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融入课程思政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有机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复杂多变的结构和深奥的原理使其成为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畏难情绪。而适当的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深度发掘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思政元素渗透到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教育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开展课程思政的班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从课程中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药学专业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政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又是其他专业课程应该考虑的任务,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程相互协调,在各类专业课程中体现各自的思政闪光点,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2]。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学、中药学、营养学、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课程学时多、学生覆盖面广、出勤率高,因此有机化学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利用好这个阵地做好学生思政教学工作,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有机化学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有机化学课程是自然科学类学科,反映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具有客观性,看似与思政教育并无关联[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价值观的导向,并未形成系统化的思政育人理念与模式。然而,在“大思政”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大格局。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度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大多数家长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缺乏社会责任感[4]。因此,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机化学课程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繁多,复杂多变的结构和深奥的原理使其成为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畏难情绪,而适当的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政治修养
“师者,人之范也”,在学生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其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据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教师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首要因素[5]。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有机化学这一平台,做好学生思政教学工作。然而,不明道何以传道?思政教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要努力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做到胜任、善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传授专业知识而不关心其思想品德,即使知识再广博,也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知识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还应以正确的思想、模范的行动影响学生,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潜移默化地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二)挖掘有机化学中的思政元素
1.深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有机化学的知识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很难找到中国的痕迹,为打破我国科技落后的固有印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中国元素,比如我们先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贡献或者当今中国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创新性成就。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1969年,屠呦呦参加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在筛选了四万多种抗疟化合物和中草药后,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药物。就在屠呦呦翻阅古代文献时,无意中发现了《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记载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的用药方式与传统的中药煎法不同,这让屠呦呦注意到了提取温度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并最终获得成功[6]。以屠呦呦的事迹来展示中国传统“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医、中药,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实在夏商时期,我国已掌握了酿酒和制醋技术。邢其毅早年留学于美国和德国,1937年,他果断选择回国投入祖国的科研工作中。邢其毅团队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于1965年以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邢其毅先生在教学上奉行的格言是“劳则思,逸则罔”,不仅激励学生勇于吃苦、勤劳好学,还鞭挞着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勤勤恳恳、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这些中国科学家的光荣事迹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和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代教育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既能代替传统的纸张,又能代替大部分塑料包装物,生产成本低,最可贵的是生产过程不会造成污染,石头纸使用后还能够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绿色环保产品。由此可以让学生明白科技创新的力量,知道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游泳中心,别名“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品场馆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经典改造场馆,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著名建筑,它的外墙材料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这是一种强韧的氟塑料,不仅韧性好,而且耐高温、耐低温,对所有化学品都耐腐蚀。让学生切实体会有机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时代发展极为重要,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做到求同存异;在学习中要勇于挑战权威,对于教材中出现的错误要大胆指出。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去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959年,西方国家一些地区出生了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经调查发现导致畸形的元凶就是反应停。反应停,又名沙利度胺,其主要成分是α-苯酞茂二酰亚胺。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多国广泛运用反应停治疗妊娠反应,因止吐效果非常好,销量巨大。但是由于对反应停的药理和毒理活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忽视了药物手性异构体的特点,导致很多“海豹畸形儿”的出现。在反应停推向市场之前,相关机构并未对此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行充分的研究,最终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在介绍对映异构的过程中引入“反应停”事件,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手性分子、对映异构等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药物的本质是治病救人,而不应该成为商家谋利的产品,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都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为了使学生对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并做PPT汇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配合课堂思政的要求,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体系也发生了改变。为了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期末总评成绩由40%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考核包含多种成果的收集,比如做思维导图、环保专题汇报、“了不起的科学家”专题汇报等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元素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上课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非常好。为了进一步评价课程思政元素的吸收情况,项目组对药学、医学营养专业近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到,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从课程中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还是所有任课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设计思政教育环节,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通过实施多种教学手段做好教学工作。学生在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自然也会有所提升,教学质量也随之提升。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同步的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课堂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情怀,真正培养有担当、有朝气、有家国情怀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2]徐丹,尹雪娜,马世坤.基于大学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0):30-31.
[3]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4]朱敏,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渗透“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研究[J].广州化工,2019,47(6):153-155.
[5]刘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案例设计[J].大学化学,2020,35(7):53-60.
[6]刘志莲.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J].大学化学,2020,35(9):31-35.
作者:何萍 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