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浅析

[摘要]研究生培养的三大支撑点为学风、知识与能力。研究生学风是高校研究生思想、精神、态度、方法和习惯等风貌的综合体现。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的学风现状,指出了当前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部分研究生学习动机不明、教学管理相对松懈、导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阐述了加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生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研究生课程思政、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多渠道改善科研条件、强化管理制度约束等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对策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育水平从侧面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1]。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视,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3]。研究生培养的三大支撑点为学风、知识与能力,其中优良的学风是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有力保障。为此,本文在分析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学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思路。

一、学风的内涵与实质

《现代汉语词典》《教育大辞典》中对学风的释义分别为“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和“教学过程中学校师生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方法”[4]。优良学风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巨大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而马克思主义学风观中的学风被认为是学习、研究中人们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5]。因此,学风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生存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教学、治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以及人才培养的前提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6]培养优秀人才需要优良学风浸润。学风建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7]。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依靠学风建设可推动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之间的“学、教、管”必须旗帜鲜明、导向正确,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风建设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的特征[7]。学风建设涉及高校的多个方面,贯穿高校育人的全过程,需要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一盘棋”部署,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沉淀积累,但其破坏则相对容易,我们要在学风建设中把握“改变”与“不变”的尺度,做到在“改变”中把握核心“不变”,在“不变”中求“改”[8]。

二、高校研究生学风现状

1.思想教育和党团学习活动得到重视。思想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健全的人格、高远的追求,以及执着和努力在无形中造就了良好的学风。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团学习活动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与党团学习活动来加强研究生的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史、革命英雄主义等教育,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懂得“敬英雄、学英雄、做英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志气、骨气、底气,为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

2.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表现有所改善。在抓好思想教育和党团学习活动的同时,许多高校加大了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学术论坛、举办学术讲座、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等学术活动,营造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积极推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了研究生宽阔的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生对学术前沿信息、动态、走向、趋势的把握,以及合理开展学术研究选题与文献参考资料选取的能力,使研究生从科学问题的产生到项目研究实施的各个环节的整体把握能力都有所提高。此外,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化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改善,能够运用逻辑恰当、层次分明、语段顺畅的方式对研究心得或科研成果加以展示呈现,同时在进行学术交往、交流时语言得体并有效。

3.导师队伍建设水平有所提升。高校亦大楼、大树、大师,应学者为先。梅贻琦先生说过:“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点播”[9]。当前,依靠导师来传授知识,指导科研活动仍是研究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导师科研能力强,才有利于把握所在方向的前沿研究,研究生才能获取更先进的知识体系。导师科研水平高,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才能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出高知识、优技能的研究生。为此,许多高校将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提升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水平保驾护航。

三、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通过开展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问卷调查,并对研究生思想动态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部分研究生学习动机不明。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一些学生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考研。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考研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在校读研期间往往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过程中避重就轻,不愿意接触新知识、新技能和一些理解不了的学术问题,更不会大胆向导师及同门请教和讨论。现在的95后研究生是伴随着网络、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抖音、淘宝、游戏、刷剧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且容易成瘾,由此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研究生教学管理相对松懈。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国研究生呈现出思维方式更成熟、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参与意识更强的新特点,但由于忙于事务或者课题研究,一些高校导师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生教学,课堂的讲授方式老旧、不合时宜,不会营造互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且课堂内容学术性与实用性不高,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激发,研究生在课堂上汲取不到所需要的知识,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而学习。

3.导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导师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培养模式,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导师不重视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缺乏责任担当,对自身科研、教学要求不高,常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对待研究生教育,要么“放养”研究生,要么“偏科”研究生,马马虎虎培养研究生的情况仍然存在[10]。

四、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

研究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骨干力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研究生的教育重任。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保证质量、促进发展是当前多数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优良的学风是实现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有力推手,这对于学校科研水平、教书育人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

1.深化研究生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正学风。全面搭建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倡导导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提升学术自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根植学术道德信仰,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并自觉、主动地遵守学术道德,做到价值、知识的有机融合,推动学术研究健康有序进行[12]。同时,打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以生动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案例帮助研究生了解科学研究精神,培育其学术诚信意识和学者情怀[13]。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优质教风强学风。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至关重要,导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为人师者思想与言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正确性;明确肩上所承担的使命与重任,认真负责地指导研究生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为党和国家育好人。“教育者,先受教育。”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教育,把握好教书育人的方法,了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从学术研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为研究生做好引领示范,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按岗位职责选聘导师、评聘结合的遴选制度,强调导师的岗位价值,按需设岗,结合双向制(即导师申请制和学生选择制)来确定导师岗位资格。从德才表现、学术水平、工作态度、科研条件和培养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建立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水平和履职情况的评价体系,推进导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3.大力开展学术活动,以学术氛围浓学风。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国内外学术会议,在研究生国内外访学活动上应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和洞悉前沿的视野,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的学术研究动力、创新想法,并激发其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有序建立良好的传帮带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深硕士、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学术关系,形成互相帮助的体系,使研究生之间的学术研讨深度、广度、维度得到进一步扩展,实现学术的传帮带。

4.多渠道改善科研条件,以资源配置促学风。坚持资源向教师和学生倾斜,为研究生导师教学提供专门用于科研及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室,打造融休闲学术于一体且温馨的师生交流人文空间。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助教、助管“三助”岗位,在减轻研究生经济负担的同时,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教学实践和管理的积极性。探索有偿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机制,逐步实行导师付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满足国家政策的条件下,完善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劳务费支付机制,保障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待遇,以保证其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加强校外企业导师的指导力度,通过校外企业的生产实践项目,锻炼研究生实际技能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让研究生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5.强化管理制度约束,以管理创新推学风。完善研究生督导制,优化调整研究生督导队伍的结构,改变以往以具有教授职称的退休教师为主导的现状,从责任心、奉献精神、教学科研经验等多维度进行考虑,聘请具有教授职称的退休教师和在职教职工作为研究生督导队伍,提升督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加强对研究生从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环节的全过程管理[14]。严格按照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研究生培养,对即将达到培养年限的,提前一年进行预警,对超过培养年限的,取消其学籍。引进“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复制比不合格者不能参加送审,同时实行学位论文校内、校外审查制度。建立针对学位论文的奖惩机制,并将优秀学位论文数量、学位论文省级抽检结果纳入二级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目标考核中。

五、结语

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风,即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风为要。学风是高校校风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其建设是长期而又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应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正学风、强学风、浓学风、促学风、推学风,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作者:王飞跃 范传刚 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