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摘要:以课程思政为关注点,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及高职医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与评价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人文素养

1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策略,并于2020年5月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的成效[2]。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从课程结构、内容、学业质量、实施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要求。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借鉴信息领域前沿技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3],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信息化发展战略人才。信息技术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都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信息技术是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将社会责任感与信息意识、计算机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相结合,将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3]。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初步探究,梳理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旨在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2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借鉴国外高校围绕课程德育教学的先进经验、有效做法,国内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总结出各高校在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教师发展3个层面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本文主要从教学改革的视角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2.1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理工类公共基础课,具有理论知识面广、操作实践性强等特点,其课程思政目标既要与思政课程育人方向保持一致,又要兼顾人才培养目标,牢牢掌握信息技术时代发展脉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育人作用,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2挖掘思政元素

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挖掘课程中的隐性思政元素。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2.2.1追溯历史,聚焦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一般是通过“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的案例引入计算机发展史,介绍计算机发展的4个重要阶段及图灵、冯·诺依曼等为计算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外国科学家,而关于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伟大人物,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被教师忽视。教师要深入讲解我国计算机发展历程,如1956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1958年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台小型计算机103机问世等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科学家华罗庚放弃国外待遇优厚的职位,毅然回国开展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家国情怀和大国工匠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4]。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教师讲解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信息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进而强化学生的中国制造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教师要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储备,挖掘典型的、突出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如AI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发挥的作用,5G网络覆盖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及目前已经非常普遍的手机支付功能,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案例中学习信息技术,不仅能感受到我国科技的发展,而且能增强为参与国家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念。2.2.2法治观念,辩证思维。面对网络日益复杂的环境,很多未成年人因缺乏对网络言论社会影响力和法律效力的判断,容易被具有引导意图的信息所影响。深入挖掘与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有关的思政元素,结合典型案例和热点事件让学生熟悉相关网络法律法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2007年初肆虐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案例,教师以问题“若病毒的制作者能将自己丰富的网络知识用于保护国家的网络安全,他的人生将会如何?”引发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5],结合疫情谣言、校园网络诈骗等事件,使学生懂得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网络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文明上网、理智言论,做一个遵法律、守道德,维护个人、社会、国家信息安全的良好公民。2.2.3医者仁心,精益求精。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有着推动作用。在Office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Excel的教学中,可以“名医故事”“新冠战疫”“健康膳食”等内容作为Office实践主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Office操作技巧,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医学领军人物,了解他们是如何全心全意守护人民健康、如何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的。通过在Office中插入图片、小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成为人民健康的卫士感到自豪,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2.2.4和谐共处,团结协作。一台手术的完成、一个冠军的诞生、一场“战疫”的胜利,都是合作力量的体现。对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而言,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培养十分重要。懂得与人和谐共处、协同合作,才能形成更强大而持久的创造力,才能更快地适应多元化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人体器官来比喻微机的硬件,学生从微机硬件系统五大部件的协调工作,清楚了CPU、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5个部件如同人体器官一样,对微机来说缺一不可,而且只有协调运作才能正常运行,从而引导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此外,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以任务为驱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选取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题材作为实践主题,如“铭记党史初心弥坚”“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疫情里的故事”“奥运场上的青春”等,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海报设计、宣传片制作等,任务的规划、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制作、报告的撰写,既需要小组共同合作,又需要小组成员分工执行。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难点问题,在提升Office操作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2.3优化课程思政教法

自然引导、润物无声是实施教学的客观追求,教师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受到熏陶,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统一。2.3.1完善教学环节。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通过教—学—练环节来完成授课,缺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感召力,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缺乏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的案例及话题。可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以教学环节作为课程思政的引线,让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思政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可分为“思、学、练、评、悟”5个环节,这是一个迭代反复的过程。“思”即为思考、探究、探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话题和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总体的了解;“学”即为学习、讲授,以思促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练”即为操作、实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进而再思考、再学习;“评”即为评价、点评,学生对操作结果、实验任务进行自评及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学生在客观评价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做到精益求精,进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巧;“悟”即为领悟、感悟,在思、学、练、评的过程中领悟知识要点、掌握操作技巧,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3.2丰富课堂形式。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持续性。线下课堂是学习知识的第一课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为目的,灵活采用视频导入、案例教学、任务探究等教学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传授知识。线上课堂是拓展知识的第二课堂,是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在线上开展专题讨论、答疑互动、作业汇报等活动;打通信息渠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正规网络平台了解与课程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的新闻、法规、政策等,如在计算机发展章节,教师可将我国计算机发展史剪辑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发布在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后深入了解,让学生耳濡目染,让教育润物无声;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微信、QQ等平台的即时性特点,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给予其心理、思想上的辅导,使学生能亲其身、信其道,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教师发布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如在学习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制作PPT的主题来进行教学。在PPT制作方法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可将“富强、民主、文明”等要素通过生动的文字描述、形象的插图等进行阐述,穿插一些实践性和启发性较强的图片素材,让学生在学会制作PPT的同时,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学生可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要素作为PPT制作的内容,如有的学生选择“友善”,并在PPT中插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有趣瞬间,搭配可爱的卡通形象,不仅让整个作品充满活力,而且观赏性更强,对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也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学会团结协作,遇到问题时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给予肯定,并将学生参与活动时的视频、图片等作为教学素材,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

2.4验证课程思政成效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来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是否有效,这就需要以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要评价内容,融入对道德、法制、价值观等内容的评价,使学生智育与德育协同发展。在讲授计算机系统、网络病毒、网络安全等理论内容时,可采用专题研讨法,就社会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或时政新闻中的某个热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是评价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和问题判断的能力;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可采用任务综合评价法,结合作品主题、版面设计及组员配合程度等进行学生自评、组间互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其目的是评价学生在任务实施中获得技能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另外,对学生思想变化的了解可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法,通过阶段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法治素养等方面是否有明显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习惯的了解可采用观察评价法,教师利用学习平台的积分功能,从德、智、体、美、劳方面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积分鼓励,并将最终积分作为结果性考核的一部分成绩。教师根据课程思政评价结果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变化情况来反思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素材应用效果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育人能力,思考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否到位、切入点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6]。

3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的态度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政治方向、紧跟时代脚步,挖掘有深度的思政元素,探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导向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A].教高[2020]3号.

[3]教育部办公厅.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A].教职成厅函[2021]4号.

[4]那俊,李丹程.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3):48-51.

[5]郭艳燕.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1(1):80-84.

[6]李佩文.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作者:陈安娜 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