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镇街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是乡镇街道政府履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提高民生的重要保障。本文对乡镇街道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提升乡镇街道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乡镇街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建议
一、引言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上级财政一样具有资源配置、组织收入和监督管理等职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到乡镇街道政府,专项资金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加大了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难度。
二、乡镇街道财政专项资金的意义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政府拨付或本级政府预算安排的除维持单位日常运转外具有特定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财政专项资金是支持乡镇街道政府兴办公共服务事业、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性补贴的重要财力支撑。随着国家加快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乡镇街道政府的社会管理、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建设,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金额越来越大,在实际工作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也更加复杂,而乡镇街道政府如何管理好这部分资金仍有困难。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不仅反映出乡镇街道财政和财务管理水平、政府服务群众能力,也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如何规范管理财政专项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是乡镇街道财政和财务工作人员首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三、乡镇街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财政专项资金未设立专账核算,安全性和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乡镇街道政府财政和财务管理能力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水平不高,部分乡镇街道政府没有对财政专项资金设立专账单独核算,将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没有严格区分,与本单位的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不管资金是否用于指定的项目,总是首先将设备购置、办公费、差旅费等作为专项资金列支,存在挪用、变相挤占专项资金现象;个别的乡镇街道表面上单独设帐,实际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为了避免专项资金结余被上级部门收回专项资金而想方设法花钱,实际操作中存在虚列专项支出挪出专项资金以弥补经费不足的现象;有的乡镇街道领导和财政、财务工作人员基本没有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财务管理概念,没有建立起最基本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出现资金混用和变相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现象最后都不同程度的导致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导致项目建设进度慢,降低了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助长了不良风气。
2.财政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管按照项目执行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三个部分。在乡镇街道政府,领导往往重点关注对项目资金的申请,有时为了政绩工程也就是所谓的亮点工程或者上级政府领导临时安排,项目并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仅仅是面子工程而盲目地进行投资建设,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计划。对于专项资金没有用完而项目建设已经完成的情况,乡镇街道政府应当上缴剩余资金或者经上级政府同意改变资金用途留在乡镇街道政府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乡镇街道不希望将剩余的资金上缴,在项目结束期突击花钱,或者未经上级政府同意将剩余的项目资金想方设法转入到其他政府支出上。在事后监督上,不同乡镇街道政府内部控制水平不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外部审计主要由上级政府审计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承担,审计效果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也不同。另外,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缺乏有效监督还体现在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上,只注重对财政、财务人员的处理,没有对直接相关的其他部门人员和乡镇街道领导的处理,处罚力度不大,而财政、财务人员往往在整个事件中没有决策权,而进行开会研究的集体决策人员和直接相关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这种权责不对等、治标不治本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乡镇街道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混乱行为,影响了资金监管的效力。
3.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度慢、存在不同程度的滞留现象。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进度相对迟缓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及时高效地发挥作用,也间接增加了挤占、挪用的风险。争取多少上级资金有时候成为地方政府一项工作考核目标,地方政府为了争取到更多的上级资金拨款,不仅安排多部门联合从事项目申报工作,还专门安排资金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参与申报。在专项资金下达后,有的项目实施单位由于各种因素不能按实施方案落实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的实施、资金使用等情况没有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跟踪问效,这种“重申报、轻落实”的现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将产生不利影响,形成不同程度的资金挤占、挪用、滞留现象。中央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在下达项目专项资金时往往需要地方政府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但是目前由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有下行的压力,加上近几年各种专项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逐年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在申报项目专项时为了能争取到专项资金,承诺安排相应比例的地方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这些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单位自筹资金能否按照要求及时落实到位,影响到相应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进而影响财政专项资金支付进度形成滞留现象。财政专项资金滞留主要是还受项目执行进度影响,具体表现在项目申报、资金分配、项目准备和实施、项目管理规范等方面。项目申报和储备工作不够实,影响资金分配进度;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项目开工。一是从项目立项审批到实际开工,有大量的项目准备工作要做,包括:项目选址、勘查设计、征地拆迁、招标投标等等,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二是部分项目因建设内容调整变更影响项目推进,部分项目在工程施工中,因征地、天气、大气污染治理、当地居民配合情况等客观条件影响,工程不能按期施工而延长工期,例如:城中村改造、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提升项目、外墙保温项目;三是项目管理不规范,项目管理规范是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基础,但是,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项目管理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如缺乏项目管理相关制度,项目管理标准和要求不明确等,对财政资金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造成较大的风险。
4.项目预算编制不详细。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资金支付范围和金额与预算批复不一致。除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变更工程量进而调整预算明细项的因素外,主要原因就是预算编制不准确、不详细,存在未对项目计划做出明确的安排或未根据业务实际需要测算资金需求量导致偏差过大的情况。由于预算编制不准确不详细,一方面可能导致由于预算资金不足无法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由于预算资金多于项目本身的需要,造成财政资金闲置而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的情况。
