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与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突出“师范性”,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美术技能和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能为地方服务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美术专业的逐年扩招,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参差不齐,地方师范院校素描教学依然存在“小美院”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简要溯源素描的历史根源,分析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课程改革
一、素描教学的历史渊源
素描,原词来自法文dessin和dessein,是设计的意思,译者根据绘画的特征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汉语的词义译为“素描”,成为绘画中的特定名词。①广义上单色画都可以称为素描,起初素描只是艺术家为创作而画的草稿,后来逐渐独立成为一门画种。狭义的素描是指借助透视规律运用单色线条或明暗去表现物体的造型,即: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等。我国高校的素描模式基本沿用中国化了的苏联教学模式(以下称“苏式”素描教学模式),“苏式”素描教学模式的特点注重物体形体的块面结实。这种教学模式源于俄罗斯的契斯恰科夫体系,经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翻译资料及苏联留学归来的中国艺术家逐步在中国推开。1952年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到中央美术学院开展教学活动,从此这种“苏式”素描教学模式逐步推向全国,变成了影响至今的素描教学模式、创作的模式、考试的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讲究素描的“形”大于一切,反对画面的“线”,注重光线对物体的影响,注重对物体的结构面面俱到的“结实”描绘,即:素描要进行长期的全因素素描训练。“也就是说在‘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里,其他手段、原则是始终围绕‘结构’这个中心任务而设置的,‘结构’这个概念的引进是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对我国美术教育的最大贡献”。②1956年罗马尼亚的专家尼古拉•巴巴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开展教学,巴巴的教学模式与“苏式”素描教学模式有着天壤之别。巴巴的教学模式也认同结构才是物体的本质,但巴巴教学模式强调物体的结构不会因光的改变而改变,素描要注重物体结构的大关系转折,反对对物体细节的过于细致描摹。虽然巴巴的教学模式对我国的高校教学模式产生一定影响,但“苏式”素描教学模式至今仍然是我国各大美术院校主流教学模式。
二、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问题分析
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师范专业是从美术学院的纯艺术专业转化而来,在美术学院占有统治地位的“苏式”素描教学模式自然而然地被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沿袭下来。因此,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素描教学依然存在“小美院”现象,随着地方师范高校美术专业的逐年扩招,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参差不齐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苏式”素描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苏式”素描教学模式注重对物体结构严谨、深入地研究和描摹,注重对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反复刻画,强调画面要画得结实有力、有分量感,强调素描要进行长期的全因素素描训练。“苏式”素描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为各大美术学院培养油画家、版画家、国画家、雕塑家服务的,其符合美术学院的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由简入繁、遵循顺序渐进、严谨的“苏式”素描教学模式的这些显著优点也是值得师范院校学习和借鉴的。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著的:1.“苏式”素描教学模式过于注重面面俱到的训练方法致使习画者迷恋绘画技术,将技术等同于艺术。2.“苏式”素描教学模式强调素描“基本功”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素描训练与创作的割裂,也客观上导致了习画者个性和创造力的缺失。3.“苏式”素描教学模式强调单一光源的明暗素描训练,使学生迷失在“分块面”、找“明暗交界线”中,忽视主观能动地去表达事物本质的造型规律。
(二)素描教学中“师范性”的缺失
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素描课程设置基本沿用国内各专业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素描课程基本等同于长期的素描技法训练。专业美术学院素描训练的目的是为培养写实的艺术家服务,但地方院校的教学目标要培养的不是艺术家,而是要培养有基本美术技能的、有较高综合人文素质的、能为地方服务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模式甚至是人才培养目标几乎照搬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设置,这背离了教育部对美术类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缺乏对素描发展历程及重要作品的系统讲解
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中非常注重素描技能、技法的教学与示范。对素描技法的注重导致容易忽视对素描发展历程及重要艺术家作品的系统化讲解。学生入校前的高考美术培训班训练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各种速成训练考入高校,考前班基本上不会给学生系统的讲解素描发展历程、素描丰富的各种表现方式、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家的素描作品。学生不进行系统的了解素描的来龙去脉容易对某流派的素描模式盲目崇拜,对素描的理解就会概念化。因此,系统的讲解素描的历史及艺术家作品对学生尤为重要。
(四)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扩招后的新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逐年扩招给更多的学子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也满足了地方对美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1.美术专业生源高考文化录取分普遍低于高校其他专业,美术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现象突出,扩招后加剧了这一局面。2.学生美术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有少部分学生高考专业考试通过了专业美术学院的美术术科考试,有些学生高考专业考试勉强通过本省美术统考合格线。3.有些学生因高中文化成绩差,高中班主任动员转学美术,通过一年半载的高考美术培训班突击训练“意外”考进大学。4.有些学生压根就不喜欢美术学专业的师范属性,要么想当艺术家要么想当设计师。以上种种因素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素描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素描教学的本质目的
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画好形体、结构,造型方法也不是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习画者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个体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创造力才是素描教学训练的终极目,但创造性不能同于技术训练,技术必须为艺术家独特观念的表达服务。“苏式”素描教学模式将艺术等同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这脱离了素描训练的本质目的。因此,美术学专业的素描教学应该鼓励百花齐放而不是为一种教学模式一统天下。
