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风险管控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风险管控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风险管控浅析

[摘要]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呈现行为主体对自媒体高度依赖、网络议题复杂多变、集群行为“门槛”不断降低等新特点。网络集群行为中学生表现出盲从、沉默和逐利等特点,深究其背后原因发现存在着寻求行为参照、偏离孤立恐惧及想获取社会支持等心理动机。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应对机制僵化、组织管理缺位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密切关注行为主体并完善制度规约,确保有效规避及应对网络集群行为。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集群行为;风险管控

一、引言

5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标志着我国逐步进入全民自媒体时代。2020年网络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网民9.0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到了99.3%。自媒体平台已然成为个体获取信息、表达言论和观点的主要载体。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真正跨越了地域和计算机终端的限制,使得信息的及时互动或暂时延宕得以实现,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但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也使得网络舆论、网络集群行为愈发严重。网络集群行为是指大量网民转发、评论某一热点敏感问题,形成网络聚集和网络舆情,宣泄负面情绪、反映利益关切的集体行为。研究显示,网络集群行为中个体受群体意见、关键人物的影响,其理性责任逐渐衰弱,从而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意识和过激行为,其所引发的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时代环境造就了大学生多样化的网络思维和个性化的“诉求渴望”,以自媒体平台为代表的网络社群趋向领域细分,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加之平台“基于用户喜好”的开发原则,使得“主体需求与载体包容”的共生共融状态越发紧密。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载体,而大学生群体也成为发起、推动网络舆论和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力量。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受学生性格张扬、自媒体环境宽松和学校管理制度缺失等的影响,高职院校网络集群行为呈现上升趋势,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严重者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给学校的稳定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分析研判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特点、规律及管控策略,对于构建高校网络安全空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调研数据表明,20—29岁网民及学生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1.5%和26.9%。较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在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诉求渴望”更加多元化,个性也更加张扬。高职院校学生主体价值偏好的多样化与自媒体生态内容体系的多元化呈现“超级匹配”,行为主体与自媒体呈现高度的黏性,网络议题趋于复杂多变,网络集群行为的“门槛”不断变低。

1.行为主体与自媒体呈现高度黏性

第一,行为主体的基数不断增加。自媒体以“最大程度地吸引用户”为出发点,其生态内容体系种类繁多、定位精准,契合了学生的个性化“诉求渴望”,这种“完美对接”的“满足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社群中。伴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自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其成为网络集群行为的易发地,而学生则成为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活跃用户群体。第二,行为主体的网络依赖性越发严重。调研显示,高职院校学生每天至少使用3种自媒体软件,日均上网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70.3%的学生更倾向于在虚拟空间互动交流、表述观点、寻求帮助、宣泄情绪等。由此可见,自媒体已经深度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日常“使用习惯”正在逐渐转变为“网络依赖”,“网瘾”或“网络依赖症”等现象越发频繁,这表明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学生交流、倾述、号召乃至行动的主要阵地,使得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概率和规模明显提高。第三,行为主体的行动意愿逐渐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乐于探寻真相,敢于质疑权威,但其理性思维尚未成熟,多从感性的视角看待、评判各类社会现象和问题,极易出现感性蒙蔽理性、道听途说埋没客观事实的现象。因此,大学生往往主动参与、积极推动网络舆论的走向,但又无法准确无误地做出客观而理性的判断,从而陷入“盲目跟风”的境地,被动地将网络话题变为网络集群行为。由于行为主体间在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和行为态度等方面具有趋同性,极易产生群体价值共鸣,形成强烈的“被认同感”,导致他们更加坚定[摘要]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呈现行为主体对自媒体高度依赖、网络议题复杂多变、集群行为地参与和推动网络集群行为。

