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儿童肚兜图案艺术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儿童肚兜图案艺术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儿童肚兜图案艺术探究

摘要:儿童肚兜图案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无限关爱与希望其平安喜乐的美好祝愿,承载着丰厚的思想情感。该文以近代儿童肚兜图案为研究对象,溯其渊源,了解其图案题材、思想内涵等,分析近代儿童肚兜图案的特点并尝试进行创新设计,以期为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创新设计提供思路。

关键词:儿童肚兜;图案;创新设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过去,在婴儿出生之前,母亲便开始为其缝制肚兜,一针一线凝聚着母亲对孩子深厚的情感,体现着母爱的伟大。母亲既是儿童肚兜的设计者,又是儿童肚兜的制作者。母亲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绣制的图案为情感寄托,通常会借助有着“聪明伶俐”“虎虎生威”等美好寓意的图案装饰肚兜,借此表达对孩子的深切期许和美好祝愿。

一、近代儿童肚兜概况

1.历史起源

肚兜是中国古代的亵衣,亵衣即贴身之衣。“亵”含有“不庄重”之意,可见在中国这个传统礼仪之邦,亵衣是不可轻易外露的,而肚兜的穿着更贴近皮肤。肚兜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与创新。据相关资料与考证,儿童肚兜的形象最早出现于唐代瓷器上。人们在肚兜上部设计绳子使其可以固定在脖子处,在肚兜中部也缀有布带或者丝绳使其可固定在腰部。儿童肚兜最主要的用途是保护儿童的胸腹不受凉风侵袭,人们从宋代苏焯的《端阳戏婴图》(图1为局部)中可窥见其特征。因肚兜款式简单,设计人性化,历史发展悠久,故有学者称肚兜为“人类最早的服饰”[1]。

2.发展脉络

肚兜是一种在我国民间极为常见且富有民族传统的服饰,是一种贴挂在人体胸腹部的传统内衣,其功能主要是遮体御寒。历史上,在我国民间,男女老少都会穿戴肚兜,但主要还是以女性和儿童穿着居多。不同地区对肚兜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如,中原地区称之为“花兜兜”,南方称之为“肚兜”,还有一些地区将其称作“抹腹”“裹肚”“兜肚”等。肚兜不仅名称众多,而且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汉代,肚兜被称为“心衣”“抱腹”,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魏晋时期,肚兜被称为“两当”,其样式由北方游牧民族传来;唐代称肚兜为“诃子”,其穿着方式与今天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宋代称肚兜为“抹胸”;元代称之为“合欢襟”;清代称之为“肚兜”;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肚兜演变为“小马甲”。

二、近代儿童肚兜图案的艺术研究

近代儿童肚兜[2]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艳,图案寓意吉祥,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基于对肚兜图案的艺术研究,将其图案抽象简化并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可以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为民间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提供思路。

1.近代儿童肚兜的图案题材

近代儿童肚兜图案种类繁多,纹样多取材于世间万物,通过寓意联想的方式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纯朴心愿,祈求庇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在近代儿童肚兜中,图案通常包括花卉(鸡冠花、荷花、石榴花、梅花、菊花、牡丹)、狮、虎、“五毒”、鸟(鸡、喜鹊、鸳鸯)、长命锁、儿童形象等。长辈通过观摩现实生活中这些物象的形象,运用织绣工艺描摹这些物象,利用谐音、借喻、类比等方式赋予其特殊寓意。文章通过对诸多肚兜图案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儿童肚兜图案中,动物图案最为常见,如龙、凤、虎、狮、麒麟、鱼、“五毒”等(图2、3)。这些传说或现实中的动物在人们心中都有着吉祥如意之意,将其绣制于儿童肚兜上,表达了长辈对晚辈寄予的厚望和无限期盼,如,希望晚辈能够平安健康、飞黄腾达、有非凡的作为等。植物图案在儿童肚兜中的应用也颇多,如石榴、莲蓬、荷花等(图4)。这些植物图案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石榴和莲蓬具有多子多福之意,寄托了长辈对家族兴旺、子孙满堂的美好期望。结合以上近代儿童肚兜图案可以发现,近代儿童肚兜运用了大量的传说或现实中的动物、植物图案,将它们组合搭配,能够更好地表达长辈对于晚辈的某种愿望。长辈将最真挚的情感绣制在肚兜上,并传递给即将出生或年幼的晚辈。肚兜不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服饰,它更像拥有爱之光环的保护罩,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时至今日,古人的设计仍然新潮、耐人寻味,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创新的同时应学习、借鉴古人的设计,将古人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更好地设计肚兜图案,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图案文化。

