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能源发电企业强化资金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资金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拥有稳健的资金保障,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尤其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基建阶段的建安及设备购置支出、运营阶段维护及人工成本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高效利用资金,分散资金风险,新能源发电企业有必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目前,一部分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管理不乐观,资金管理有效性差,缺少配套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资金运营效率低。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易诱发财务风险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
新能源发电因对环境污染小,可供人类永续利用,且利用价值高,所以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诸多支持。在国家“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快速扩张,需要进行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都需要相关发电设备,同时建设新电力工程项目也需要大量投资。新能源发电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若资金管理存在问题,资金调度不合理,造成资金循环不畅,资金链断裂,势必影响电力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甚至会使导致业陷入财务困境,无法保持稳定的运营。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想为生产经营提供充足资金,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就要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强化资金链的稳定性。
一、新能源发电产品发展情况
为缓解能源危机,控制环境污染,我国鼓励新能源发电,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1]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发电产业“稳中有进”,风电、光伏发达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19年1—11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1646万千瓦,发电量2897亿千瓦时。2019年1—10月,多晶硅的产量达27.6万吨,同比增长34.6%。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全球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风能发电,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而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使用燃料,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对环境友好。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相关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新能源发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风电、光伏在逐步迈入竞价时代,产业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打造业内竞争优势,扩大装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新能源发电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的特点
1.资金需求量大
新能源电力设备往往价格十分昂贵,新建电力工程投资规模庞大,资金是新能源企业维持经营发展的关键要素。根据新能源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157亿元,其中水电894亿元;风电2151亿元。随着项目建设进度,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项目建成后还需要投入大量设备运维资金。因此,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动辄上亿投资,可见资金需求量的庞大。
2.新能源财政补贴回收期长,平价电费中票据结算占比大
以某央企西北新能源公司为例。2020年应收电费52624.25万元,其中标杆电费14460.30万元,汇票占比42.78%;补贴电费38163.95万元。当年实收补贴18610.51万元,汇票占比14.57%,补贴电费当年回收比例48.76%。2021年1—11月,应收电费60983.76万元,其中标杆电费21741.60万元,汇票占比32.19%;补贴电费39242.16万元。当年实收补贴8407.95万元,汇票占比28.90%,补贴电费当年回收比例21.43%。近两年,补贴电费回收比例不断下降,而补贴电费汇票比例不断升高,导致电费资金回收周期延长,截至2021年11月,累计欠收补贴资金124348.70万元尚未收回。显然,新能源发电站相比火力发电企业,电费规模小、财政补贴占比高、资金回笼慢,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大。
(二)新能源发电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运营能力的提升
新能源发电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月度经营性电费总量小、非付现占比大,导致资金的精准管控要求高,资金安全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至关重要。[2]实际上,一部分新能源发电企业变现能力、运营能力薄弱,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各项资产占用资金过多,资金利用率低,以致经营资金不足。新能源发电企业采取资金管理措施,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合理配置资金,调整带息负债的结构、资金流动的节奏,便可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2.有助于做出正确投资决策
企业要结合自身资金状态,基于资金结构做出正确决策,才能规避投资风险。若企业决策脱离实际,不符合企业资金结构,就会诱发风险[3]。如在国家“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企业迎来极速扩张的风口期,不断加大对外投资,而自身却筹资能力不足、自有资金少,难以顺利回收预期投资收益,就可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背负大量的债务。若新能源发电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根据自身的资金动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便可保持稳定经营,规避投资损失。
3.有利于保持偿债能力
电力工程项目资金需求量大,通常借助外部资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若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管理不当,没有控制好融资的结构和规模,就会增加资金使用成本;加之目前新能源电费结算中存在补贴拖延支付、电网公司支付票据结算占比大等,增加了新能源企业到期债务风险,一旦债务超出企业偿债能力范围,势必影响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甚至导致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局面。新能源发电企业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合理安排资金,优化债务结构,控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大小关系,便可保持良好偿债能力,避免发生流动资金不足或资不抵债的问题。
三、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
通过了解发现,新能源发电企业普遍忽视投资风险、债务风险,资金的使用过于盲目乐观,将大量资金投向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由于资金被大量占用,深度套牢,难以在短期内回收,非常容易导致资金短缺问题,造成企业资金周转能力被削弱。[4]另外,筹资方面,新能源发电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链的稳定性差,一旦信贷政策调整,出现融资困难问题,企业就非常容易面临资金链断裂问题。
(二)资金运营效率低
资金运营管理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决定着企业兴衰。然而,一部分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运营效率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慢,资产流动性差,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比较高,应收账款中补贴资金回收周期过长,企业资金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5]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为应对临时资金需求,就会大量借入流动负债。一旦企业流动负债利用效能过低,无法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就会使企业面临内忧外患,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缺少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
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业务复杂性强,涉及采购资金、预算资金、资金归集、资金拨付、资金信息、资金监控,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然而,部分新能源发电企业仅重视项目开发、工程管理,不重视资金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没有设立独立资金管理监督机构,没有将资金管理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往往是财务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权责制衡严重不足。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监管不严,部分资金始终处于监管真空状态,造成资金管理与使用中沉淀资金不能及时偿还带息负债或应收账款催收不利再举新债兑付到期债务,存在资金流失和浪费的情况。
