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教育中设计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教育中设计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教育中设计浅析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思维已不是专业设计师的特有思维,它提高了各个行业从业者的思维能力。少儿美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的学生往往对美术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因此,若能在小学高年级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美术教育;美术选修课;设计思维

在我国,小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开展基础教育,使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中国美术教育初期的教学理念[1]。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满足设计思维培养的要求,他们的认知水平与创造水平较高,在设计思维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美术教师在课堂内外的美术课程中加入设计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使用设计思维的能力,可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设计思维模式。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对其个人发展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将设计思维培养融入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文章从设计思维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美术教学中选修课程的设立状况,结合设计思维培养的相关概念,思考在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

一、设计思维培养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1.设计思维的产生及发展

设计思维的概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被建筑设计师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论提出,人们可以从1969年9月出版的《人工科学》中看到其雏形,作者西蒙以自己的理解描述了人工科学与自然科学间存在的巨大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人工科学离不开现代人的思维设计,要将人工与自然完美地融合,离不开现代人的设计思维[3]。在西蒙看来,一个人的大脑可为其提供反复思考的环境,在人们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大脑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理解的理解性学习效果强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效果,而且学习成果更容易被迁移至新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作者提出学校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于如何引导学习者学会独立思考和如何进行设计,进而生产出更多的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人工制品。1987年,彼得.罗提出了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其后,设计思维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美术、工程、建筑与电子商业等诸多领域。1991年,全球最大的商业设计管理咨询机构之一IDEO的联合创始人大卫.凯利将设计思维作为核心思想,运用到实际的商业设计咨询工作中。从此以后,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在全球教育界迅速流行。

2.设计思维培养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以往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是人类进行创造性设计活动的必要舞台[4]。小学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术教育不仅仅是针对绘画基础的技能训练,也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的美术家,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道德、智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美术教育活动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视觉综合能力的发展,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创造力[5]。在教育领域,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将设计思维引入现代中小学课堂,不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创造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学生应该学会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形成同理心。同时,学生需要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从学生的个人发展层面看,由于设计思维具有迭代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生的整体思维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课的研究

1.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些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学习,进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美术学习行为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儿童和绘画往往有天然的亲近感,儿童的成长过程往往离不开涂鸦。儿童借用原始的绘画方式逐渐学会感知世界、表达情感。其次,艺术是一种非常全面的学习活动,可以将儿童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与外界有效联系。

2.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课实施现状

从1963年提出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选修课程的要求开始,经历50多年的发展,选修课程已经逐渐发展出现在如今颇受学生追捧的走班制,即不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或根据学科、教学层次的不同,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中上课[6]。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挖掘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独特个性的关键时期,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众多学校结合办学特色,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美术选修课程。美术选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选修课的课程安排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为原则,并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课程内容涵盖绘画、泥塑、剪纸等。学生上课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7]。

三、对小学高年级美术选修课教育培养设计思维的思考

1.现阶段小学高年级美术教育中设计思维培养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的设计思维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从学生的方面看,学生的思维习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发展的,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往往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从众心理、害怕被指责、害怕自己与他人差距过大等;行为因素主要是保守和胆怯。部分学生在从自身和外部环境中获得美术理论知识的过程缺乏目的性,导致其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其在思维认知层面上没有与设计思维产生共鸣。从美术教师方面看,虽然在日常美术课程中可用于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方法的作用。一些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用设计思维提高创新意识,但部分学生没有形成使用设计思维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习惯,部分教师对学生也缺乏有效的指导、训练方法和手段。虽然教师经常向学生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部分学生不懂如何创新。一些教师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但单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是通过连续的教学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这样的美术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思维能力。杜威在关于模仿的教育观点中提到,人天生就会模仿,美术教师的思维和习惯对学生的思维和态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能扮演着为学生做“拐杖”的角色,一些美术教师可能在课堂上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一些教师则可能在课堂上扮演解决问题的角色。为了培养具有设计思维的、充满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必须成为具有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美术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时刻重视、及时弥补自身在教学习惯上存在的缺陷。

2.在美术选修课程中如何培养设计思维

拆除阻碍设计思维培养的“墙”,更需要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美术选修课的设立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美术生活,激发了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对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美术专业培训[8]。在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和学生可以互换角色,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主性。如果学生对服装设计有独特的看法,教师可以让其带领其他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和展示服装作品。如,学生自主设计校服,学校配合加工和生产衣服,或者学生动手制作样品,之后在学校展示或自由穿着样品,这样可鼓励其他的学生创作更多的作品。另外,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喜好,开展实用性设计,如,针对不同的节日开展创意设计,装饰校园环境,或为班级设计班徽,等等(图1、2)。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设计思维的强化途径。

3.设计思维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美术教师需要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过程持有正确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教学,部分美术教师往往会急于在各种场合检验教学效果。此时,美术教师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切勿操之过急。在学生设计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和多角度的思维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结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艺术审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美术选修课对促进学生艺术兴趣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有所体现。小学生可以逐渐成长为新一代人才,设计思维训练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积极,思维方式更加科学。设计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多学科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桥梁,其特点和优势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从长远看,设计思维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习惯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往往关注社会、自然、生活的发展变化,并对此有一定的认识,能经过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教师应通过对设计思维的系统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灿 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