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可以从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入手,在高质量推进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

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在该项工作中,会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价值,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并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进行持续性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方法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拼读、认字等方面,在这一方面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一)拼音教学

在拼音教学中,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紧紧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组织的拼音学习活动,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指引性,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在前期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带有卡通形象的子母卡引导学生进行字母学习。在经过前期的学习后,教师则可以使用小型道具,指引学生道具摆成不同的字母,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拼音字母改编成带有趣味性的儿歌,如“aaa,谁在叫,原来宝宝在哭闹;ooo,这是谁,原来公鸡在打鸣;eee,又是谁,原来大鹅跑来了。”经过上述改编后,可以使语文知识的传递效率更高,以此提升拼音教学质量。

(二)识字教学

识字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在这一方面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中的生字组织学生所喜爱的趣味活动。例如,在《江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识别“东”“西”“南”“北”等生字,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并使用简易道具在教室内不同的地方创设鱼戏莲叶的场景,只是不同的场景所展现的内容会有所差异。然后,指引学生使用“东”“西”“南”“北”等生字对不同的场景进行标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以上汉字。又如,围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生字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将带有点数的骰子运用在课堂上,将七至十的数字制作成卡片,并在教室内设置带有大型格子的路线,要求班内学生先投骰子,然后根据朝上的数字移动相应数量的格子,当移动到第七至十个格子时,则需要使用相应的卡片进行标记。当学生对生字识别错误时,教师要及时指导令其改正,最先移动到终点的学生获胜。通过组织上述活动,促使学生在一次次投掷骰子的过程中完成数字的识别,并逐步掌握一系列的生字。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该项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持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实施。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的重点是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在这一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属于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属于知识的接受者。但是,这一被动的接受方式并非学生所愿,因此,一些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一负面心理也会持续加强,语文学习效率会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使得传统课堂模式得到优化,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得课文内容及相关语文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所产生的抵触心理会明显减少。而且,借助构建起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以特定的身份参与其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课文内容,优化学习效果,并逐步提升阅读能力。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中,考虑到本首古诗以写景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古诗内容创设户外旅游的的情境,要求学生化身导游讲解员,将古诗的翻译转化为庐山瀑布景色的介绍。在介绍景色的过程中,学生将同学当作自己带领的游客,根据古诗中的描写努力突显不同景致的特征,力争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来打动游客。与传统语文课堂上的古诗翻译相比,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传统课堂上的翻译及古诗内容讲解转变为趣味横生的情境活动,在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古诗内容,这对于课程知识传递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是安排学生对课文情节进行现场演绎,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课文人物的思想情感,以此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进而优化阅读学习效果。例如,围绕《金色鱼钩》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通过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安排班内学生进行故事演绎。为了优化情境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需要使用手机或其他简易设备进行灯光、音乐方面的支持,尽可能营造出课文中的氛围。在正式演绎之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要求学生在现场演绎时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的合理使用使得人物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打动教室中的同学。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老班长的心理状态,进而感受老班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以此更好地优化阅读学习的效果。在上述情境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适当的指点,使其真正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这对于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及课文内涵有积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更加高效的互动,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探究中高效完成阅读学习任务。为了优化阅读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多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阅读学习。例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包括“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哪些?”“文章讲述怎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的行为表现你有哪些感触?”其次,教师根据班内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组划分,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和学习,之后在合作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答案一一明了,意味着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最后,经过教师的系统讲解,能够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班内学生在探究中完成阅读学习,这对于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指导,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该项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视。在该项工作中,首先,教师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著名的童话故事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学生进入四年级后,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教师需向学生分享一些课外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读物时恰当运用阅读方法。其中,当面对文学经典时,需要仔细品读,结合课堂上掌握的各项知识能力,深层次剖析文学经典读物中的思想内涵;当面对科普类课外读物时,可以采用速读的方法,仅需要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获取其中的关键知识信息即可;当面对学报等课外读物时,则可以选择精读加速度的方式,根据学报中的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阅读方法,以此提升阅读学习效率。通过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方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能进行更加高效的课外阅读学习。最后,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安排情况为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课。在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要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还可以向同学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借助此类课程,指引学生围绕课外阅读进行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新的认知,以此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如不同学生之间的作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有大量编造的内容,并没有融入真情实感,作文中的语言运用不合理,出现过多的空话和套话。为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后,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指引,以此逐步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写作教学流程的完整性

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学流程重点包括两个环节,即前期指导和后期评价。在第一项流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围绕特定的写作任务或主题,在脑海中构思写作思路,明确文中所包含的内容,并设计文章结构。然后,正式写作,在此过程中,要避免瞎编乱造,而且不必为了展现文采而大量使用空话、套话,只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使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真实的故事即可。通过这一阶段的指导,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并在长期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步提升作文质量。在第二阶段中,则安排学生进行写作评价。首先,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作文进行自主评价,在评价中展现自己作文的特色,并指出作文的不足。其次,安排班内学生进行作文互评,在互评中对他人的作文提出客观的意见。最后,教师则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评价,并针对作文提出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完善作文,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二)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写作素材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并合理运用于作文之中,这样能够提升作文的真实性,也可以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在素材的搜集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基本的生活入手,如在日常上下学途中看到的社会现象、自然景物变化等。其次,要指导学生进行专项搜集,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事件,随时记录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例如,面对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在观看比赛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针对不同运动员的场上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将上述内容合理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并提出自己对不同社会现象的看法,以此作为学生写作素材的一部分。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各类见义勇为事件,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和人物,在对事件发表看法时要指出,见义勇为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体现,此类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因此,这类行为应该受到表扬。通过对事件的介绍,学生可以在作文中恰当地将其融入,以此提升作文质量。最后,在写作素材搜集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类,根据写作主题快速调用素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而为写作提供有力支撑。

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考试技能的掌握,但是,针对学生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则有所忽视,为了更好地突显语文教学的实际功能,并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重视。

(一)促使学生敞开心扉

受文化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有着比较内敛的性格,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主动性相对较差。对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借助各类机会帮助学生努力敞开心扉,并安合理排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以口语交际“我说你做”为例,教师重点选择班内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担任指令发起人,鼓励该学生大胆向同学发出各种指令,从简单的举手、摇头等指令发起,然后逐步增加指令内容的难度,如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具按照要求摆放。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努力敞开心扉,在教师的层层指引下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常态化的表达训练活动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口语表达训练逐步变成一种常态化活动,促使班内学生在频繁的训练中逐步提升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课前一分钟自由表达时间,班内学生依次进行。在课前一分钟,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各类信息,但是要努力做到语言通顺、表达规范。例如,利用这一分钟向同学分享一件趣事,还可以简单介绍今日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甚至可以发表一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借助该项活动,将语言训练逐步转化为一种常态化活动,促使学生在持续不断的训练中逐步增强表达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为此,语文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不同的层面入手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作者:王光华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郭里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