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观察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观察策略,从“科学构建量表,做好课前准备”“借助多样工具,有效课中观察”“课后交流研讨,促进有效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观察;高效教学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课堂观察为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其不仅能让教师从更加客观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让教师充分了解新方法、新技术的效果。无论是对授课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听课教师而言,其好处都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方法都要契合当今的教育发展需求,中小学教学的方法乃至课堂观察的方法也不例外。而在现代,随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这对课堂观察提出了一定的需要。当然,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念也对课堂观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是初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将新理念、新技术与现代的课堂观察相结合也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科学构建量表,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何种活动,充足的准备都是相当必要的。与日常的课堂教学不同,课堂观察往往具有一定的目标,如何更加科学地对课堂活动进行考察和评价变得相当重要。量表是将抽象化的概念定向测量的工具,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在课堂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在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的准备环节,教师需要以各种方法更加科学地构建量表,以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开展课前研讨会议,搭建宽广交流平台
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不仅要考虑最终的情况,也要考虑到班级特色和教学背景。在这一点,并非所有观察者都了解得十分清楚,尤其是在数学这门难度较高的学科中,学生之间差异更加明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在课堂观察中,没有充分了解所观察的班级情况,教师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判,这无疑是不利于更好地以课堂观察促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课前的研讨会议为授课教师和观察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对于观察者构建更加合适的量表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在现代课堂观察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课前研讨会议。如对于“分式的乘除”这一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开展课前的交流活动。在课前的交流过程中,观察教师得知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情况,授课教师决定以“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用”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分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观察中,观察教师也需要结合授课教师教学的重点进行评价,即忽略分式的乘除基础知识教学较为简练这一点,而对后续的探究活动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价。
(二)根据课堂研究内容,合理确定评价指标
与普通的课堂教学相比,课堂观察有着相对较强的目的性,甚至很多时候其是辅助教研活动的。在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而这显然是统一的量表难以满足的。故在初中数学的课堂观察中,教师需要根据研究的内容合理构建量表的评价指标,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有效提高课堂观察的效果。例如教师所研究的内容是“智慧课堂软件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在量表的构建中,教师就一方面需要注重课前活动,即构建课堂前置性作业和教师学业数据分析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课中观察所使用的量表中,教师也需要构建智慧课堂软件的使用频次、学生答案的上传速度等指标。而这样,根据不同的目标确定不同的量表评价指标,教师能有效地构建合适的量表,这对于引导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多样工具,有效课中观察
课中观察是课堂观察的主体,对整个课堂观察的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成败。与过去不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课堂观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而如何借助各种工具,将新技术与原本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更有效的课堂观察方式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合理分工合作,全面记录课堂效果
现代教学倡导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中,教师承担的角色是多元的,学生学习的模式是多样的,同样地,课堂观察的角度也应当有所区分。而一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是无法兼顾所有量表中的指标的。合作是当今相当重要的一种品质,在课堂观察中,其也能有效减少每个观察教师的任务量,使观察的角度多元化,以全面记录课堂效果。例如要研究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效率,观察者就可以构建不同的量表,由不同的教师负责记录。如有的教师负责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教师手持学生的名册——名册按照座位排列,每次学生主动回答,教师都可以在对应学生名字的下面画圈,若是学生被动回答,教师则可以画横线。而另一个教师负责研究教师目光的分配,即以“正”字记录授课教师目光停留的位置和频次,以研究教师目光对学生主动性的影响。而这样,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教师能有效提高课堂观察的全面程度,这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更好的指导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方便课后回顾
在过去的教学中,课堂观察环节仅限于课堂教学的短短四十余分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记录和观察很容易产生一定的疏漏,这无疑是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的。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课堂观察提供了便利。利用录制的视频,教师能方便地进行回顾,这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有着一定的作用。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有效延伸课堂观察的时间。例如在以“教师教态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为主题的课堂观察中,在完成量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录制教师授课的过程。而对于课堂未来得及记录的信息,教师也可以在课下的回顾过程中记录。相比传统的课堂观察,在录像的观察中,教师可以随意暂停或者慢放,这对于教师对一个片段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充分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状况,获得更加深入的认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教师增加了课堂观察时间,这对于教师更加细致地进行课堂观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引导性问题,有效掌握学生反馈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想要切实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是否有了解,是否深刻理解与牢牢掌握,提问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重点对学生们进行重点提问,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详细、快速的分析与总结,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进行补充或完善,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最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问题评价,为学生指出探究方向。例如,教师在教学“14·2·2完全平方公式”这一课时,向学生们讲解“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这一重点之后,随机挑选几名学生对教材内(a+b)2=a2+2ab+b2这一公式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进行解读,了解学生对该数学公式的理解程度。紧接着,教师便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多项式乘法公式(a+b)(p+q)中若p=a,q=b的特殊形式”,如何计算?引导学生在原有整式乘法知识之上进行拓展思考,最终得出整式乘法的特例————完全平方公式这一结论。由此教师通过问题掌握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理解程度,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向更加深刻、具体的方向探索,使前后知识融为一体,同时也让课堂效果更上一层楼。
