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工造林技术治理水土流失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工造林技术治理水土流失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工造林技术治理水土流失浅析

摘要:由于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经年累月形成支离破碎的地形,生态环境被破坏。针对吕梁市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介绍采用人工造林技术进行治理的具体技术措施,并对应用效果进行预测,以期为当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土高原;造林;水土流失

1区域概况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属于黄土高原区,其所辖的兴县、岚县、方山县等9个县全部为山区县,平均海拔在1200m以上,山多坡陡,沟壑纵横。全境范围内有矿产40多种,其中煤、铁、铝最多。吕梁市位于吕梁山中段,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和土石山区面积各占50人,只有交城、文水、汾阳、孝义4个县(市)的部分地区为平川,约占8%。吕梁市内水资源缺乏,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春季干旱,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秋季雨量集中,全年降水量为5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属于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据2020年全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吕梁市森林面积61万公顷,占全省的16%,森林覆盖率为28.86%,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晋城市(35.1%)6个百分点,不足福建省森林覆盖率(66.8%)的一半。据有关资料显示,水土流失面积达146万公顷,占到总面积的69%,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千米最高可达到1800万千克,属土壤侵蚀强度最为严重的一类。

2造林意义

防治水土流失的办法是减小地表径流,主要有修坝拦泥、修建水库蓄水防洪、修建水平梯田、坡地改平地等工程措施和植树、种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投资大,局部范围见效快,但是覆盖面较小,不适合大面积实施。生物措施投资小,效果可持续,可大范围实施,是区域性改善生态、治理水土流失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在半干旱,年降水量只有500mm,沟壑纵横、立地条件较差的吕梁山区治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是最佳选择。树木的根系网对土壤有固定作用,增强了其抗冲刷能力。树冠的枝叶对降水有阻挡作用,形成二次降水,减小雨水直接对地表的冲击力,有效防止侵蚀地表,枯枝落叶也有同样的效果。此外,树木的地下根部通过吸收地表水大大降低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速度,成片的树林还可以减小风速,改善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目前,荒山造林的亩投资较低,为1000元左右,且造林技术也比较成熟。多年来,农民对造林意义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积累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栽植的经验。目前,全市已建立了由农民自发组织的2万余人的造林专业合作社队伍。

3造林技术

3.1地块选择

实施范围为全区宜林荒山荒地。地块选择时需根据“三调”最新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结合国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对地类的要求,坡耕地在25°(重要水源地坡度在15°)以上,严格执行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要求。

3.2树种选择

根据现地调查,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本次规划树种选择抗逆性强、耐干旱、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油松、刺槐。苗木规格是油松:容器苗,苗高30~50cm;刺槐:裸根苗,地径1cm以上。所选苗木需无病虫害、主根完好、干正苗直、生长健壮、冠形完整、树形优美。营养杯苗木营养杯需完好,裸根苗主根无劈裂,树干枝条完好,没有明显机械损伤,苗木要有“四证一签”。

3.3整地

3.3.1时间。一般在栽植前一个季节进行,有利于水分积蓄和土壤结构的改善。根据当地气候的特点,秋季栽植时可在6~7月份提前进行整地,在4月栽植时可在上一年封冻前整地,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可以随整随栽。提倡进行预整地,有利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3.3.2方式人造乔木林整地方式全部采用鱼鳞坑整地,即半月形的坑穴状整地。坑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外侧筑土埂,半环形,高50cm、长径60cm、短径40cm。坑穴多排列成“品”字形,以利于保持土水。有时坑内侧修小蓄水沟与坑两角的引水沟相通,这种施工较灵活,有保持水土的功能,适用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区。

3.4栽植方法

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法。将块状油松、刺槐进行混交,混交比例是5∶5。栽植密度为油松110株/667m2,刺槐110株/667m2。苗木呈“品”字形排列。

3.5抚育管护

3.5.1松土、除草在工程实施完成后进行1次抚育,完工后的第3年,每年2次松土、除草工作,为幼树的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3.5.2补植补造经过一个生长季后,对确定已经死亡的苗木,选用同规格苗木及时补植。对补植苗木应加大管护措施,以保证造林成活率。3.5.3病虫害防治林木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一是严格检疫制度,选用良种壮苗,严禁栽植有病虫害的苗木,防止病虫害的传播;二是不同的区段配置不同的树种,形成混交结构,防止病虫害的蔓延;三是加强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四是采取有效措施招引啄木鸟、灰喜鹊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保持生态平衡;五是虫口密度和虫株率达到施药标准时,要选用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药剂,防止污染环境。以油松和刺槐为例。油松毛虫和针锈病是油松主要的病虫害,油松毛虫的防治需在幼虫期,利用1%的安得利粉喷粉防治。油松针锈病需在发病初期用15%的粉锈宁1000倍液喷杀。刺槐立枯病的防治需在发病初期进行,50%代森铵300倍液喷杀。危害树叶的尺蠖在幼虫期用叶虫净800倍液喷杀,效果较好。

4应用效果预测

4.1生态效益

通过造林,能够使林地面积增加,提高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同时,通过造林技术,将有力地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的防护功能和综合效益,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4.2社会效益

造林项目的实施,让部分闲散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农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土地等各行业运行。项目实施后,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得以彩化、美化,提高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效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4.3经济效益

造林项目既可带动种苗产业的发展,还可获得木材、薪材种子等更大的经济效益。工程实施过程使得闲散劳动力得以妥善安置,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同时,环境的改善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带动旅游业等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真正实现林业和地方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付彩霞 单位: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