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产业分工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产业分工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产业分工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浅析

摘要:本文基于2012-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城市群面板数据,通过基尼系数构造产业专业化指数实证研究了产业分工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产业分工的深化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2)产业分工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3)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人力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结论提出建议,我国应当培育并利用好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城市群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及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协调发展产业分工基尼系数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产业分工这一概念最初是为了研究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而提出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这一界限而形成的国家间分工(谢卓廷,2020)。而随着各国不同区域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显现,在地方产业保护政策的出台,企业对于某些特定区域所产出资源的需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分工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更是地方政府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手段。本研究基于中国3个主要城市群2012年到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各城市群产业分工程度,并探究产业分工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将为城市群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二、文献评述

国内有关产业分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从产业分工的指标测算来看,由于产业分工与产业协同集聚概念相对应,使得许多学者从产业协同集聚的角度对产业分工进行测算。例如,韩清(2018)利用DO指数对中国工业企业2003-2011年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测量,得出中国工业产业协同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稳定的态势;从产业分工影响因素来看,已有研究多从生产要素出发,王玉燕(2018)通过测算产业专业化指数并回归,实证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进步是决定产业分工程度的三大因素;杨孟禹(2020)通过中国地级市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集群规模及产业分工指标,得出土地财政不利于产业分工的深化。从研究层面上来看,众多学者在国际、地区以及省际层面上进行了许多研究,如刘志彪(2020)分析了我国在疫情背景下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并给出了如何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巩固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建议。综上所述,现有关于产业分工的研究已经较为完善,但仍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一是有关产业分工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探索产业分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且大多为定性分析,很少有学者对产业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二是国内学者多在国际、省际等层面进行产业分工指标测算,而以城市群为单位测算产业分工指数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将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均GDP角度,探究产业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为城市群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这对推动城市群产业分工合理化、经济发展协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证研究

(一)计量模型构建

本研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上文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设定如下基准回归模型:ECIit=Ait+β1IDit+γXit+εit(1)在此模型中,i代表城市群,t代表时间,ECI代表了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本文参考陈启斐与巫强(2018)所提出的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测算方法,用城市群中各城市的人均GDP代表各城市收入,并引入基尼系数计算城市群中城市之间收入不平衡程度,最后通过逆向运算得出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指数ECI。ECI=1-G=1-[∑i=ni=1∑j=nj=1yi-yj|/n(n-1)]/2s(2)其中n代表了城市群中包含城市个数,G代表了城市群基尼系数,也即是城市群城市之间收入不平衡程度,yi代表了第i个城市的人均GDP,s代表了城市群中城市人均GDP的均值。ECI衡量了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该系数越高,即代表了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越高。ID代表了产业分工程度,也即本文的核心变量。本文借鉴张祥与杜德彬(2013)所采取的基尼系数测度方法,对城市群产业分工程度进行测算,测算方法如下所示。Gi=12N2()u∑ni=1∑nk=1xij-xikXi(3)其中xik为产业i在k市的产值,同理xij表示产业i在j市的产值;xi表示产业i在该城市群产值总量;u表示产业i在城市群各城市比重的均值;N为选择城市群中的城市总数;Gi为基尼系数,且该数值必定在1和0之间变化,取值1表示该产业在城市群中某一城市完全聚集,而取值为0则表示该产业在城市群中的每一城市完全分布均匀。X代表了可能影响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其他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水平FII,用固定资产投资占该市GDP的百分比表示;人力资本水平HUC,用在校大学生总数占人口数百分比表示;政府干预程度DOG,用财政收入占该城市GDP百分比表示;城镇化率URB,用市辖区人口占全市人口百分比表示;基础设施水平INF,用人均道路面积表示。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直辖市、城市统计年鉴,其中,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导致的数据完全缺失,故将安阳从京津冀城市群中剔除。

(二)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在这里首先考察在全样本下两者的关系。从R2、F统计量来看,本文模型较好地刻画了产业分工程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模型(1)-(6)的实证结果中看出,无论是否引入控制变量,产业分工指数ID的回归系数都至少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在模型(1)中产业分工指数ID的回归系数为0.146,说明了产业分工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协调指数将增长0.146个百分点,在模型(1)-(6)可以看到产业分工指数的回归系数始终为正且在0.1附近波动,这表明产业分工指数的提高能够促进城市群内部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提升。产业分工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定向流动,从而形成产业单一化聚集,产生集聚外部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驱动城市间经济利益的“渐进式分享”。分别从各个变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来看,随着模型(1)-(6)逐渐加入控制变量,模型的拟合优度R2逐渐上升,说明引入的控制变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在模型(2)-(6)中的回归系数在0.058到0.066之间波动,除了模型(5)外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且模型(5)中也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因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FII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模型(3)-(6)中引入政府投资这一控制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政府投资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回归系数在-1.383与-0.098之间波动,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了政府干预程度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分割所造成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常会对其他区域在本区域市场上所流通的各类商品加以限制,从而产生隐形的市场壁垒,形成“诸侯经济”的市场格局,导致城市群城市之间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4)-(6)中引入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且模型(5)中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该结果表明了人力资本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显著促进作用。而在模型(5)与模型(6)中引入的城镇化率这一控制变量虽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数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但是显著性均较低,且回归系数标准差也较低,表明了城镇化率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较小。最后在模型(6)中引入基础设施水平这一控制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回归系数仅为0.009,因此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作用较小。在将三个城市群数据作为整体因变量回归并进行相关分析后,为了研究产业分工对于不同城市群的作用,有必要将三个城市群依次进行回归并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在将三个城市群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后,产业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在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回归模型中显著为正,尽管在引入控制变量后回归系数有所下降,但依旧维持在0.1左右。从京津冀城市群来看,产业分工系数在引入控制变量后对于该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并不显著,且回归系数与其他两个城市群比较来看相对较小,这可能是由于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类型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支柱产业类型差别较大所造成的。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将三个重点城市群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实证了产业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基尼系数构建产业分工指数,并运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个沿海发达城市城市群2012-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分工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也不断提高,这表明了三个城市群中各个城市核心产业使本区域的产业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且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现出积极作用,这说明了进一步推进产业分工,提高要素生产率能够缩小城市内部收入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产业分工的深化对不同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其对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而对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较不明显。第三,在引入的控制变量中,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但就回归系数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而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较不明显。

(二)政策建议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城市群经济融合发展,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应当培育并利用好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城市群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及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应当积极推进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充分发挥其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城市群各城市政府应本着产业互补和互利互惠的基本原则建立战略指导方针,消除城市间的市场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制定符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战略。第三,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地方政府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交流,提升区域发展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建立区域利益平衡机制从而避免恶意竞争。

作者:陈星宇 支援  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