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海派艺术对高校美术理论教学启发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通过对近现代以来高校美术理论发展、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海派绘画艺术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将海派美术东西融合、继承创新、形式化实践等,进而融入到当下高校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学生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绘画技能的引导与指导教育,不断开拓其文化视野、提升其艺术审美品位,从而实现美术理论课程东西方文化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海派艺术;高校美术理论;教学;启发
自19世纪以来,海派绘画作为中国美术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涌现出吴昌硕、任伯年、潘天寿、徐悲鸿、刘海粟等大师级国家,这些画家既深受中国传统水墨画、工笔画的影响,又在西方留学期间受到西方油画艺术风格的影响,而后在抗战时期受到革命文化的激励,因此海派美术文化呈现出开放性、融合性、进取创新性的特点。在这一基础上,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可以从海派美术绘画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海派画家的创作风格、绘画类别、主题内容中汲取经验,整合与提炼重要的美术观念、美术绘画作品,开展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中国传统美术理论、西方美术理论的综合教育,带动学生了解更多美术理论知识,提升文化审美素养。
一、海派美术绘画艺术近现代时期的发展历程
“海派”为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涌现的画派,是一批侨居上海,或者常常到上海走动的画家总称,这些画家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清朝末年来到上海,以砚田为生、侨居卖画,受到当时商贾巨富的欢迎与追捧。“海上画派”重要画家杨逸在其著作《海上墨林》记述:“其时海上画家不论优劣,约有七百人之多”,吴昌硕、任伯年、潘天寿、赵之谦、刘海粟、赵之谦等,均为当时有名的海派画家,这些海派画家继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工笔画的绘画技法,在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创作中,都具有自身独到的本领和见解。如任颐作为最早的海派绘画代表人物,精通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其中人物画汲取任熊、任熏、陈洪绶、老莲等画家之长,注重按照严格的人体结构写实描绘;花鸟画技艺则更加精湛,主要受老莲的焦墨钩骨法、恽寿平的没骨法,以及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等绘画技巧影响,画作中禽鸟显得突出、花卉有时只作为背景,整个绘画的颜色明净淡雅、笔墨简逸放纵,可谓神形毕露。而“海上画派”另一重要的代表人物吴昌硕则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师,擅长以篆书、隶书、行草等书法艺术入画,画作中既包含着一系列飞舞的大线条,又存在细腻的工笔描绘,其画的松枝干、梅花枝干、桃花枝干被称为“吴式枝干”,墨梅、红梅、牡丹、荷花、水仙等的绘画颜色浓重,但同时疏密相间、富于变化,对近代其他花鸟画家的影响深远。天主教西班牙耶稣会士范廷佐设计与建造了董家渡教堂以后,西洋画艺术便在19世纪的上海发展开来,这一时期董家渡教堂对外招收学员,传授素描、油画、雕塑等西洋绘画技法,由此为中国画家的西洋画学习提供便利。据《上海美术志》记载,自19世纪末初至1930年代,林风眠、关良、徐悲鸿、刘海粟等海派画家相继赴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借鉴与吸收西洋美术绘画的艺术技巧,创作出一系列泼墨画、泼彩画等绘画作品,新一代海派画家在回国后投入到高校的美术理论、美术绘画技巧教学之中,并为抗战救亡的文化宣传提供支持。
二、海派美术绘画艺术在抗战前后创作思路、课程教育内容的变化
海派绘画艺术是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的绘画艺术,其中重要的分界点为抗战前后一大批海派画家在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创作风格、创作内容、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变化。第一阶段为清朝末年至抗战前的时期,吴昌硕、任伯年、蒲华、潘天寿、赵之谦等海派画家讲求中国传统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的画学传承,即在传统审美意识、技法法度的前提下,作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的绘画技巧创新。如画家吴昌硕秉持着“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的理念,使用篆书、隶书、行草等书法艺术入画,以新颖的布局、古朴写意的手法,创作出山水、花卉、木石等美术作品,其随意勾勒的松枝、梅花枝、桃花枝被称为“吴式枝干”,受到王震、赵云率,高尚之等画家的争相摹仿与借鉴。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美术教育、文化宣传阶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西南中心的重庆成为国民政府、高校机构搬迁的转移地点,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等国内最高的美术教育机构也转移到重庆。与此同时,海派画家潘天寿、徐悲鸿、吕凤子、张书旗、谢海燕、吴弗之等也作为高校美术院系的教师陆续被转移至重庆进行授课。这一时期海派画家的创作风格则由传统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绘画主题转变为以“抗战”“抗争”“奋进”“救亡”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在具体视觉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提倡反映战斗、生活的题材。如画家徐悲鸿《负伤之狮》是在1938年抗战形势愈加紧张的情况下,于重庆寓所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该画作一改传统以传统山水、花鸟为题材的绘画主题,而是以负伤的雄狮指代中国,这头负伤雄狮虽然已伤痕累累,但其昂首挺胸的身姿、双目怒视的眼神仿佛告诉世人:“我随时准备战斗、拼搏”,蕴含着哀国伤民、坚强奋进的内在精神。同时抗战时期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等美术教育机构,在美术专业理论、美术绘画实践等课程教学中,也开始摒弃以往山水、花鸟、人物的主题创作方向,而是转向与抗战时事结合的视觉语言、战斗主题的教育教学之中,如潘天寿、徐悲鸿、丰子恺、陈之弗等海派画家,则以奔马、灵鹜、风雨、鸡鸣、晨曲等战斗意象,作为美术作品创作、学生课程教学主题,进行中国画、油画、素描等作品的创作与讲解,参与听课的美术培训班、艺术院系学生达数千名,欣赏画家作品的外部社会观众达上万人。因此,这一时期的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活动通常包含传统绘画技法教学、新时期国画教学两个方向。其中张振铎、吴弗之、谢海燕等教师遵照潘天寿的教育理念,开展以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为主的分科教学,要求学生国画学习时要博采众长,强调国画作品创作的继承与创新。而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留洋海派画家,则注重美术理论、美术绘画实践教育的中西结合,在课程教学题材、文化寓意等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当下的抗战现实、普通民众生活,如将农村的柿子、油菜花、野草、野花、鸡舍、鸡鸭群等作为绘画题材,进行油画、素描画、写意中国画等的教学和创作。
