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创作冲击浅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创作冲击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创作冲击浅谈

【摘要】在我国现代舞蹈的发展中,西方现代舞对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西方现代舞蹈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思维创新性,使得我国舞蹈创作有了新的高度。最近几年,我国的舞蹈创作引入了很多西方现代舞的观念,使所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呈现多元化与情节化的特点,有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西方;现代舞蹈;舞蹈创作

在西方现代舞中,舞蹈的功能从解放人的身体,逐渐转变为解放人的心灵,最终解放人的创造力,甚至实现人性的自由和解放。从舞蹈表演来看,舞蹈主要是以当下社会中的现象与共通的人性等作为舞蹈创作的题材,通过人的自然动作,来表达人的情感与状态的艺术创作。

一、西方现代舞的特点

西方现代舞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动作表现方式

西方现代舞的编创者在创作过程中随着心意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着重强调了舞者身体的表现,而且身体可以朝任何方向发展,不会有过多的限制,在表演时,还会使用多种媒体与之搭配,增加舞蹈的美感。

(二)舞蹈动作技巧

西方现代舞强调让舞者更多地利用身体做出舞蹈动作,表演时更加追求自我,对技术没有过多强调,而是要求在动作表达上应当具有一定意义,使得舞蹈编创有更高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三)舞蹈动作性质

西方现代舞属于较为前卫的艺术,在任何场景中都可以表演。在西方现代舞中,并没有设置太多的剧情,对于音乐的选择以及场景的布置也没有任何规则上的要求,一般都是在音乐场景下进行表演。

(四)舞蹈动作特征

西方现代舞所具有的舞蹈特征本身并不复杂,不存在明显的民族特色,它更多展现的是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与对自由的追求。从舞蹈动作来看,西方现代舞主要是从抽象的概念立意进行动作编创,并且在动作发展过程中进行改变与创新。

二、我国舞蹈创作发生的变化

我国民族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种类也极为丰富。当西方现代舞的创作理念与训练技术传入我国以后,给我国舞蹈创作带来了新的方法和理念,使我国在舞蹈创作方面出现了巨大改变,但是另一方面,西方现代舞的传入也冲击了我国舞蹈创作时对于题材的选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舞蹈正式进入了一个发展创新阶段,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形势下,舞蹈艺术也随之进入变革时期。如今,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开放更是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舞蹈发展也走进了新领域。从近些年我国舞蹈发展情况来看,现代舞的观念以及在编舞上所采用的技法,已经被应用在很多舞种中,这也使得我国编创的舞蹈作品变得更加多元,在舞蹈作品创作发展上呈现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西方现代舞之所以能够在该阶段进入到我国舞蹈艺术中,除了因为西方经济发展水平比我们高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文化领域也受到西方的强大影响。如此一来,我国舞蹈艺术便逐渐接纳了西方现代舞,使我国舞蹈在编创形式、创作题材等方面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舞蹈创作最初只有单一的政治主题,而当西方现代舞进入到我国以后,才开始逐渐有了情感表达、人性发现等方面的主题。从创作思想来看,革命精神被逐渐弱化,个人情感越来越受重视。这些变化,都来源于西方现代舞的影响,西方现代舞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从个人自身出发,对情绪的变化进行挖掘,如人性所存在的劣根性、黑暗面等,通过现代舞将内心对社会的不满表现出来,这使得西方现代舞具有较强的叛逆性。由于西方现代舞本身十分前卫的思想,使得我国在舞蹈创作上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开始逐渐宣扬个性与展现自我,出现了很多独舞,并且独舞逐渐成为了主流,群舞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少。在内容上增加了个人理念的表现,突出展现人的追求以及关注人的情感,甚至还对人性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进行挖掘,运用现代的舞蹈审美理念和方式,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抨击。但是,我国部分舞蹈作品过度借鉴和依赖西方现代舞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方法,所创作出来的舞蹈不符合本国人民的审美和情感上的需求;还有部分编创者自身创造力不足,而去选择抄袭和过度借鉴他人的舞蹈创作题材,无法自主创作,甚至创作出来的内容脱离现实,过度迎合低俗审美,这也是需要我们正面看待的问题。

三、我国舞蹈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情感表现相对单一

从我国舞蹈创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创作人员内心并没有所尊崇的东西,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即便我国舞蹈在创作时不再只有单一的革命体裁,然而却也丧失了我国传统的舞蹈文化,舞蹈体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让人感到伤感的内容,如战争、弃妇等,使整场演出都处于悲愤状态,此时,我国舞蹈在创作上进入瓶颈期。但是,难道在现实生活中只存在悲愤这一种情感吗?例如,《休·诉》主要是表现当女性被休了之后内心所展现出来的悲戚,《推·敲》则是表现和尚需要修身养性。若仅仅是对这两个字展开深入分析和思考,那么所展现的便是我国诗词中使用一个字词时的严谨精神,而非人们争斗的一面。从我国舞蹈创作在人性上的选择来看,不论是梁祝还是阿炳,都没有一个好结局,用其故事创作出来的舞蹈是通过感动来引发观众的共鸣,给人们的感觉还不够丰富。

