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计算机发明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学,完全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更是直接影响计算机整体的教学质量,足以显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进一步地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高等学校;课程教学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对人才的应聘标准。计算机作为高校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模块,但是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往往只是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类课堂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升,又不利于各项能力的增长。针对高校计算机的教学现状,进行教学办法的改进以及教学体系的完善,是高校未来计算机课程发展的保证,也是高校满足社会人才需要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类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教授的是计算机的基本理论、概念以及相关的操作,这也是计算机学习的基础课程。而实践类教课程教学主要是针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实现计算机的独立运用。学生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地消化和吸收所学课堂内容,使所学的计算机课程得到延伸和发展。
(二)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计算机课堂教学常常因为教学内容固定、死板而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因此,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此种原因导致对计算机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校通过开展实践类课堂教学,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关的学习内容,例如各种软件的应用,各种功能的交互使用,各种形式的创作等,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学习,为计算机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平台。作为高校学生,他们的思想是积极的活跃的,通过对计算机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来设计出自己的想法。而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无疑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机带给人们的便利,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思想创作,使其深深地喜欢上计算机课程。通过学习和深耕计算机知识,逐渐地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四)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是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保证。从学校角度来说,实践类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实践类课程教学需要课堂教学来进行基础理论的讲解和相关功能的操作。而课堂教学需要实践类课程教学来巩固和检验,使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得到延伸和创新,两者通过完美的融合共同做成了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因此,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是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保证。
(五)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说,新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更加严格,不但需要良好的学习成绩、相关的技能以及良好的毕业证明,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即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力、观察能力等,又做到了很好的实践,完全符合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重视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视计算机理论学习,忽视对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想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创造,并加强对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类课程教学的现象,这种教学理念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学院对于实践类课程的不够重视,从而在进行课时安排时没有给予足够的教学时间。而导致学院忽视实践类课程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种是由于学院经费短缺,缺乏足够多的计算机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为了维持计算机课程教学所以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另外一种是,学校缺少实践类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上,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高校忽视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于实践类课程质量的把控。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准备工作中,而实践类课程教学大多数是以实践操作为主,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备课,久而久之造成了教师的随性教学,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分析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部分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只是流于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根据课程内容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限时间的创作,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做到了操作实践,但是远远达不到学生成长所需的实践时间。不仅如此,学生多半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从而缺乏相应的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缺少互动交流,只是简单地指导学生的作品,无法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实践类课程教学垂直度不足。计算机课程内容涉及了计算机各个方面,而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理念是验证和巩固课程知识。但是由于计算机涉及的内容太过广泛,例如硬件、系统、软件等,为了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教师为了保证学院财产安全和设备安全,在进行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时,对于部门内容无法做到实践学习,只能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讲解。面对复杂的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时,学生常常对知识无法理解,时间长了以后也相对容易忘记,导致教师的计算机实际教学效率不高,从而制约了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发展。
(四)投入经费力度不足。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应用,为了满足计算机使用和发展水平,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设备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水平已经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如果对其进行更换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否则将无法组建教学所需的实训场所。由于经费原因导致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水平与教学内容无法匹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受到了制约。对于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和教学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逐渐地失去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以至于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受阻。
(五)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缺乏考核体系。对于计算机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而言,可通过答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而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缺乏相应的重视,导致学生和教师对于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具体原因如下:一是高校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监督考核当中,以至于学生在上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时,教师对学生缺少有力的约束,导致学生在计算机实践类课程中态度散漫。由于对于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没有形成教学管理,无法做到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期末的考核;二是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表现,轻视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实践操作;三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没有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操作进行考核,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转变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加大投入力度。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高校想要培养出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就要转变固有计算机的教学理念,重视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首先,学院在进行教学体系制定时,明确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在课时安排上以及实践活动中,都给予相应的支持。其次,加大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投入力度。一是重点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实践教学教师,壮大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增强实践教学的硬实力;二是加大对计算机设备、硬件、软件等的投入力度,从而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后,高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发展的平台,安排教师定期地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作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为计算机实践类课程学习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改进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由于本身过于单一,缺少师生的交流互动以及创作热情。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提出了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办法。教师可通过设立合作小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n个小组,小组会根据时间进行人员的更换保证每个小组人员的流通。教师再分配给各个小组计算机创作的学习任务,小组内部通过讨论来制定创作计划,教师再根据各组的创作情况进行评比。通过设立小组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们的沟通,发挥出各自的创新思维并运用在创作当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使学生们感受到合作以及实践操作的乐趣。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受到小组竞争的激励,会激发彼此的创作激情,使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三)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究其原因是教师将自己放置在主体的位置上,一味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感受。对于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学生作为计算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通过正确的引导以及悉心的点评进行教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将项目命题进行可拓展设置,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学生自己设置命题自己进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多元化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增长过快与实验室条件不匹配,计算机新兴技术对场地、设备、资金等提出的高要求以及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多元化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环境构建想法。多元化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环境新体系,对于计算机实验室、整个教学体系、减轻高校的资金压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多元化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环境体系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开放型创新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虚拟化实践教学平台。多元化计算机实践教学环境体系图如图1所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体系当中,在教学时利用体系中的三个部分,实现实验研究验证、实践平台的建立以及企业先进经验的培训学习。利用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沟通的实验环境,在完善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为高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既履行了教育因材施教的理论方针,又落实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愿景。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当中,获得了计算机知识,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提升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五)加强教学管理,引入考核体系。只有重视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使教学管理得到加强,才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一是学校需将实践教学引入正常化的教学管理当中,实施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问题的惩罚制度;二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安排进行管理,一旦发现教师对实践类课程敷衍了事的情况,坚决执行教学管理规定,予以进行警告或者处罚;三是教务管理处也要发挥职能多用,积极地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反管理办法的行为,依照条例进行严肃处理。为了进一步保证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引入考核体系。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表现进行打分,以此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从而提升学生在实践类课程上的表现;二是通过期末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情况,将日常课堂表现和期末创作得分进行融合,所获得的分数就是学生的实际实践类课程的得分;三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让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引入考核体系,使学生和教师重视对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实践类课程教学取得丰硕成果。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在高校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学好计算机课程,不但是人才应聘的需要,同时对于学生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都至关重要。通过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高校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艳红 周小娟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