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内容摘要:教育环境的改变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问题愈发突出。文章指出,新时代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在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同时,做好对艺术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及合理对策来提升农林院校艺术教育总体水平,使农林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达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美育
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问题包含教育创新内在驱动力不足及教育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内容。针对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问题,重点要明确农林院校艺术优势,通过强化农林院校教育优势项,弥补农林院校艺术教育不足,实现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及多元化开展,为未来更好地提升农林院校艺术人才教育质量奠定良好根基。
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优势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专业艺术教育院校的高速发展,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竞争力有所下降,教育能力及教育质量均无法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但从艺术教育发展结构来看,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在我国的普及相对较早,部分农林院校具有丰富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及数量可观的艺术教育人才储备。因此,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实际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教育优势。就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特点来看,其艺术教育师资力量及教育能力相比于综合性普通高校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在园林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时代前瞻性与先进性。
(一)艺术教育资源丰富
农林院校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农业管理、农业技术、生态环境及环保等多类岗位。其中,农林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对于从业素质及文化素养具有极高要求[1]。譬如,以园林艺术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土壤学、园林绘画技巧、园林制图、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等多个专业学科内容,同时,也需要对摄影、书法、文学、经济法概论等具有一定了解。因此,从教育适应性角度来说,农林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难度相对较大,涉及的教育课程包含农业、林业、文化、经济及艺术等多个方面。为更好地提升农林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多个专业学科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对于实现农林院校艺术人才高水平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具备多方面专业素养,所以,农林院校艺术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在各个领域的教育资源应用方面均有所涉及,充分提升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艺术高度。
(二)艺术教育体系完善
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及艺术感知能力,使其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艺术设计。其中,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沉淀,方能更好地保障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必须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学习保障。这也促使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及艺术思想的解读,对农业、林业领域艺术设计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2]。在此过程中,为充分协调各个学科及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应构建完善的教育服务及教育管理体系,确保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在良好的艺术环境及艺术氛围中成长。所以,农林院校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于普通综合型高校更为完善,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亦可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使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能达到更高水准。
二、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固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教育结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现代化教育水平较低及教育形式单一问题,严重阻碍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有效开展,文化影响力的缺失及教育考核模式的滞后,则使部分农林院校艺术人才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未能从强化专业人才艺术审美的角度做好多层面的教育优化与教育布局,降低了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实际的有效性,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长效化推进。
(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推动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是新时代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重要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的确为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但部分农林院校在教育改革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对于新媒体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普及较为滞后,使农林院校部分教育工作的推进未能充分实现多元化发展对接,相关基础教育学科也无法做好一体化教育联动,最终,让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难以符合新时代艺术人才教育培养需求。除此之外,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好教育规划[3]。然而,部分农林院校单方面强调对古典艺术理念的传承,忽视现代艺术及古典艺术双向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水平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较低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机制及教育思想两个方面。未来,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应重点解决好以上两个方面问题,通过提升现代化教育水平强化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综合实力。
(二)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形式及方法单一
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就业岗位相对单一,在艺术教育形式及教育方法方面,要根据行业发展及企业用人需求,及时做好教育创新与教育探索。通过教育形式及教育方法的推陈出新,加强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部分农林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育结构的局限性,使其难以有效推进教育创新[4]。例如,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对于新时代教育新思想的学习、解读速度较为缓慢,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及探索知识积累的教师则欠缺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农林院校艺术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创新,对于教育新理念及新思想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弱。长此以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形式及教育方法单一问题,将逐步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因而,科学地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储备,是新时代农林院校丰富艺术教育形式及加强艺术教育创新的核心关键,有助于更好地弥补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三)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文化影响力缺失
文化教育是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推进,应着眼于对文化教育输出能力的强化,通过文化教育渗透,提升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有效性,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能达到较高水平。但从现实教育环境来看,部分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教育逻辑问题,单方面强化艺术人才某一阶段的学习能力,成为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5]。在“重技能、轻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对于文化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文化对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影响也随之下降。受此影响,部分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形成机械化人才培养模式。久而久之,艺术人才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势必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难以从文化视角做好科学教育布局。所以,提升农林院校艺术的教育文化影响力,是新时期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其推动教育发展改革的基础。
(四)农林院校艺术教育考核模式滞后
艺术专业人才的教育评价考核,不应采取基础评分制及记分制,要在现有评分制的基础上,将学习实践能力及艺术创造能力纳入艺术教育的考核体系,使教师能通过考艺术专业人才教育考核策略,既要提高农林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基础学习成绩,也要增强农林院校艺术表现力及艺术创造力,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能利用教学考核做好人才培养的平衡。
(五)强化农林院校艺术人才的生活化教育培养
面向教育生活化发展,做好人才教育培养,是新时代艺术人才教育培养的新方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于综合性人才教育,要从生活上加强艺术专业人才的学习探索,使其能根据生活艺术更好地开拓艺术视野,提升艺术人才的艺术感知能力。所以,农林院校艺术人才的生活化培养,实际上是加强人才教育的生活化发展过渡,将部分基础课程的教育内容与艺术专业人才学习、生活进行关联,使艺术人才能更好地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进行艺术元素的吸收。在此过程中,生活化的教育培养将提升艺术专业人才基础学习兴趣,使其摆脱对生活上低级趣味的依赖,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更为高尚的艺术思想。进而,为后续阶段农林院校艺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开辟新的路径。
(六)积极开展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对外合作
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要从多个维度推进教育工作,使艺术人才充分吸收多个方面的艺术概念,提升艺术专业人才艺术创新灵感。积极开展对外的教育合作,可以帮助艺术专业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积累,改变对单一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的追求,使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能进一步融合多种艺术文化及文化理念。为此,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应构建国际化教育发展合作平台,面向海外做好艺术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与国外部分艺术专业院校的教育合作,加强农林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互补,有效弥补农林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并尽可能吸收国外部分艺术教育先进经验,从而使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在有效拓展艺术专业人才学习视角的同时,能逐步完善自身教育发展体系,提升艺术教育工作的总体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考核模式滞后及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欠缺等方面。农林院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做好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分析的前提下,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并积极推动教育发展创新及教育改革,为未来艺术人才教育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路雨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