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动画艺术设计中角色设计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当今动画艺术设计在创作中有着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角色设计是动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随着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于角色设计有了更高的视觉和科学性要求,其中以虚拟世界的角色结构变形最为突出。角色的变形在以往的艺术表现中大多是以“加”或者“置换”的方式进行设计的,但这样的角色结构变形不具有科学性,而真正具有较高价值的角色设计和结构变形是需要考虑生物体本身结构演化规律的,以这样科学性的思维进行角色设计,角色的形态和结构会具有意想不到的魅力,并且更具有科幻性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动画艺术设计;角色设计;角色结构变形;生物体结构
动画艺术设计作为当今一个新型的设计在很多方面影响着这个时代多个领域的发展,如影视、虚拟产品开发、生物医学探究、地质勘测模拟、外太空观测等具有高科技发展要求的领域。现代动画艺术中的许多技术都源于军事技术,因此,从现代动画诞生那一刻起,它就无法脱离高科技发展的轨道。纵观现代动画艺术设计发展的不同,可以分为故事性动画艺术和非故事性动画艺术。故事性动画艺术最常见的就是影视作品、游戏产品及书籍类作品,这一类动画艺术需要具备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语言、色彩设计及声效设计等内容,是以故事为背景和以人物经历为线索来讲述一个或者多个主题,因此,角色设计在故事性动画艺术中是缺一不可的。而非故事性动画艺术则多出现于科学模拟及多媒体技术创新探索等方面,这一类动画设计不一定需要角色设计和分镜语言,更多的是一种科学模拟推理或信息技术下的视觉和声效体验,例如地壳断裂带运动模拟、火星探测器运动假设、石油勘测地下钻井模拟及病毒生物毒性演变模拟等内容。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动画艺术设计与大众生活接触面最大和最广泛的还是故事性动画艺术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影视作品和虚拟游戏产品外,电子商业性广告或者概念设计产品也需要一定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主题的表现,以此突出产品的功能及特点,这类动画艺术在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和分镜语言的要求上就尤为显著,因此,以角色设计进行探讨不仅能更好地展示故事性动画,而且还能因角色设计中的形态结构变形对未知生物体结构进行科学性讨论,从而展现出一些完全与传统形象不一样的角色形态,也可以充分地体现角色结构变形的视觉性及科学性[1]。
一、角色的基本概念
设计,是一个多元性学科。换句话说,一个设计师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要博览群书,要能对许多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设计师最基本的要求。动画艺术设计作为设计学科中新兴的领域,在多元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平面设计可以指导动画艺术的画面布局,色彩构成决定动画整体色彩表现的艺术及部分情感展示,立体构成则是动画场景及三维造型的基础。角色设计在故事性动画中是缺一不可的,而一个角色的造型设计就是一个多元性艺术的表现,如角色的服饰及图案、角色的构造与形态和运动方式、角色的色彩与心理、角色的陪伴物或者坐骑、角色的武器及造型等,这些都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持,需要多元性的规划和设计。那么什么是角色呢?在明确的词汇定义中,角色是指戏剧或者小说中的人物。但广义地研究角色,可以看到凡是在现实或者虚拟世界中具有一定特性的人物都可以被称为角色。换言之,每一个人都是角色,每一天都在扮演着自己的戏甚至是别人的戏。关于这个观点,中国古代庄周就曾经以蝶暗示自身角色存在的真实性,以一种变化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虚拟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于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一切虚拟艺术中的角色都源于现实世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他们的人生经历,但由于虚拟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喜好在虚拟的世界中尝试不同的角色人生,甚至发展出云宇宙概念。云宇宙是由虚拟增强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虚拟空间融合创造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这是将庄周梦蝶的理论付诸现实,并实现虚拟空间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概念,而且支持成千上万的现实人在现实世界中共同享有虚拟空间,例如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角色只是一个厨师,他看到的一切被认为是现实的角色身份与相应的生活,而当他运用VR设备时,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在他眼前展示的一切都将是不一样的,是现实世界中的虚拟空间,他的厨房可能变成他所奢望的中世纪城堡,他的同事可能会变成战士,而在这个并存的虚拟空间中,可能充满了怪兽、巫师和骑士。云宇宙的概念是现阶段将角色在现实和虚拟世界进行改变和设计的广度发挥到了极致[2]。