5.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一些项目在前期申报审批阶段,未对绩效目标进行细化,无可衡量的绩效评价指标,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无法对项目、资金管理进行对标管理,对项目完成后需要实现的具体效益和效果指标不清楚。因此,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不明确的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要求,很可能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预期效益目标无法有效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资金使用不符合预算批复,主要体现在:资金支出超预算批复的范围或金额,在项目实施前单位自筹资金未安排到位等。发现的这些问题应及时纠正而没有纠正。由于资金使用不合规,可能导致财政专项资金被挪用、挤占、虚列支出等现象,财政专项资金存在安全隐患,对财政资金预期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四、加强乡镇街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1.强化项目监管,按照预定计划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监管应贯穿于项目的整个期间,乡镇街道由乡镇长或常务乡镇长牵头,财政、财务、纪检、城建、经济等多个部门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城建部门,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工作小组从策划项目开始,全程参与到立项审批、邀标或招投标、签订合同、督促建设、组织验收、按照合同及工程进度拨款,工作小组加强项目整个过程监督管理。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程序,按照项目实行专账核算;健全落实项目法人、邀标或招投标、建设监理和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督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及时落实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对项目的立项批文、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周期、项目的预决算情况按照要求及时公示。加强项目内控体系建设,通过内控体系,强化项目监管,明确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责任,完善项目管理的流程,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机制,及时消除项目管理漏洞,为实现资金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合理的保障,减少专项资金的滞留现象。在策划项目时,先要对项目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对项目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尽量考虑的详细一些,同时强化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细化项目内容、合理配置资金,尽量使得项目内容与资金需求相匹配,上级政府在财政资专项资金安排上,应考虑到各地区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不搞“一刀切”,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倾斜,降低地方政府资金配套标准或者直至免除资金配套,切实减轻基层政府资金压力,进而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2.健全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力度。在资金内部监管控制方面,乡镇街道政府应树立起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贯穿测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乡镇街道政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一体的跟踪监管综合机制,从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到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形成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外部监督,上级财政部门把财政专项资金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中作为直接支付进行管理,并且要求乡镇街道政府在提交预算时,按照项目进度分阶段填列预算,下拨资金时,将资金按照预算划分为几个阶段拨付,如果发现违规用款的行为,及时纠正并停止相关资金的拨付,避免监管的滞后性。
3.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按照项目设立专账进行核算。财政部门在拨付资金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绩效进行评价,实施全过程监督。乡镇街道政府加强财务核算监督工作,对专项资金设立专账进行核算,规范专项资金支付管理,在支付资金时财务人员要对申报的原始单据仔细审核,要求提供立项审批资料、规划资料、中标通知书、发票、合同、工程进度证明、监理意见等资料,必要时要亲自到现场查看。通过定期不定期选派其他岗位的人员开展财务监督检查,必要时也可以外请专业人士进行财务检查,通过财务检查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规的问题,比如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问题,资金支出程序、支出标准、支出范围不合规问题,财务核算依据不充分等问题,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并加以改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乡镇街道政府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本单位专项资金支付的内部财务制度和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安排不同的人员担任不相容岗位,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4.对实施的项目及时进行绩效管理评价。加强绩效评价指标管理,为资金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通过事前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可为项目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提供明确的资金管理重点和方向,也为乡镇街道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供依据和标准,合理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加强项目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安排相结合,建立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制,通过对项目成果及效果进行事后评价,及时发现专项资金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影响项目成果及效果实现的不利因素并及时改进,同时将评价结果与下一步资金安排相结合,不断优化专项资金的结构安排。乡镇街道政府根据项目合同建立绩效管理目标,设计管理方案,制定管理流程,从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不同方面来进行综合绩效管理评价。从项目实施建设情况方面审核,评价人员要亲自到项目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是否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建设内容是否与项目规划一致;从资金使用情况方面,审核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合规,内部控制是否有漏洞,专项资金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是否存在资金滞留现象;从专项资金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评价已完工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就项目的社会效益方面,评价项目建设是否已经相关群众的认可。
5.上级财政部门加大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盘活结存的财政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连续结转两年以上未使用的,以及没有具体项目或有项目但无法实施的专项资金,收回原预算资金重新分配;对连续两年以上执行率累计低于50%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结存资金调整到其他同类项目或取消预算项目。上级财政部门积极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内的资金,实行统一资金投向、统一项目计划、统一进度要求,避免乡镇街道自行其是的现象,增强项目实施的协调性,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6.从财政监管技能上培训提升乡镇街道财政干部业务素质。由上级政府财政部门结合乡镇街道财政队伍实际情况,从财政政策学习、财政业务训练、资金监管方法上来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技能。一方面注重从实践中学习,把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请各业务骨干从流程上、法规上,以及先进经验做法上进行集中学习。二是注重财政监管创新,特别是从业务训练和实践总结中,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推广先进方法,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学习,切实从制度管理上、监管流程上、内控机制上来规范和优化。三是注重轮岗学习,结合财政监管工作实际,不同岗位之间定期轮换,也可以选派基层人员到上级相关科室学习,上级部门业务骨干到基层指导工作。
五、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对于乡镇街道政府兴办公共服务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改善和提高民生有着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多总结好的管理方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梅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8).
[2]王欢.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中国民商,2021(1).
[3]张国山.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施策略[J].中国民商,2021(6):96-97.
作者:李清学 单位: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会计核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