2.网络议题趋于复杂多变

第一,网络议题内容趋于多样性。自媒体为不同群体及个体提供了一个“增权赋能”的场所,任何主体都可以将感兴趣的议题发至平台,这导致其中充斥着纷繁复杂的网络议题。网络议题内容的多样性、碎片化,再加之自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等特点,使得议题引发的“网络燃爆”现象变得更加容易和不可控制。这种形势下,网络集群行为的诱发、走向愈发突然和分散,导致此行为更加难以防范,后果也更加严重。第二,网络议题传播迅速,走向多变。自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使得网络议题“即时发布、快速传播”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越发明显。尤其是许多议题发布者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标题和观点往往设定较为浮夸、独特,以期能达到“直击用户心灵”的效果。此类经过加工的议题,在自媒体即时传播的影响下,往往一经发布,便引起全网关注,随之而来的便是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和网络集群行为。此外,自媒体平台的用户群体较为复杂,官方、“大V”、公众及部分利益驱使的投机者等共同参与网络议题的交流和讨论。然而,相较其他用户群体,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多处于“盲目跟风”状态,加之他们敢于质疑权威的特点,往往理性观念被他人的“代入感”所影响。所以,在多种“观点”影响下,大学生群体的加入可能使得网络议题逐渐偏离客观事实和正向导向,出现“不可控”的状态。

3.网络集群行为的“门槛”不断变低

第一,网络集群行为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从微博、微信到抖音、快手,再到个性化的Soul、树洞等,种类繁多的自媒体软件营造了若干个虚拟网络空间,在满足了大学生网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使得网络社群在空间上不断得到延展,客观上也为传统意义上的网络集群行为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区域、来源议题和发生风险也因此而不断增加。第二,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经济成本逐渐变低。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参与集群行为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场域条件,而自媒体平台的产生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相较传统媒介,自媒体软件多采用免费或低收费的形式保持运营,客户只需下载相应的软件即可使用,且并无较多限制和审查措施,这对于并无稳定经济来源、个性多样化的大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大学生参与网络讨论、发表网络议题变得更加“简单、容易”,客观上使其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成本更低。第三,网络集群行为的形成机制更加“顺畅”。自媒体的更新迭代,使得信息传播、反馈更加便捷,为学生提供了匿名、平等、迅捷的发声机会,迎合了大学生网络发声的实际需求。即时点赞、回复、转发等功能的出现,往往仅需要手指“轻轻一点”,便可参与到网络议题讨论。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则降低了参与者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这种沉浸式体验、不受限制的发声机会更易形成不恰当的“群体声音”和“群体诉求”,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2021年,某主播在网络直播中诉说情感问题,部分网民非但不进行劝解,反而在直播室内起哄,致使主播喝农药自杀,这便是网络匿名性危害的一个深刻写照。

三、网络集群行为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动机

1.学生的网络集群行为表现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释放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结构性压力。议题内容的丰富多彩、参与形式的多样快捷,使得移动网络空间中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明显增强。这种形势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呈现“不稳定、不可控”的状态。按照参与主体在网络议题讨论中的行为模式,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盲从者。当前网络舆论热点议题大多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严重者甚至歪曲客观事实,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热点问题的积极关注者,其理性思维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极易受到此类“先入为主”观点的影响,加之部分议题可能存在“感同身受”的影响,造成多数参与网络集群的学生表现出“疯狂点赞、高度参与、持续追踪”的盲从状态。二是沉默者。群体思维的产生是网络集群行为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群体思维形成过程中,个体会受到环境、群体的压力,从而改变原有观点和态度,以确保群体思维的一致性,而其中少部分理性的学生,为避免受到指责或被孤立,往往保持沉默。三是逐利者。个别学生出于猎奇心理、博取关注、追求利益或“无知无畏”等原因,主动制造网络议题,博取粉丝“流量”,以期能达到收获“名”和“利”的目的。

2.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心理动机分析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体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寻求参照、价值认同的情感需求。网络集群行为作为一种网络社会行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蕴含着明确的心理动机。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个体有着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动机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寻求行为参照。网络热点议题形成初期,相关情景信息较为模糊,加之学生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很难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和讨论。这种情形下,个体往往会自发地寻求参照,以此作为自身行动的依据和标准。潜意识中,“多数选择”往往被认为是正确的、可靠的。学生参与、评判相关事件时,往往会寻求参照系统,这时多数网民意见成为了最佳选择,从而使得集群效应越来越大。二是偏离孤立恐惧。网络集群行为中,偏离群体的个体往往遭到抵触或排斥,并且这种压力会使得孤立者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改变态度。在一系列的网络集群行为中,多数个体的行为和态度都顺应了“群体意见”,当少部分个体表现出质疑或不同意见时,除遭受群体排挤外,还面临着言语攻击和责骂,严重者甚至被“人肉搜索”,这种情况往往迫使拥有不同意见的个体“保持沉默”。三是获取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实现价值认同的主要因素,学生参与网络议题时,期望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支持,这一因素促使着个体顺应群体意志,以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特别是其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尊重和爱的情况下,这一特征会更加明显。