三、海派美术教育遵循的艺术理论内容
海派美术教育发源于清末民初时期,现代画家刘海粟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为中国最早的美术绘画培训学校。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开办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大学、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烯阳美术院、白鹤画会、野风画会等近40所美术学校,吸引了一大批留欧、留日的归国画家聚集于此,形成“北区”“南区”交相辉映的独特美术文化带,成为当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美术活动的中心。这一社会环境下,上海地区各大美术学院的现代画家、教师秉持着“海纳百川”“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海派美育理念,开展中国传统山水、花鸟、人物,以及西洋油画、素描画等绘画技法教学。当时在上海美术学院兼职的教师主要包括潘天寿、黄宾虹、陈之佛、陈抱一、汪亚尘、王济远、倪贻德、丰子恺等艺术前辈先贤,其所使用的教材有《精选名人书稿》《画学真诠》《之佛画稿》《图案构成法》《图案的ABC》《油画法之基础》《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等,这些教材大多为画学名家教师自己编写的教学内容。
四、当前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美术理论课程缺乏以开放创新理念为主的知识体系设置近年来我国国内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往往秉持着应试教育的理念,以《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学全史》《艺术概论》《西方美术理论》《国画源流述概》《美术原理》《美术鉴赏》《书画美学》《画论》《艺术批评》等教材内容作为每单元、每节课的教学依据,进而组织设置美术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围绕着美术专业学生考试、教师完成任务的传统课程教育模式只是对教材内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框架、主要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与讲授,但缺乏海纳百川、大气谦和、追求卓越、开放创新等的理念涉及,也并未意识到传统中国画美术理论、西方美术艺术理论之间的间隔问题,仍旧难以做到不同美术观念与技法的融会贯通。
(二)美术理论课程忽视与时代发展、学生学习现实的联结现阶段多数院校开展的美术理论课程通常会忽视美术内容的涉及、探讨,也很少关注不同学生在思想观念、审美理念、美术理论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导致美术教学的课程结构、教育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如在东西方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针对魏晋至明末、清末至民初两个发展阶段,进行中国传统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的内容教育,但忽视了民国至抗战时期传统中国画发展变化趋势的讲解,教师也很少关注画学传承方面,中国画、西洋画技法之间的融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机械记忆老师教授的美术理论,使得学生美术理论学习的知识技能水平、文化素养不高。
(三)美术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教学与交互方式单一陈旧从当下各院校美术理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交互流程的组织设置来看,一般教师更加注重中外美术发展史,以及中国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西方素描、西方油画等理论内容的教学,重视学生美术作品理解、美术绘画技巧的引导和指导教育,却极少引入与美术艺术鉴赏、审美品位、文化修养相关的课程教育内容,使得整个美术理论课的知识教学单一陈旧。另一方面,美术理论专业课程教学也缺乏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教师极少为学生提供美术文化感知、美术绘画作品实践机会,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在陈旧的美术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很容易产生价值观念、审美认知的偏颇问题。
五、海派艺术对当今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启发
(一)引导美术理论课程形成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教育理念
海派美术绘画艺术作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历程之中,催生出黄宾虹、张聿光、潘天寿、潘玉良、徐悲鸿、王道源、丰子恺等一批绘画大家,其中部分画家又具有旅日、旅欧等留学经历,因而海派绘画艺术既受到传统中国画古朴法度、写意手法的影响,又汲取了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绘画技法,呈现出东西融合、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势。而将海派绘画艺术的创作技法、审美价值观念引入到当下高校美术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地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形成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开展美术专业每单元、每节课的理论知识内容教学。如对于《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学全史》《国画源流述概》《书画美学》等课程的教育,可以将清末民初大批海派画家留学西方,以及在西方创作大量油画、素描画的经历引入到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之中,探讨不同美术作品中的西方绘画技法、意象表现,以及民国大师、大画家学贯东西的艺术修养,以引导学生摒弃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的美术理论学习观念,使其养成大气谦和、包容审慎的美术精神。