2.近代儿童肚兜的色彩与材质

肚兜色彩[3]与人的肤色、年龄等相协调,往往体现出当地的民俗文化,其颜色主要有白色、红色、粉红色、蓝色、浅蓝色、浅绿色、浅黄色、黑色等。《闲情偶寄》[4]记载,“富贵之家,凡有锦衣绣裳,皆可服之于内,风飘袂起,五色灿然,使一衣胜似一衣”,这正描述了当时的人与服饰及其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肚兜的材质以棉、丝绸居多。丝绸是中国古代制作肚兜的首选材料,按原材料可分为真丝、绢纺丝等。丝绸的优势在于轻薄、柔软、透气,达官贵族家庭一般选用较高档的丝绸制作儿童肚兜。普通百姓则多选用棉布制作儿童肚兜,其优点在于轻松保暖,吸湿性、透气性极佳,缺点则是不美观、易皱,但其便于染色和绣制图案,因此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人们发挥创造力,设计出各种各样精巧美丽的图案。

3.近代儿童肚兜的审美功能性

中国服装自古就有一种中庸为美的审美意识,传达的是一种均衡、平稳的美学观念,这种审美意识在一件小小的肚兜中也有所体现。儿童肚兜的形状大多具有对称性,不论是肚兜的纹饰还是色彩,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中庸之美。儿童肚兜的审美提倡以物传神,以纹饰表现万象之美、人心之美。儿童肚兜体现出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体现着人们与时俱进的思想。肚兜不只是一种服饰,它更是生命的延续,通过纹饰图案传达人最本真、最纯朴的心之所向。人们寄情于物,通过肚兜表达对下一代无限的关爱和美好的期盼。

三、近代儿童肚兜图案的现代创新设计

儿童肚兜主要为儿童所用,其图案富于童趣。为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图案,笔者从“五毒”[5]的形象入手,结合现代绘图软件Procreate,对“五毒”——蛇、壁虎、蝎子、蟾蜍、蜈蚣展开拟人化的创新设计,结合夸张、变形的设计手法进行构思设计(图5为笔者绘制),具体设计思路如下。首先,笔者在“五毒”图案的创新设计中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将“五毒”的身体与儿童的身体组合,并运用了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设计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其次,笔者将“五毒”拟人形象的面部表情进行了夸张处理,圆溜溜的眼睛凸显出儿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张开的嘴巴凸显出儿童具有健康的身体、古灵精怪的气质、活泼天真的性格,拥有无忧无虑、美好快乐的童年。再次,笔者在“五毒”拟人形象的下半身沿用了动物本身的形象,能够更好地突出“五毒”的特征。如,蜈蚣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有很多脚,爬行时脚的运动有规律,身体呈现出一定的S形。笔者将儿童的上半身与蜈蚣的身体相结合,在强化蜈蚣本身的细节特征之外又添增了儿童的活泼感,带给人可爱的视觉效果。最后,笔者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创新设计图案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服饰及其他领域中,这样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在设计构思时始终遵循对称美的原则,同时又增加搞怪、童真的风格,以探索服装应用的多样性。图5采用对称式构图,颜色以黑白为主,空白处以植物点缀,形成黑白、透视、画面对称又活泼的效果。设计者也可将该图案以色彩填充或者解构印花的方式制作成数码印花面料,运用到服饰品中。结语儿童肚兜是中国自古以来特有的功能服饰,是中国服饰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图案纹饰极具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灿烂的文明,是中国女性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对子女的情感寄托物。肚兜之物虽微,但体现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受多元化因素的影响,肚兜的生命力在中国服饰领域渐渐复苏,在新时代体现出开放、多元、个性化的特征。今天的设计者应结合古人的设计思想,多角度、多方位、多领域地理解传统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寓情于物,并结合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设计,将肚兜的图案进行大胆创新再设计,这有助于传承[6]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近代儿童肚兜的图案研究,总结其构图规律、图案特征,探寻适合肚兜图案设计的现代创新思路,为优秀传统图案的再设计提供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1]曾雨荪.民间肚兜服饰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4-6.

[2]李雁.唐代儿童服饰考[J].丝绸,2015,52(10):63-69,75.

[3]赖晓玲,杨树彬.陕西肚兜的色彩解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6):116-118.

[4](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韩荣,吴盈盈.徐州布艺五毒肚兜装饰属性与衍生设计解析[J].美术大观,2018(12):58-59.

[6]黎蓉.中国传统内衣——肚兜艺术传承与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1):44-47.

作者:王亚月 李欣华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