四、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应对现状

根据影响性质的不同,网络集群行为效应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类,行为应对主要针对负面效应而言。当前,高职院校多通过舆情引导和“诉求满足”等降低网络集群行为的负面效应,但应对问题的方式仍以行政管控为主。这种传统的应对策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对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学生日益多样化的“诉求渴望”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应对主体仍是学生管理部门和一线辅导员,多采用“发现—上报—指示—执行—反馈”的单线联系机制,在处置网络集群行为时,存在着应对被动、滞后等问题,负面效应一经触发便难以控制。究其原因,一是宣传、网络监管、后勤服务等部门尚未纳入联动风险管控体系,且缺乏明确的权责分工。二是网络集群行为风险管控的要点仍集中于“事中控制”,“事前预防、事后分析”的控制策略并未得到落实。三是高校基层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并未得到凸显,使得应对网络集群行为时“漏洞百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网络集群行为的应对方式仍是“行政式、强制式、执行式”的,应对主体的能动性和政策的执行力度明显不足,极易导致“政策失效、学生逆反”等问题产生。实践证明,应对机制不当可能会激化网络冲突,使得网络集群行为的规模和负面效应进一步扩大,甚至演变为校园群体事件。

五、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风险控制策略

1.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络空间话语权

当前,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空间,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阵地,作为育人主体的高职院校,管好用好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工具。一是要拓展阵地范围,丰富载体形式。高职院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喜好选择,主动占领微信、微博、抖音等学生使用较广泛的网络平台,以多样化的选择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诉求”,缓解、消除因矛盾、隔阂等引起的结构性压力,降低网络集群行为的威胁和风险。二是要立足实际、实情,讲好学校和学生“故事”。高职院校要立足国情、社情、校情和学情,构建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具有正确导向和价值指引的特色化内容体系,以差异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环境。三是要借助技术手段做好监测引导。高职院校要借力“舆情日报”等平台,分析、研判学生关注的热点议题,做好网络内容风险的提前预警和有效规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重构学生的关注热点和讨论话题,减少网络议题演变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可能性。

2.密切关注行为主体,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学生是网络空间的主体,也是调控、抑制网络集群行为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首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社会心态,了解其潜在的心理需求,分析、预测其网络行为的变化特征,从而构建完备的预防机制和监管措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概率。其次,要着重强化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正确认识和有关议题理性评判方面的教育,矫正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社会性认知偏差,全面把握网络意见的风险点,及时化解网络群体中的不良情绪和倾向;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理性看待、明辨是否、谨慎行动。最后,要积极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意见领袖”。学生网络集群行为中,“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意见领袖”,树立榜样典型,充分发挥其在引领学生思想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群体中自发产生的“意见领袖”的培育,以发挥正面引导作用,消除网络集群行为中的导向偏差,预防由此产生的群体盲动行为。

3.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形成明确的制度规约

无序的网络集群行为需要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和健全、系统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网络集群行为管理程序。事前,通过调研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网络行为及态度等内容,建立网情预警数据库,实施重点关注和监控;事中,建立高效的议题研判机制,分析、评估网络言论的走向,以便及时决策;事后,分析、梳理相关案例,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网络事件案例库。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体系,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的网络集群行为,要快速调查、及时评估、准确回应,迅速把握事件处置的先导权、主动权,有效控制网络集群行为的风险。三是要建立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管理机制。横向上,网络监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等多部门联动,从技术上监测网络舆论和行为的动向,从管理上查找网络行为的根源,并及时予以回应,从服务上满足学生的合理诉求,消除结构性压力,共同使网络集群行为消散、平息。纵向上,建立学校—学生处—二级学院—班级—宿舍的五级信息沟通网络,每班设置舆情信息管理专员,确保学校各级管理层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快速发现舆情动态,及时上报和处置。

作者:刘晶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