(四)结合相关书面材料,了解总体课堂效果
尽管课堂教学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但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课堂教学本身。新课标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主人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前的预习活动和课后的作业完成都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在当前只有将课堂教学和课下的相关延伸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才能得出本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而在课堂观察中,教师也不应该仅仅从课堂上的表现确定教学的效果,而应当充分结合相关的课前、课后书面材料,进行合理的评价。例如在“个性化学习”这一研究议题中,除了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外,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材料。其中,课前的预习材料主要为学案、前置性作业和相对应的微课。在这一部分,教师主要观察的问题为学案是否对所有学生都有指导作用,以及微课资源是否丰富,能否有效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前置性作业的结果与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否契合。而在作业材料中,教师的主要关注点则为作业是否有明显的分层,是否有错题的记录与反思过程等。这样通过对课下文字素材的利用,教师有效丰富了课堂观察所获得的结论,这对于提高课堂观察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课后交流研讨,促进有效反思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作为验证教学方法效率的步骤,课堂观察也需要充分的交流,以获得改善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也是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相比过去,当前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很多内容教师不够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后的交流与研讨也变得更加重要。
(一)调查学生实际情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教学中,课堂观察是教师内部的活动,对于教学是否高效的评价也多是教师内部的行为。近年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流行。而这不仅应当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在课堂观察中,教师也应当一定程度上注重学生的意见,在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同时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送调查问卷。其中,常规的调查问卷主要为满意度调查问卷,在这一问卷中,教师可以将一节课的不同环节列在表格中,让学生可以针对每个环节进行评价。当然,在满意度评价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环节,并写出原因。而在将学生问卷收集后,教师则可以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将学生的满意程度从定量的数据转化为定性的结论,以此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为之后的课后探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二)合理交流自身意见,形成课堂研究报告
课堂观察本身就有着促进交流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所有教师的收获集中到一起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后的交流研讨环节充分分享自身的收获,还需要有一定的总结。研究报告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而课堂观察很多时候本身就是教研活动的一部分。故在课堂观察后的讨论活动中,教师需要在积极交流意见的同时书写研究报告,以让课堂观察的收获更加具有系统性。例如在“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这一议题中,在课堂观察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交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授课教师先对自己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之后,其他的教师即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未发言的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对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构建出言献策。而在探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分工合作,形成研究报告或者论文,以指导之后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这样,通过课后的交流研讨和论文报告写作,教师有效发挥了课堂观察的作用,这对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跟踪观察,检验课堂观察效果
实践是理论研究的目的,同理,课堂观察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教学实践效率。在进行一次课堂观察之后,就所观察班级的现实情况,教师在讨论环节提出对应的建议,这些建议往往参考了线上的论文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但其效果却不一定能保证。故在课堂观察之后,进行一定的追踪观察,验证所提出建议的效果是相当有必要的。如针对“学生中心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出”这一议题,在课堂观察中,教师提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数学史、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就可以继续进行课堂观察,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效果。如果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巨大的提升,即证明课堂观察所提出的问题较为有效。如果学生主动性未明显提升,教师即可以根据学生表现提出新的意见和方案,以继续改正。这样,通过跟踪观察,教师有效验证了课堂观察的效果,并提出了新的建议,这对于以课堂观察持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正处于变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观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现代教学理念引入课堂观察的各个环节,构建更加有效的课堂观察活动,以此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畅.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观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盛家喜.基于改进型FIAS互动分析法的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0.
[3]刘恒红.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应用现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4]尹海兰.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个案观察及分析[D].扬州大学,2013.
作者:林秀玉 单位:福建省平潭城关中学强兴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