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探究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益阳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益阳市的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益阳市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指出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了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益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提升益阳市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带动全市经济高速高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益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1前言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洞庭湖以南,地域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400万,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3+5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益阳市是内陆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一座城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益阳在当年“三线建设”中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国营资江机器厂、国营青山机械厂、国营湘华机械厂、益阳橡胶机械厂等项目的落户,为益阳的装备制造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后,湖南桃花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湖南三一中阳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沅江分公司、益阳华翔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先后成立,为益阳市的工业发展注入了一批新鲜的血液。近年来,随着“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PCB线路板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促进益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益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与特色,但较于东南沿海地区及周边较发达城市仍有一定差距。分析益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发展战略,对推动益阳的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现状分析

益阳市装备制造业以船舶制造、工程机械为主导,涵盖橡塑机械、电气设备、农机农具、金属制品、汽车零配件、电子通信产品等多个领域。其中船舶制造年产值占据了湖南省船舶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形成了我省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区;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生产基地之一;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处于全球橡塑设备制造行业领先,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镀膜设备和多线切割设备已接近国际水平;耕整机、风冷柴油机等农机农具的研发制造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截至2021年,益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速为16.5%,比全市整体规模工业产值增速高出3.5%,拥有的315家装备制造工业企业已基本实现集聚发展。

3存在问题

3.1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全市在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和百亿企业等领域尚属空白,主要业务营收过30亿的企业也寥寥无几。以工程机械制造为例,全市仅湖南三一中阳机械有限公司和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沅江分公司在业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因缺乏强力带动,其余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较弱,发展后劲欠缺,产业链条不长,未在行业内有效形成“集群效应”。

3.2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益阳市的装备制造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装备比重偏低,企业所面临的的人力、资源、环保等成本压力较大,产品价格不稳定。以船舶制造为例,虽然总体发展势态强劲,但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能趋于过剩、产品延伸力不足等问题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改善。

3.3自主创新水平不高

市内装备制造企业普遍存在技术研究基础薄弱的问题,虽然在招商引进的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大多仍然依赖于外协或外购。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为例,受制于技术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均以生产电子元器件为主,“吃老本”的现象严重,因此产品附加值不高,综合利润率偏低。根据2020年的数据,全市财政科技投入部分仅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65%,低于全省平均的2.19%,创新驱动能力明显不足。3.4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装备制造业涉及机械、电气、材料、信息、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而益阳市的中小型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缺少高学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全市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仅有9.2%,无力支撑装备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益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引进人才,但人才规模总体偏少、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3.5产业分布相对失衡

益阳市的装备制造业主要依靠园区经济,而各区县(市)的产业园区分布不均导致其发展不均衡。截至2018年,益阳市的制造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城区,其中尤以赫山区居多,占全部企业的28.5%,经济总量更是达到了40.4%,其次是高新区,企业占22.6%,总量占15.6%,而位于资阳区的20.4%的企业贡献了经济总量的21.4%。相比而言,除桃江县拥有全市11.2%的制造企业外,其余4个区县(市)的占有率均不足5%。制造业分布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优势与机遇

益阳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在自然资源方面,益阳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丰富,这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先天条件。在交通方面,石长铁路、洛湛铁路、渝厦高铁(在建)、呼南高铁(在建)在益阳交汇,待平益高速、益常高速扩容工程竣工,将形成“一环八射”的高速公路网络,而水路则由资江经洞庭湖直达长江,便利的交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年,湖南省被赋予了“三高四新”的新坐标、新定位和新使命,并以此确立了“三高四新”战略,其中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2022年,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印发《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目标,以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到2025年,规模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8.3%),湖南建设成为中部领先、国内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地,装备制造业成为我省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支撑。益阳市装备制造业作为湖南省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引导支持下,无疑是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之中。

5发展战略建议

5.1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科技进步,而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保证,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益阳市装备制造业要在国际、国内双重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必由之路。企业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一方面主动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打造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各类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形成开放性创新体系,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以并购、协同开发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产权,丰富创新能力储备,达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的。政府应提供优质服务,在经费拨付、财税减免、奖励政策等方面对企业创新予以支持。

5.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益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一要建立专门人才库,配套相应政策,如采取提高安家费额度、发放住房补贴、畅通晋升渠道、安置配偶工作、子女优先入学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益阳;二要与周边高等院校紧密合作,采用“订单制培养”和“定位式引进”等方式,丰富人才培养手段,扩大人才储备规模;三要积极鼓励现有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和职业技能,企业可提供适当减免或集中安排工作任务等便利,并对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多措并举,进一步打造高技能装备制造人才群体。

5.3持续推动企业集群

瞄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和千亿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产业链建设,聚焦工程机械、船舶、现代农机、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集群。依托湖南三一中阳机械有限公司和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沅江分公司等两大龙头企业,打造工程机械制造集群,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完善上下游配套,实现全面发展;依托沅江船舶产业园,打造船舶制造产业集群,结合工程机械,拓展发动机、消防设备等船舶配套产业;依托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南县4个洞庭湖滨区县(市)的现有农机产业,打造现代农机制造产业集群,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抱团效应”,做大市场主体;依托湖南益阳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汽车零部件制造集群,主推汽车动力电池、金属模具、动力系统总成等产品,并逐步延伸至整车制造。

5.4突出地方产业特色

益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存在产业分布失衡的现象,这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但各区县(市)均有自身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应当按照差异化发展的理念,集中力量进一步打造特色产业,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例如桃江县竹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竹木加工装备便是理所当然;沅江市毗邻洞庭湖,因此船舶制造是其产业支柱之一;赫山区和高新区靠近省会长沙,在承接其工程机械产业转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5.5积极对接区域发展

随着“中部崛起”、“一带一路”、“三高四新”、“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先后提出,益阳周边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和以南昌为中心的大南昌都市圈正在飞速发展。益阳市应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互利互助,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6结语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它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随着益阳市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益阳市的装备制造业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不足而制约其进一步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抓住历史机遇,对标国家战略,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准确把握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产业变革,全力推动益阳市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昶 马小林 殷赳 袁聪 蔡振华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