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浅析

[摘要]当前网络发展迅速,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依靠网络支持,对青少年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本文在分析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的心理特征的同时,重点针对新时代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网民数量庞大,其中青少占据庞大的比例。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是祖国发展的希望,但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过重等特点,他们对网络的使用超乎预料,青少年使用网络过度、网络成瘾等情况受到日益关注。网络本身并不存在善恶,它是一种人们能够使用的工具,也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因此不能够通过限制青少年使用网络来消除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面对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家、教育机构和家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教育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心理特征

(一)青少年好奇心重、求知心理显著

青少年这一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的心智处于成长阶段,十分好奇周围的各种新事物,因此青少年大多使用网络了解新鲜事物。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具有更加开放的性质,包含信息更加多样,更能够满足他们求知、好奇的心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既能够与亲戚朋友交流联系,又能够轻而易举地结交远方的网友。无论是在和亲戚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网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青少年都能够或许大量新奇的信息。网络作为青少年认识社会和世界的重要途径,满足青少年的求知和好奇心理,为青少年提供学习资料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为他们发泄感情提供平台。网络的隐匿性难以确保网络平台中的信息都是健康向上的,如果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发生变质,网络就会成为谋害他们的杀手。青少年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人肉搜索并对他人进行攻击。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新时代的青少年处在信息畅通的社会,青少年的思维更加活络,摄取的信息更加丰富,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与长辈的品质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对自由平等的理解十分不同,具体表现为青少年愿意表达自己,具有强烈的胜负欲望。当代的青少年在网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感情,通过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敢于表达自己,对自身充满信心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由于青少年本身的局限性,他们表现自身的行为带有随意性,有时盲目地学习他人。为了博取他人的目光,他们可能会散布一些独特的消息,故意违背价值观念发表言论哗众取宠,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在乎自己是否受到他人的关注。由于青少年判断是非能力较弱,在网上发表不正当的言论,以错误的方式宣泄感情,可能被网络中的有心人加以利用,可以误导青少年,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使用网络彰显自身魅力与个性的同时可能出现不正确的心理和不正当行为。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存在

青少年是成长中关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逐渐走向成熟,自主化意识和独立化意识增强。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想法往往带有主观意愿,现实生活条件会对他们造成障碍,在学习与生活中,青少年必须接受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约束。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青少年会固执己见,产生叛逆心理。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相对自由性,他们会把这种叛逆心理体现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效果也会放大,行为怪异、心里扭曲等情况都可能出现。在网络上大肆否定现实中的规则,违背主流价值观和思想舆论,针对时事做出偏激的评价,参与网络暴力等都是叛逆心理在作祟。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不顾道德的约束,各种逆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一)责任心不强,逃避现实

虚拟性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的最大特点,当上网络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健康行为,有些行为甚至违背法律,由于我国网络道德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青少年接触不健康网络的机会比较多,青少年容易被网络中的不健康行为所诱惑,但是又因为虚拟世界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青少年的共感能力不强,往往在网络中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在现实世界中,对于青少年的监督和约束较多,青少年会产生现实世界不如网络世界自由的观念,造成青少年逃避现实的心理。青少年躲避现实生活中规则要求的约束,逃避现实,心中情感难以表达,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感,寻找感情归属,这会造成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能力的缺失,不能与周围的亲人朋友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在现实中更加沉。在现实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会给青少年产生孤独感,影响自身的情绪,为了体感自身的情绪,再次去网络上宣泄自己的不满,寻找情感归属,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网络的虚拟性也会造成青少年交往沟通能力的下降。

(二)认知偏差,人格不完善

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旦形成很难发成改变,青少年是这些观念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网络文化是虚拟的文化,存在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丑化的现象,与现实文化并不符合,二者巨大的差异可能对青少年的认知产生影响。受网络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接受,进而影响青少年的成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使用网络接触的信息手段更加多样,网络使青少年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网络上随意传递的信息性质不明确,一些错误信息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观念,青少年不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人在使用网络时会形成网络依赖,随着使用网络时间的增加,这种依赖会加重。对网络的依赖是一种网络心理障碍,还会造成青少年出现人格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现实中和网络中双重人格和攻击性人格。另外,在网络中追求彰显自己的个性,可能会激发青少年品格的劣根性,使青少年在沉溺网络的同时,出现性格孤僻,行为不合理等。网络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人格魅力不完善的难题。

