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青年教师融入主流研究方向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对于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来说,青年教师保持传统研究方向的底蕴和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引进跨学缘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融入主流研究方向”为主题,指出了融入主流的必要性,通过内化石油文化、创造外部环境等举措帮助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快速融入,取得良好成效,为石油高等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非石油专业背景;主流研究
方向引进非专业出身的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十分注重青年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非石油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引进培养。这些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培养好这些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是石油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学院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学院创新开拓了由内而外、由浅入深的系列方式方法,有效促进跨学缘青年教师快速融入学校和学院的主流研究方向,成长为具备融合交叉学科特点的高层次人才。
一、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融入主流研究方向的必要性
行业特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自2010年以来,石油大学整体调整了入职青年教师学缘结构要求,加大了国内外高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促进了知识交换和学术思想碰撞,学术思想得到重大突破和创新。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每年至少有2/3的入职青年教师没有石油相关专业背景,没有接触过学校主流研究方向和课程内容,这也就造成了一些青年教师在融入科研团队、准备授课课程、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存在困难,迫切需要探索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与措施。为了让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主流研究方向,集中统筹分析了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定位、类型,帮助其拓展研究方向,为他们增添一些“油味”,引导青年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发生转变,在研究内容上有效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主流研究方向进一步焕发生机[2]。
二、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融入主流研究方向的措施与途径
1.内化石油文化,增强青年教师的认同感
学院深入实践“人才强校”战略,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规划要求。每年组织青年教师赴石油石化企业开展“石油行”社会实践,青年教师们登上克拉玛依的黑油山,站在大庆铁人雕像前,深刻体会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每年为新入职教师安排3~5天的集中岗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了解石油行业,培养青年教师建立起“干一行爱一行,干石油爱石油”的职业理想。这些培训和实践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石油文化、融入石油行业,坚定了为祖国石油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注重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政治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使青年教师的职业车轮快速正轨前进。深入理解“三个认同”(即道路认同、理念认同、情感认同)“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开展“课程思政”,成为合格的全方位育人队伍中的一员;邀请退休老教师与资深教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鼓励青年教师夯实知识基础,积累实践经验,在生活中积极向上、敢于拼搏、勇担责任,在工作中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创造外部环境,护航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是以政策支持文件为指引。学院制定《关于化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若干规定》《关于化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助教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文件,又根据学院发展情况,设立专项经费,按照《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及配套管理办法》,资助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在《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岗位聘任与管理办法》中,对青年教师考核列出明确要求,即入职前两年可以免考核,给青年教师充足的缓冲和适应的时间。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人才。学院出台《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据此对人才引进工作进行规范。依靠国际精英论坛吸引海外人才,通过优秀学科博士后制度、师资博士后制度、后备师资选拔、直接引进等多种渠道优中选优,选拔有潜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动力;设立优秀青年学者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为青年人才提供高平台高起点保障。三是以认真落实执行为抓手。学院和专业的行业特色鲜明,开设的专业课也带有行业特色,因此学院严格执行助课制度,青年教师在教学指导教师与助课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熟悉教学要求,学习授课技巧,厘清授课思路,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在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入职时就明确告知,要求其参加本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习,本科非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还需自修《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通过石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学院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在团队融入、专业融入、主流研究方向融入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四是配备专业的成长引路人。在《新进教师发展规划书》中明确提出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为其安排教学和科研团队,配备教学和科研指导教师。建立学院党政领导联系青年教师的制度,每位领导至少联系两名青年教师,每年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面对面交流指导。五是搭建平台和团队作保障。依托“油气化学转化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组建了以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等为负责人的六个团队。团队积极吸纳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所占团队总人数的比例接近50%,形成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通过团队的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深入到主流研究方向,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从事研究的主动性,也为团队开拓创新提供了机遇。随着石油大学对“三个计划”(即“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培育计划”)学科建设项目的不间断经费投入,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启动和发展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融入主流研究方向的成效
学院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开启了新时代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新局面,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共引进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26人,其中3人晋升为教授、19人晋升为副教授。90%已经取得主讲教师资格,青年教师为第一作者出版教材2本、参编教材1本,出版专著3本、参编专著3本、译著3本。24人已加入科研团队,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已有3项成果实现了技术转化。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3人在入职两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1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人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17人入选校青年拔尖人才。人才发展可谓百花齐放。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一直以来,石油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学院积极贯彻“强优、拓新、入主流、求卓越”理念,不断提升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努力培养非石油专业背景青年教师精准融入主流研究方向,力争为石油大学“全面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梅.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为例[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9,27(2):70-78.
[2]李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困境与提升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8,357(11):226-227.
作者:郝雪莲 高金森 魏强 孟祥海 单位: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