有力量,也能对学生的培养更全方位、全面、综合。回顾学科史、融史于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等品质,有助于弘扬石油精神。

3.参观结合理想:价值观念培养

参观博物馆以及各类研究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参观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发展以及过去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途径,而且能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前行道路。克拉玛依是一座有梦想的城市,也是一座有着广阔天地的城市,还是一座大有可为的城市,参观博物馆、回顾克拉玛依的历史可以使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以及“大国工匠”工作室等各类石油文化场所可以实地接触到克拉玛依先辈的工作情况,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先辈们为何以及如何扎根新疆全力奉献、为建设新疆而艰苦工作。当学生认识到先辈们的坚定与付出,看到国家对新疆建设的大力支持,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榜样,明确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那么不论他们从祖国哪里来,最终都会选择新疆、扎根新疆。此外,参观博物馆更可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博物学兴趣。举例来说,“大国工匠”谭文波的工作室,也有很多富含石油文化意义的物品,谭文波的爱好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博物学兴趣。对有文化意义的老物件进行收集、描述,发挥其教育意义的行为,事实上就是一种博物学的行为。简单地说,博物学是对植物、动物以及矿物等进行宏观层面的感性的观察、描述和分类等。博物学是一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学科,甚至可以说它是科学的基础。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博物学家,而在此之前博物学早已存在。在《谈博物学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文中,刘华杰教授谈到博物学的历史说,“至少跟科学的历史不相上下,严格讲比科学的历史还长!”事实上,资源勘查专业的学生是有培养博物学兴趣的条件的,如有关岩石矿物的课程中,在野外实习中更是涉及关于岩石矿物的具有学科专业性的观察、描述、识别与分类。如果教师同时培养学生的博物学兴趣,那么他们对矿物岩石的认识会更加多元、丰富和深刻,而野外地质实习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也会更加有趣、好玩。这对于教师全方位、全面地培养学生大有帮助。

三、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意义

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是对野外地质实习完善、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尝试,同时也是积极响应校区“‘五色’文化育人体系”的尝试与实践,更是积极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润疆工程”的号召。此外,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符合国家石油行业发展的人才要求和时代趋势,也是对校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高端石油人才的新的探索。本文对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方法途径作了细致的论述。石油精神融入野外地质实习对于学生培养的裨益概括起来有以下五条:第一,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的专业素质,增强其日后进入油田工作的能力;第二,有助于学生培养与时俱进的地球史观,加深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第三,有助于学生了解油气地质的学科史、勘探开发背后的英雄事迹,锻炼苦干实干、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第四,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扎根新疆、建设新疆,推进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繁荣与发展;第五,有助于弘扬克拉玛依石油精神,传承与建设克拉玛依石油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月清.端稳端牢能源饭碗,全力打好油稳气增进攻战[J].中国石油企业,2021(12):36-37.

[2]樊宏伟,刘菊泉,高宇飞.克拉玛依石油精神的传承及其在新时代的践行意义[J].克拉玛依学刊,2021,11(06):2+40-47.

[3]能源,谢庆宾,许涛.新工科背景下天山综合地质实习基地建设经验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1(02):31-33.

[4]温海霞,燕连福.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及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09):8-12.

[5]魏春雷.木尼拉·达克木:弘扬石油精神,讲好克拉玛依故事[N].克拉玛依日报,2022-01-10(A08).

作者:祁利祺 宁孜 霍云霏 王良哲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克拉玛依区迎宾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