(二)文化内涵相对淡薄

从西方现代舞的发展来看,他们是以反叛为起点,在西方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因为现状不断改变,西方现代舞开始逐渐反映社会现实,做到了与时俱进,拥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在社会变化上也有很强敏感度,有良好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但是,我国舞蹈在创作时则走进了误区,仅仅是将现代舞编创的技巧引入到我国舞蹈编创中,却没有继承其艺术理念,导致我国的舞蹈作品虽然具有较高质量,却无法拥有巨大影响力。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在创作理念方面给予关注,淡化了舞蹈创作的文化内涵,而过度追求视觉效果与舞蹈技法,导致整体舞蹈都显得单薄。

(三)创作方向偏于功利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无法安静下来认真欣赏舞蹈艺术,舞蹈编创者也难以深入进行研究与创作,舞蹈演员也不会认真琢磨角色,在此情况下,我国舞蹈创作水平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创作效率则变得越来越高。当国人自身艺术修养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在艺术消费上不能达到专业水准,编导就只能适应观众审美,创作舞蹈时也有着明显的功利性。因为许多人无法看懂蕴含内涵与文化的舞蹈作品,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就会刻意降低其本身的艺术性,以便让国人可以看懂所表达的内容,以此换得舞蹈发展的空间。但是,如果一门艺术只有迎合大众才能够获得发展,那这门艺术就已经步入了歧途。当人们不再用艺术的眼光看待艺术,那么创作也就会逐渐丧失艺术性,不会从艺术角度进行舞蹈的编创,使舞蹈创作也慢慢变成了一种工作而已,这会进一步导致舞蹈艺术作品也会成为流水线产品,丧失其本身应当具备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性。

四、中国舞蹈创作的策略建议

西方现代舞本质上是通过肢体的舒展来解放心灵,进而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从西方现代舞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对自由最本质的追求。西方现代舞对于我国舞蹈编创虽然有冲击,但是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舞蹈编创者进行学习。首先,让舞蹈技术训练变得更为丰富。现代舞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鲜明个性的流派,还出现了不同的训练体系,各体系有自身的训练方法。从当前我国现代舞发展来看,编创者是在解构动作以后,将每个动作再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编创人员应当重视民族风格技术的使用,当其能够准确掌握民族风格技术,那么其所创作的作品就能拥有十分鲜明的民族风格。其次,要与国际接轨。在我国舞蹈编创过程中,应当拥有明显的传统性与创造性,因此,现代舞和中国舞两者是合一的,主要体现在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两个方面,并非在国籍上存在区别。不管是使用何种语言,舞蹈最终都是将现代人的生活展现出来,通过身体进行表达。最后,强化舞蹈表现力。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使得现代与传统两者出现了冲撞和磨合,而西方文化在我国传播过程中,使我国人民的审美发生了改变,因而,传统民族舞蹈需要改变,通过采用新的原则进行舞蹈编创,把传统舞蹈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例如,舞蹈编创更加重视情感表达,将情感渗透到舞蹈作品中,使得舞蹈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当进行舞蹈编创时,既可以在作品中表达编创者个人情感,也可以间接地表达民族情感。中国舞蹈的创作不能仅仅依赖于西方现代舞蹈创作的理念,而是应当符合中国人民的喜好和口味,但也要注意的是,中国舞蹈的创作并非拉低审美水准而去迎合大众需求。在创作时,需要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中国人看到舞蹈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样才能够让中国舞蹈创作在充分吸收西方现代舞蹈理念的同时,又能够以中国化的形式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舞蹈艺术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中国舞蹈的创作可以应用西方的编排手法和创作理念,但是所选取的题材、所选择的舞蹈内容以及舞蹈所表现的思想应该本土化,这样才能使得舞蹈创作具有艺术性和民族性。

五、结语

总之,舞蹈属于艺术的一种类型,是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应当让其拥有本该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并非简单的消遣。如今,人们需要做的是对我国舞蹈艺术加以普及,通过提升舞蹈的艺术价值让国人正确看待舞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舞蹈的社会影响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浮躁”的问题,舞蹈也是如此,抄袭模仿普遍存在,甚至还存在机械化创作产品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的发展,这便需要编导面对现实,贴近人们现实生活,创造出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舞蹈作品。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但究其根本则是以人们的生活为基础,所以,舞蹈创作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仅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使舞蹈作品和人类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而且还要让其拥有艺术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如此才能够使得所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具有较高的质量,成为经典作品,这样才能推动我国舞蹈良好发展,提升我国舞蹈创作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珂.舞蹈创作手法的运用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陈妍.王玫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4]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王克芬.中国舞蹈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作者:吴亚楠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