(四)缺少配套的绩效评价体系
资金绩效评价是检验企业资金管理质量,确认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可规范企业资金业务,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为经营决策提供指引。但新能源发电企业普遍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重视不足,未构建配套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意识淡薄,设置的绩效评价指标模糊,评价模式落后,导致绩效结果不能真实体现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评价大多时候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只是依赖主观印象、流于形式打分。而且在绩效评价后,绩效评价的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未根据绩效评价对资金管理做出调整。
四、新能源发电企业强化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企业资金结构
新能源发电企业应分散资金风险,丰富筹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一方面,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提高资金流动性,强化资金周转能力。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要准确计算投资收益回收难度和周期,尽量采用定量计算法来构建决策模型,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平衡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将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削弱对银行信贷的依赖,丰富资金获取渠道。通过债券进行直接融资,避开中间商的利息支出,减少资金使用成本。此外,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的“碳中和”目标,以及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021年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大力发展。在2021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能源局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26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向具备条件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在规定的额度内发放补贴确权贷款”的要求,为新能源企业盘活存量补贴应收账款提供了政策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近几年新能源弃风限电严重、补贴电费欠收期不断加大,经营期资金周转困难重重、负债结构调整空间较小、经营业绩不佳推高融资成本的困局。因此,确权贷款的发放,对新能源企业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扩宽融资渠道,尤其是对亏损企业治理具有深远的意义,新能源企业要抓住机遇。
(二)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要想充分发挥资金价值,为企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就要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一方面,为强化资金统筹能力,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收支两条线”,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调配资金,统一拨付结算资金,将分散在各分支单位的资金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实时监控资金流动方向,便可确保专款专用,减少资金管理死角,避免管理人员随意支配现金。而且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简化财务管理流程,统一财务业务处理口径,全面提升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管理的整体成本。如加强对SAP系统的应用,通过TR模块对现金、现金预算、FM基金进行管理,实时监控资金业务。另一方面,为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制订催收计划,提高资金回流速度,强化资金链稳定性。为了确保相关款项可顺利回收,减少应收账款在资产中的占比,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做好客户管理工作,对客户进行客观、合理的资信评级,只有信用标准达到要求才能垫资。而且要针对不同客户,建立不同等级的赊销制度,采取不同的催收策略,通过丰富付款方式等措施,提高账款回收速度,减少呆账、坏账的产生。对于信用等级评估一般的客户,要尽可能采用现钱现货方式进行交易。若应收账款回收遇到困难,发生严重逾期情况,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三)完善配套的资金管理体系
在资金管理方面,缺少配套管理体系,就非常容易发生违规行为,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流失。例如,专项资金使用缺乏配套监督、约束体系,就容易发生资金挪用、截留等现象,产生经济损失。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应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细则,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机构方面,为提高资金管理的专业性、权威性,要根据资金管理的需要,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岗位,明确管理权责,建立权责制衡体系,并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避免资金管理过程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资金管理机构人员选择上,要特别注意选择具备资金管理实践经验,懂资金运营、资金风险、懂新能源行业的专业人才,避免“外行领导内行”情况的发生。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明确资金管理的细则,将资金管理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制定配套资金管理控制制度,对资金申请、使用、拨付、结算都做出详细的要求,为资金管控提供制度依据。在具体资金业务的办理中,要求相关人员依规办理,遵守制度规定,从而使资金管理责任具体化、操作流程可溯源。在管理制度实施后,还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结合企业自身资金业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对配套制度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资金管控制度的适用性。
(四)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
绩效评价结果可帮助企业找出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资金管理机制优化提供导向。因此,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树立绩效评价意识,建立有效绩效评价制度,明确绩效程序,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为作出客观评价,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做好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定期核实账务和原始凭证,审查总表、明细表、分级表有关数字是否一致,检验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对应关系、完整性、真实性,为绩效评价提供支持。此外,要根据资金使用性质、要求,设置针对性的绩效指标,从而根据绩效指标的达成率,客观反映企业资金管理的水平,检验资金使用的效益。比如,在企业基础建设投资中,要对资金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确认投资成本是否得到控制,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计算是否可用更少的投资,创造出更多的收益。另外,还要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相关人员做出奖惩,做到“花钱必问效,问效必追责”,充分发挥资金价值。采取适当的奖惩,可使相关人员重视资金管理工作,主动落实相关制度,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
五、结束语
近年来,整个社会的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电能是当前社会主要能源,但传统火力发电方式存在污染问题,不符合当下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发展新能源发电是必然趋势。通过研究发现,部分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运营效率低,缺少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缺少配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较大运营风险,普遍未能抓住发展的机遇。新能源发电企业要想抓住发展机遇,分散资金风险,增强保持竞争优势,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完善配套管理机制,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强化资金链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洪振亚.新时期发电企业资金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1(11):83-85.
[2]薛庆跃.水力发电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商讯,2020(26):99-100.
[3]苏晓琴.浅析新能源发电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9):142-144.
[4]余光瑞.集团型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管理浅析[J].财务与会计,2020(17):69-70.
[5]肖水应.论资金管控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21(35):128-129.
作者:冯海 单位:国投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