二、角色的分类
在虚拟艺术世界中,角色的种类要比现实世界的人种多了许多,但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非自然形态。所谓自然形态的角色,就是指角色的形态来源于现实自然。这样的自然角色分为人、动物、植物及昆虫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人形角色,例如男性、女性、老人、孩子等。当然这一类拥有自然结构形态的角色在一些特定的故事设计下是可以具备超能力的,如超人、蜘蛛侠等角色,但他们的结构形态是不发生变化的,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赋予了超能力,最典型的如中国传统角色中的仙子,当角色的裙带、衣服和大袖随风飞扬时,角色就被赋予了“飞翔”的能力。另外,一些动植物和昆虫的形态被拟人化后的角色也属于自然形态的角色,虽然这类角色可能拥有了人类的情感、表情及动态特征,但作为角色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如小丑鱼、猫和老鼠等角色。角色艺术设计中,非自然形态的角色艺术是当今影视作品和虚拟游戏产品中最受推崇的设计之一。在这一类角色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角色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而创作出来的角色形态是地球现实生物进化中不存在的,也就是虚拟的角色造型。这类角色造型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中并不少见,大量存在于早期的创世神话和民间的传说故事中,如半人半蛇的中国女娲与伏羲、民间传说的牛头马面、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及半神半兽的九柱神造型、古希腊的美人鱼和好战的人马战士等角色形象。在这些角色的艺术表现中,人鱼、人马和人蛇的形象较为深入人心,世世代代影响着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然而在世界民俗和传说等研究中,可以发现,人类对于非自然形象的创新设计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如植物变成人形及自然元素变成人形等。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具有浪漫和抽象表现手法的,在中国古代的树精花怪中,大多存在修炼百年后幻化为人形的角色;而对于西方以现实为基础的表现理念来看,树木必然在形态上要与人体形态相结合和变形,这样的角色才具备树人角色的新颖性,而自然元素形成的角色也是如此。除此之外,机械角色的产生预示着非自然角色类别又增加了一种独特的表现。现阶段所有的虚拟机械角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现实机械零部件及集成电路产品形态为主要设计元素,这是现实元素限制了虚拟设计;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未来机械角色展现的形态又不断激励和指引着现实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充分表现出动画与未来科技的关系。
三、角色结构的传统变形
角色结构在变形设计中,最常见到的设计方式为“加法”与“置换法”。所谓的加法造型,就是保留原本的自然结构,另外又在形态上添加一些其他生物体的部位,通过添加的部位来展示该角色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典型的传统角色如西方天使、吸血鬼和精灵的造型。天使角色保留着自然人形结构,但在角色后背肩胛骨处添加一对翅膀,而翅膀在大自然生物群中是鸟类最典型的结构特点,是飞翔能力的体现。在人体结构上添加翅膀,就是赋予角色飞翔的能力。在众多传统角色表现上,早年的艺术家们为了区分角色的善恶、身份及对其信仰的不同,又运用了蝴蝶、蜻蜓和蝙蝠的翅膀,同样通过人们对这些生物体不同的情感和认识来进一步促成对创造性角色的认识,从而产生了西方精灵和吸血鬼的不同认知。此外,在角色结构的加法中,不难看到一些传统角色所添加的部分本身源于该角色的自然结构,如佛教中的千手观音造型、哪吒的三头六臂造型、山海经中九头鸟造型等,这样的角色造型是一种能力叠加的设计手法,让观者对该角色的能力产生几倍或者无限大的理念。角色结构传统变形中的置换法则是传统角色塑造中最为常见和广泛的。所谓置换,就是将一个自然形态的生物体的某些部位与其他生物体的部位进行交换,这种表现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后者形态结构的占比,也加强和扩大了后者生物体在原角色身上产生的能力。在早期的传统角色表现中,常与人体结构进行置换的动物有蛇、马、牛、狮子、大鹏等。例如西方神话中美杜莎的长发与蛇进行置换,赋予角色恐怖的一面;而中国传统的女娲伏羲则是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为巨蛇,根据许多创世神话的研究,巨蛇是大地开元的重要角色,而且存在于几乎所有古老民族的早期神话传说中,如南美的羽蛇神。因此,巨蛇的造型赋予女娲和伏羲创世神的地位和能力。除此之外,西方的人马造型、中国的牛头马面、魔法世界中的鹰狮兽、埃及的狮身人面等造型都是运用一种角色造型置换的方式进行创作的。但从生物进化与结构造型的科学性出发,传统角色结构的变形是存在很大不科学性的[3]。