(二)美术学专业的教学必须突出“师范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教育部颁布的美术学本科专业教学指导性文件,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指导纲要明确指出:1.“地方师范院校要结合地方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调整课程结构,深入实践,及时总结,形成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培养新型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发挥着积极作用。”2.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绘画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绘画课程设计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首要的问题是走出人才培养“小美院”的误区,淡化学科本位、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的特征。因此,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师范性”。
(三)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探索与改革
1.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应着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素描写生训练主要是训练人眼的观察、脑的感悟、手的配合准确画出物体的形态特征、内在结构、运动规律。通过素描教学使学生具备透过事物表象,了解事物内在的结构、比例、透视关系等本质问题。习画者只有通过一定的苏联训练才能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但对素描技能过分追求全面、细致、深入地描绘必然会占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美术学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属性决定了其无法效仿专业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200个课时的素描训练学时。因此,素描课程设计时应删减不实用的、难度过高、耗时过长的训练内容,如全身石膏像训练、人体素描等。同时,适当增加素描的历史、著名艺术家素描作品分析的课程内容。2.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应鼓励多元的素描表现形式基于长期以来“苏式”素描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素描教学中应鼓励多元的素描表现形式。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素描技能后逐渐向多元化的素描表现手段延伸,如结构素描、线性素描、超细微素描、意象性素描、表现性素描、实验性素描。任何一种固定的素描训练模式都会让教学变得沉闷乏味,会影响学生素描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教师可以在素描课程教学中预留最后一周的课时让学生默画或素描创作练习。创作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素描创作练习也应如此。学生只有勇于打破传统的素描法则和经验才能发挥想象力进行素描创作。[2]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素描训练中一定要“排线”、一定要有“块面”、不能“磨”等种种限制。学生可以用拓印、涂抹、拼贴等各种手法开展素描创作实验。同时素描的训练也不应仅仅局限于铅笔、炭笔、炭条、素描纸等传统工具材料,钢笔、签字笔、圆珠、毛笔等工具都可以运用于素描训练中。绘画纸张也可以突破白色素描这一材料限制,牛皮纸、宣纸、卡纸、瓦楞纸都可以进行实验和尝试,不同的纸张往往会达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3.施行分组教学,解决学生基础差异化问题针对近些年美术专业逐年扩招导致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首先对学生素描的知识认知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摸底,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学生素描水平布置与其水平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其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素描水平比较突出的学生给素描基础较弱的学生当“小老师”,这样基础较弱的学生水平能得到提升,水平较突出的同学对知识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再次,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推荐相应的课外作业和书籍,以巩固所学知识,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作业,毕竟对素描训练而言没有数量的增加必定没有质量的提升。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传统素描课程教学仅仅依靠某本“规划教材”或只依赖于某一位“技术牛人”专业老师就能教好学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素描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充分利用各大优秀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如:各大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库、智慧树、Bilibili、腾讯课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网等都开设有素描视频课程。以二次元著称的Bilibili网站本身就是当代年轻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平台拥有数量庞大的涵盖美术理论、专业技法训练(如素描、国画、水彩、油画等)相关视频。网络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有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反复多次的自行学习,同时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当今高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人才的需要。5.借助智慧教学工具,构建多元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美术学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可视化的数据支撑,教学评价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大块构成。期末考核成绩由教师按照期末考核方案集体讨论打分,比较客观、公正。而平时成绩主要是由任课教师一人完成,平时成绩一般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扩招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平时成绩评价很难避免打“印象分”的现象,特别是在课堂表现这一方面,课堂表现主要包括课堂交流和讨论。然而,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智慧教学工具(如雨课堂、学习通等)可以让整个教学评价变得直观明了、有图有真相。使用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痕迹(包括考勤、课堂互动、习题、单元考核等)都会记录在平台,并且每次课结束平台自动会生成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到了学期末教师可以直接导出整个学期的所有数据。通过智慧教学工具的各种数据统计使得学生成绩的考核更加多样化、更客观、所有考核点都变得有迹可循。③
四、结语
素描教学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学生的根基越深,将来发展水平才能越高。④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要牢牢把握“师范性”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努力建设有地域特色的素描课程体系。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地、科学地运用“苏式”素描教学模式,鼓励素描教学的百花齐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移动换联网的资源便利条件,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努力构建多元、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都.1950年代“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法”的传播、接受及误读[J].美术学报,2021(05).
[2]钟俊韬.对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以素描教学为例[J].大舞台,2013(11).
作者:玉云山 艾英秀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