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高效课堂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高效课堂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高效课堂浅析

摘要:文章论述了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的情感塑造。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学科教育

21世纪,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教育部原副部长杜占元在十九大后提出:“要坚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发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更加全面、理性地掌握知识、技术提供了条件;同时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实属一举多得。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进行了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化学生的知识建构

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以常见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整合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完善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奠定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他们接触丰富的知识,以完善各学科知识结构,进而在将来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2]。由于各学科知识点较多,而教材版面和教学课时有限,故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够融合大量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利用网页课件、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有效地完善知识结构[3]。例如,对于“初步认识信息技术”这一模块的教学,教师可以和语文教材中的《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设计思路如下。教师根据学生对《呼风唤雨的世纪》的阅读体验提出以下问题:“①什么是‘程控电话’?”(这些科技术语虽然很难直接了解,但是并不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通过这一问题可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强调人们对科技创新的始料未及,以及对于技术带来变化的惊喜。)“③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以此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联系生活经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学生在结合文本回答问题后,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技术,谈一谈信息技术都给自己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了哪些便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这样的教学融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信息技术给当前社会带来的变化。这种形式的引导与启发,相比直接进行理论的“灌输”,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有所降低,同时丰富了知识建构,还进一步增强了其思维能力[4]。再如,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教师可结合小学数学中“位置与方向”这一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电子地图,并要求学生说一说电子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接着教师可用多媒体出示“校园电子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电子地图中的基本标志,并结合地图认识方位。然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考察、讨论,用基本图形画出校园示意图。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考察校园,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场所的方位布局,并在电子地图中指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场所的基本图形和位置。最后教师展现全新的电子地图,并要求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描述地图中不同场所的位置,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促使学生结合经验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潜移默化地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相融合,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还要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5]。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并结合学科融合,促使学生根据其他学科的学习要求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用Word制作电子卡片”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将这一课与语文课程中的习作课“我想对您说”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以电子卡片的形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爸爸妈妈或他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具体教学设计如下。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也可能平时与他们交流得不多。现在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我们和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当你有心里话想对父母说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生1:“我会直接和父母说。”生2:“我会把它写在日记里。”生3:“我想写一张卡片,交给父母。”师:“我们在生活中和父母交流的方式有很多,而信息技术使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制作一张电子卡片,写上自己的话,然后将卡片发送给父母,让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用多媒体展示电子卡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美丽的电子卡片。你能说一说自己在这张卡片中都看到了哪些信息吗?”生4:“有艺术字。”生5:“插入了漂亮的图片。”生6:“还有悦耳的音乐。”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如果你想给自己的父母制作一张电子卡片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你在制作之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7:“我要注意设计漂亮的艺术字,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生8:“我会插入我们的全家福,让卡片看起来更温馨一些。”……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掌握Word操作技能,并以“我想对您说”为主题设计一张个性化的电子卡片。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信息技术课堂与语文写作任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也能够在具体的写作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同时这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6]。教师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设计教学策略、进行课堂引导,在应用信息技术的环节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写作主题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掌握Word编辑技能,同时不断完善写作内容,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再如,在学习“用Excel软件制作功课表”这一课时,教师可整合数学“平均数”相关知识,实现教学融合。教师首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A从周一至周五上学所花时间情况,如星期一15min、星期二17min、星期三14min、星期四16min、星期五18min。然后设计问题:“①学生A每天上学平均要花多少时间?”(独立计算,组内订正。)“②学校规定到校时间是上午8:00,学生A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合适?”(先思考,再在组内充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走上讲台进行汇报,由全班学生评定该学生的回答是否合理,能否给小组加1分。)为了更加迅速地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可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针对要求计算平均数的数据,提醒学生多选一格用于显示结果,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平均数的按钮,得出结果。各组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果,并回顾Excel表格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Excel软件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强大,相对于笔算、脑算来说效率更高、更加精准,由此可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设计了综合应用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Excel表格辅助解决:“某学校‘六一’文艺汇演中某节目得分如下,评委1:98分,评委2:92分,评委3:90分,评委4:96分,评委5:89分,评委6:90分,评委7:63分。①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并计算出该节目的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②观察这个平均分与上面这些分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③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评分的公正,节目组会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用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的比赛成绩,请根据这一操作重新运用Excel表格计算该节目的平均分。”根据这一案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为学生的知识巩固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条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Excel表格知识,解决了成绩统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机会。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角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7]。另外,在学科整合教学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的情感塑造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但是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学生沉迷网络,缺乏对自我的保护,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8]。对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丰富课程的人文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将信息技术教学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安全教育”这一主题相结合,以网络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教学片段如下。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信息,同时我们的各种信息也很容易被公开,甚至被别人盗用。你或你的家人在生活是否因为信息丢失而面临过困扰呢?”生1:“我妈妈经常会收到垃圾短信,她很是苦恼。”生2:“我家里的电脑曾中过病毒,爸爸说丢了东西。”生3:“我在用电脑学习的时候经常会跳出广告。”师:“同学们出现的这些困扰就是我们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那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些重要的信息是如何丢失的吗?”(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们日常上网行为的各种图片,并要求学生结合经验思考、总结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生4:“随意上传自己的信息。”生5:“随意在网络上透露自己的信息。”生6:“随意点开网站。”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呢?”(教师结合具体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在网络空间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生7:“不应把自己和家人的信息放在网上。”生8:“给电脑、手机设置密码。”师:“我们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或利用技术手段保护信息安全,但是有时候却是防不胜防,面对信息泄露、信息被盗用等情况,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教师以“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漫画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思考自己在面对网络安全时应采取的措施。)生9:“及时删除网上的个人隐私信息。”生10:“可以报警求助。”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学生介绍了当前信息时代的特点,并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为学生科普安全常识,引导学生在日常应用电子设备的时候主动采取措施保护信息安全。另外,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安全技术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再如,在进行“PowerPoint软件”这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课的内容相结合,并提出教学任务:“①打开电脑桌面演示文稿,同桌一起讨论问题:如何插入标注到演示文稿并进行美化;②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展现“家乡的山和水”这一主题。”在这一环节,教师没有进行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使其在摸索和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及操作能力。接着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③登录网络并选择能够代表家乡山水的代表性图片,存储到桌面,并插入图片美化演示文稿;④编辑文字,对家乡的山和水进行简单的介绍,突出家乡山美水美的特点。”教师围绕主题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同样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选择素材,对主题进行适当美化,从而提高演示文稿的质量。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进一步修改演示文稿,注意每一张幻灯片的布局和颜色搭配,完善“幻灯片浏览视图”。最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借助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介绍自己的家乡,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信息技术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展示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9]。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展现家乡山与水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用生动的图片展示家乡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在技术指导与人文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全面发展。总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探究学科综合培养思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10]。教师可以从丰富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引导学生的情感塑造等角度实现学科融合,以发挥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张淑芸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邱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