(二)带动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不断追求卓越、开放创新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上海海派文化的开放、卓越、追求与创新,为国内美术绘画学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且带动了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向着不断追求卓越、开放创新的方向前进。因此,以海派绘画艺术作为高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指导内容,可向学生介绍与讲解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留学画家的作品,包括刘海粟的《山水》、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林风眠的《仕女》、吴冠中《冬雪》等作品,探讨其作品中包含的东方写意、西方写实之绘画技巧,在传统中国画学习的同时,带领学生结合当今的美术主题意象、文化氛围,传承与创新美术理论内容、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美术学的艺术鉴赏力、文化素养。
六、当今高校美术理论课程中引入海派艺术的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一)构建以海派绘画创新理念为主的美术理论知识体系
在高校专业课程教育“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师开展的专业理论知识、绘画作品实践教育也要结合时代发展方向,特别是课程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因而,可将传统海派中国画画家、西方留洋海派画家的作品整合为一套完整的美术理论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对学生开展海派绘画理念、美术绘画技法的创新教育教学。首先从清末吴昌硕、任伯年、蒲华、潘天寿、赵之谦等传统画家的绘画作品着手,探析近代以来中国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的发展路径。如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在写意山水、花卉等作品创作中,海派画家受徐渭、石涛、朱耷等明朝画家的影响较大;但与此同时,在绘画色彩、线条、整体排布的设置中,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以篆书、隶书、行草等书法艺术入画,画作中既包含着一系列飞舞的大线条,又存在细腻的工笔描绘。之后以徐悲鸿等留洋画家的作品为例,讲授抗战时期海派画家美术创作风格、主题意象的变化,可帮助学生迅速完成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发展梳理,深化其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法的认知和理解。
(二)加强美术理论课程的海派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创新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理论教育教学要在现有传统中国画、西方绘画、美术发展史等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美术理念、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并引入以网络在线演示、互动交流为主的教育手段,如此才能保证美术理论课程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文化素养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围绕海派画家、海派美术绘画作品,对学生进行中国画、西洋画美术理论的课程教学,一方面以传统中国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为主,选取任颐、吴昌硕、潘天寿等人的画作,评析美术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山水、花鸟,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画的运笔技法、用墨浓淡,以及空间排布的法度和气象,使其掌握国画创作的结构技巧、写意意趣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要围绕东西方绘画技法融合的作品,如刘海粟的《黄山图》、吴冠中的《江南民居》,进行泼墨画、泼彩画等新式艺术的教育教学,使学生逐步理解东方水墨画、西方油画艺术形式糅合的技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融合、独具一格的艺术观感,体现出海派艺术兼容并包、开放创新的思想与审美。
(三)注重美术理论的海派时代观念、融合绘画技法教育
传统中国画、西洋绘画等美术内容与时代的结合,是海派绘画艺术最典型的特征之一。20世纪30年代,海派美术作品与国家的抗战形势、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既重视绘画技法,又尽可能做到雅俗共赏。20世纪50年代以后,即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等美术院校迁出,也并未改变海派美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与时代呼应的本色精神,如70年代以后上海美术院校、社会非主流画室互为补充,在中国画、西方油画、西方素描画的教学中,不断迎合时代主题,探索创新,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画家,创作出一系列符合时代追求的美术作品。因而高校美术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也要以新时代的主题意象、文化追求为引导,开展相关美术理论、美术技法实践教育,如引入陈逸飞、王劼音、卢象太、徐文华、方世聪等年轻一代的海派绘画作品,包括《黄河颂》《开路先锋》《刘胡兰》《占领总统府》等的油画作品,使学生参与到海派美术绘画鉴赏、海派艺术模仿创作之中,进而保证美术理论课程的美术史教育、美术文化教学效果。
七、结语
随着高校“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等培养理念的提出,不同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需要转变以往专业理论知识传达、灌输讲授的教学模式,引入开放进取、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对现有的学科课堂内容、教学方案作出改革创新,美术学科的理论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将海派绘画艺术发展史、美术创作理念引入到美术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系统化地向学生介绍与讲解有关中国画、油画、素描画的发展历史、绘画技法,从而保证东西方美术理论、美术绘画艺术教学,以及东西方美术文化融合研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小敏.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12):137.
[2]安祥云.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64-165.
[3]吴江勇.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应用实践[J].文化产业,2021(07):134-135.
[4]逸舟.唯有真意盈怀陆永福和他的“海派炉瓶”情结[J].上海工艺美术,2020(04):30-32.
[5]陈晔.商业与艺术的联姻:海派书画中的商业性[J].美术大观,2018(11):38-39.
[6]王永琪.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1(03):170-171.
[7]竺舟军.高中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措施分析[J].艺术评鉴,2021(03):142-144.
作者:蒋新南 单位: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