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速,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涌入,导致农业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为了解决其教育和生活问题,农村兴建了大量寄宿制小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正确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时期,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注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并且将其落实到教育和生活中,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的工作机会明显增加,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进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留在农村地区,大多由父辈长辈代为照顾,但是其更加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对于教育较为忽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寄宿制学校能够有效避免这一情况,为孩子提供住宿和教育服务,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特点,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其学习,还要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将其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促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1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主要特点
1.1父母不在身边
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寄宿制小学生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平时鲜有时间照料孩子,甚至一些父母在较远的地方工作,一年之间与孩子见面的次数有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才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1.2物质条件优越寄宿制小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周末才能回到家中,而父母又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亏欠和愧疚,选择在物质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补偿,每月都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对于孩子喜欢的事物也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过于优越,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1.3心理较为封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寄宿制小学生长期父母不在身边,自身缺乏安全感,在平时生活中不愿意对别人敞开心扉,心理较为封闭。孩子在进入到寄宿制学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师,容易采用心理封闭的方式保护自我,这种下意识的心理防御行为,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1.4生活习惯懒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保护和指导,及时纠正孩子在生活中存在的错误习惯,进而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但是寄宿制小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没有人及时纠正,进而养成了较为懒散的生活习惯,例如待人没有礼貌、不讲究个人卫生等,这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1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也获得显著提升,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捷,寄宿制学校学生多数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打拼,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而为孩子买了智能手机,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利用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浏览网页,还会接触到当前的一些网络流行文化,进而产生较大的物质需求。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小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其未来成长。
2.2防止学生出现叛逆情绪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和身体都未发育成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孩子在父辈长辈身边缺乏管教,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也容易导致孩子心灵脆弱和孤单,对于外界事物和人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不希望他们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小学生在进入到寄宿制学校后,周边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面对教师的管教中,容易出现叛逆情绪,而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习惯和礼仪意识,避免其形式任性、性格乖张。
2.3预防出现犯罪行为
小学生属于特殊的群体,其年龄较小、对世界缺乏正确认知、自身法律知识有限、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人格尚未健全、做事缺乏思考,而上述特点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犯罪行为。例如在寄宿制学校中,一些家庭较为困难的孩子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尝试利用其它方法满足,包括偷盗其他人的物品等,而这种犯罪行为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预防小学生出现犯罪行为。
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措施
3.1秉承因材施教原则
小学生的性格、成长环境、家庭条件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尤其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兼顾孩子特点开展教育,促使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首先,班主任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承担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例如对于个性较为内向的孩子,在平时要多进行心理疏导,关注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问题,通过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文明习惯;其次,教师可建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档案,针对孩子在教育中发生的变化和进步进行动态关注,通过建立档案不仅能够便于因材施教,还能够帮助教师积累教育经验,进而探索更加适合寄宿制学生的教育方式;最后,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将因材施教贯穿到整个养成教育中,由于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方案,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优势。
3.2发挥教师模范作用
对于寄宿制学生而言,教师是其生活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成人,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教师则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要发挥模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例如在和他人对话中,要规范语言使用,不能说脏话,避免学生模仿,见到其他老师和学生要微笑问好,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形成正确的文明行为;其次,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衣着,严禁穿着奇装异服,衣着要符合教师的身份,在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在学习中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最后,教师要注重规范个人行为,不能将社会风气带入到校园中,按照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
3.3给予学生表扬鼓励
小学生年龄较小,希望得到来自成人的肯定,或者是父母、或者是教师,他们的肯定都会带给学生以成就感和满足感,表扬和鼓励是学生前行的重要动力。因此,针对小学生群体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进步,当学生表现出正确的文明行为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可考虑采用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例如在班级中举行“每日文明标兵”活动,对于在一天中文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这一称号,又例如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赠送一本书作为物质奖励;其次,养成教育属于一项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文明礼仪教育,需要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合理应用“赏识教育”,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发现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优点,以鼓励作为孩子前行的动力;最后,教师要注意表扬要适度,发挥表扬鼓励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盲目表扬,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自满情绪和骄傲心理,反而对养成教育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4加强家校互动交流
对于普通小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但是寄宿制学生平时生活学习场所都在学校中,家庭教育容易出现失位情况,而大部分学生还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务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较少。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方面要注重加强与家庭的互动交流,共同承担起养成教育的责任。首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由于大部分家长都在外地务工,鲜有机会到学校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和社交软件与家长沟通,将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中;其次,学校要的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通过家长会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放心的将孩子融入到寄宿制学校中接受教育,同时还能够促进家校沟通;最后,教师要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和联系,关心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文明礼仪方面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促使孩子养成正确的文明礼仪习惯。
3.5创设文明礼仪氛围
对于寄宿制小学生而言,学校是其成长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注重为孩子创设浓郁的文明礼仪氛围。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空间环境创设文明礼仪氛围,例如在教学楼内张贴各种文明标语,包括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严禁大声喧哗、安静等标语,将文明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生心中;其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活动,包括奖励先进、树立典型、批评不良行为等,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讲文明、懂礼貌”的榜样,号召广大小学生向榜样学习;最后,组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批评各种不正确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辨别能力,知道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哪些行为是文明的,要求学生按照文明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
3.6教师发挥监督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成人,对学生的言行习惯较为了解,教师要发挥监督作用,如果发现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给予处罚和纠正,肃清校园文明环境。首先,学校要轮流安排教师作为“文明监督员”,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的文明行为开展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错误行为,监督员要及时将真实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其次,教室、操场和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点,教师监督也要在集中在上述地点,对欺凌同学、说脏话、破坏公物、违背公共准则等行为要给予严厉处罚,对处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例如对于说脏话的学生,可将打扫卫生间作为处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最后,学校要制定科学的监督制度,按照制度开展学生文明行为监督工作,教师也要发挥监督作用,以端正的态度面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3.7做好寝室管理工作
寝室是学生晚间休息的主要场所,而随着寄宿制学生的发展,很多学校的寝室环境更加优越,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学校要将寝室管理作为前沿阵地。首先,每天晚上定时安排教师查寝,要求每个寝室卫生整洁,学生不仅要做好寝室内卫生工作,还要做好个人卫生;其次,在查寝中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严禁学生在寝室中打闹嬉戏、说脏话、打架,如果发现违反寝室管理条例的学生要给予一定处罚;最后,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寝室管理制度,制度要具有操作性和人性化特点,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按照管理制度开展文明行为规范工作。
3.8挖掘学科育人资源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学校要认识到其在育人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且充分挖掘学科育人资源,突出学科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首先,各个学科中都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科任教师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的视频录像,在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需要握手致敬,而这就是一种礼仪行为,体现了一名球员的文明素养;其次,传统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对国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展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文明礼仪元素,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文明习惯;最后,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针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分析,所有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形成全员参与、密切配合的教育局面。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下,农村地区发展与城市相比较较为滞后,生活环境和就业机会与城市都存在较大差异,大量青壮年向城市涌入,导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加,孩子教育和生活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寄宿制学校能够更好的兼顾孩子生活学习,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教师要掌握寄宿制小学生的群体特点,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平时工作的核心,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加强养成教育,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文明意识和礼仪习惯,为孩子未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王菊萍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