三、网络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多样,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都可以运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生动形象。依靠网络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性,比如借助游戏互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网络信息具有时效性,施教者能够摆脱书本、纸质材料传递知识的局限性,随时随地学习最新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网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最新知识的传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先进,与时代接轨。

(二)增强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传递媒介,施教者可以将资料上传到指定平台,青少年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时间安排,自行获取资料和学习。依靠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时间与内容的强制性,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地教育,能够更好地被青少年接受。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平台,青少年不但能够咨询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够参与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实力分析,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开阔眼界,吸取经验教训。在与其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加强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了解,帮助他人增强心理素质,一举两得。当自身心理出现问题的时,青少年可以利用网络选择适合自身的求助对象,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减少青少年对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恐惧。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青少年营造一种放松、自由的氛围和环境,施教者和受教者与普通的网友角色类似,弱化了双方的身份差距,能够减少青少年的心理负担,打破青少年内心的戒备。在受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愿意依靠网络详谈自己的心理问题和不健康的心态。网络能够淡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性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和施教者双方的接受程度。

(三)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便捷性

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能够增加心理健康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加教育的实效性。青少年可以忽略对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考虑,随时随地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知识板块,也可以根据自身周边的人和事在网上提出疑惑、发帖讨论,向网友或者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咨询。家长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不具有专业的心理教育知识,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青少年到心里困惑,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

四、新媒体时代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根据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创建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平台,比如网站和APP等,新媒体时代要求这些平台专业水平高、实用性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内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心理状况测评等项目,为青少年提供帮助和全面的心理健康指导,还可以提供有关青少年心理的知识,以便青少年自助学习。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青少年提前打好心理预防针,能够在整体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建设网站和软件等平台,青少年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聊天、线上视频的方式在网上进行远距离的互动。开发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降低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机会。但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门槛低,从事的人员鱼龙混杂,无法保证网络平台后的施教者真正具有从业资格,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信息化的时代,不但要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创建教育平台,还要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二)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对青少年有足够的了解,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网络作为青少年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平台,是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在网络上缺少约束和监督,青少年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此青少年在网络中的表现,可能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要关注青少年感兴趣的事物,以包容的态度面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进而寻找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青少年的辨识能力是十分欠缺的,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他们获取的丰富信息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在好坏混杂的信息中辨别哪些内容是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哪些内容是误导自身,会使自身陷入困境的。面对心理稚嫩的青少年,成年人一味地批评和责怪,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效果会适得其反。依靠网络来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培养建立良好的网络素养,这种方式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

(三)学校在校园网中建立教育专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的课程、开展主题活动、建立咨询室等,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时间和空间都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辟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利用网络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有所发展,但是公共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存在一些问题:网站面向群体广泛,对青少年群体的针对性不强;主要以解决问题为主,预防性缺乏;交流氛围严肃,使青少年产生抗拒心理;只是内容专业性过强,青少年无法理解,更无法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可以采取文字、图像、影片、互动游戏等来教育的增加趣味性,内容设计也要广泛,心理科普知识、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测评、辨别网络信息的性质、如何寻求心理帮助等都可以作为专栏内容。为了扩展信息量,可以在专栏内容中添加公共性心理健康服务网站的链接,与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合作,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学校要聘请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辅导教师可以借住博客、QQ群等平台引导青少年,营造轻松、亲切的氛围,逐渐提升青少年对心理辅导的接受程度。学校也可以依托校园网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以此来提升心理教育课程的效果。

(四)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发挥自身的监督作。尽可能地去除网络上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信息,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氛围和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工作者应该与教育机构合作,设计一些趣味性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游戏,满足青少年使用网络心理特征。国家要针对网络信息整理进行立法,在信息安全防范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的人群开放网站,身份验证获取信息访问权限,能够大大提高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安全性。社会各界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关注网络中青少年表达思想的非理性特征。媒体大多集中报道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后果,缺少对于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这些负面报道也可能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从而为他们带来消极影响。媒体工作者应适当减少对于负面新闻的宣传,正确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从正面宣传网络为青少年提供帮助的作用以及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四、结语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承载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所以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网络在对青少年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通过网络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能促进青少年心智的成熟,而且能够大幅度提升青少年的生活质量。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的整治,为青少年使用网络提供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帮助青少年提升网络素养。为了让青少年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健康成长,国家、教育机构和家庭都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相互配合,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上消极信息的免疫力。

作者:鲁春燕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