四、角色结构科学性变形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不断进化和淘汰后的选择,渐新世埃及古猿中的一支森林古猿广布于欧、亚和非洲大陆,这是现代猿甚至古人类的共同祖先。在自然的推动和生物进化的发展下,古猿一步步进化为现代人类,因此,人体结构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符合自然发展及生存要求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从所有自然形态的骨骼和肌肉结构造型可以判断一个生物体的形态及运动方式,其中骨骼的造型、粗细、数量及密度等都可以推断出生物体部位的形状、功能及运动方式等内容。例如猿猴头骨与人类头骨造型的对比,从脑部空间的结构可以看到生物体脑容量的体积,从而判断生物智力等级;从眼眶的大小可以看出生物体活动环境的不同;从牙齿和上下额骨可以断定生物体食物的基本类型;善于奔跑的动物,胸腔的骨骼较不善于奔跑的动物要大,说明大心脏和大双肺的存在是保证奔跑时心肺功能的基本需求;草食性动物下颚后端肥大,而肉食性动物则是上颚前端肥大;从人体骨骼结构上还可以看出,骨骼数量越多的部位运动越灵活,而单一粗壮的骨骼往往是力量承接的部位。不仅如此,从植物及昆虫的自然结构中也能看到生物体的自然本性,如越干旱的地方,植物则具有越粗壮的根茎和主干及越细小的叶子;在人体结构中出现的黄金比例现象在自然花卉中也有着斐波那契数列的变化;人类社会出现的等级分工在蜂巢中也同样上演,这一切都是自然形态角色产生与设计的来源。美国作家E.B.哈德斯佩斯的《绝技动物古抄本》中人马造型就是运用传统的置换法则进行设计的,由人的上半身和马脖颈后的下半身组合而成,从骨骼上可以看到,人马保留了马巨大的胸腔部位,又加上了人体自身的胸腔,也就是说,人马具有两对肺和两个心脏,如此的内脏构成结构需要一个以上的呼吸气道和足够的气体交换部位。但人马只有人类结构的气管和鼻腔,远远无法满足马体部分的换气要求,从医学研究上看,这样的人马战士不仅不可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反而容易因为无法很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导致严重闭气甚至死亡,这样的角色结构变形在科学上是无法存活的,因此,在重新审视人马的造型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在马体部分出现新的气体交换通道,也就是出现新的气道开口。同样,美人鱼骨骼在传统造型中也存在根本性的错误,如美人鱼盆骨的消失、桡骨突然出现的鱼鳍、尾鳍造型等问题。人类是胎生动物而非卵生,人鱼具备人的特性,必然也不可能是卵生动物。那么,E.B.哈德斯佩斯解析的传统美人鱼直接没有盆腔,这样在结构上直接否定了美人鱼可以繁殖,这样的构造不具备科学性。因此,在角色结构变形中,设计师应该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生物体的生存方式及生存环境等问题,再考虑什么是符合生存的生物体结构特点,最后,再考虑角色造型的艺术装饰问题。换句话说,设计师应该将多元学科知识发挥到结构设计上,应该让设计作品从结构上更具备科学性。如从骨骼进化的科学性出发,不难发现根据骨骼科学性的要求,这样设计出来的角色造型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形态。如天使的骨骼需要支持巨大的翅膀,那么人体在肩胛骨的造型上必然会因为运动的要求和承接力量的要求而发生形体上的改变,不仅如此,鸟的骨骼是中空的,那么天使的骨骼是不是肩胛骨会变得十分巨大,而其他的骨骼也会相应地改变,这样才有利于飞翔;同样,人鱼在结构变形上会存在头部的变形,如超大眼眶和前突的头骨,以此符合深海生存,同时会拥有扁平的胸腔、合并的膝关节及变形的脚趾骨等形态,这才是合乎角色生存需求的结构造型。
五、结束语
在现代动画艺术设计中应加强多元学科的教育、学习和交流,使动画设计艺术工作者的学科眼界及认识得到更为广泛的扩展。而对于角色设计师的培养,生物学、医学、结构力学和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与教育能让未来设计师更好地领悟具有科学性的结构在角色设计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角色结构设计和变形在兼顾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更符合科学生物进化的要求,只有这样的角色结构设计和变形才具备艺术和科学的共同要求,也能更好地体现出未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美]E.B哈德斯佩斯.绝迹动物古抄本[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
[2]沈银柱.进化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王非.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20(06):101-102.
作者:曹薿丹 鲁丹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