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新教育下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学生当下学习、未来发展中必备的素养,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量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创新教育应运而生,旨在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而初中美术作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科,以创新教育为引领优化教学模式,是体现美术课程育人价值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简要概述创新教育的内涵,分析创新教育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重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简化教学流程、融入创新情感、引入多彩资源、提升实践能力、搭建展示平台、延伸课堂效果六方面阐述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初中美术;美术教学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坚持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是对传统知识本位教育的重塑与革新,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美术是实施美育的载体,自身便富有创造性,学生所处生活环境、积累的生活及审美经验、美术学习动机及成效、美术创造理念及目标等不同,其在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与创造美中也会出现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表现。若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力限制在教师提出的条框及规则内,不仅会弱化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如何优化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辟开放的创新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调动学生的创新情感,是初中美术教师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教育概述
创新教育是指以素质教育为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塑造学生的创新认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创新教育回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诉求,有着全局性与结构性的特点,不仅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而且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目标、模式、方法的全面调整,在继承创造教育的基础上与素质教育对接,让素质教育得到深化。创新教育视角下,构建并实施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便是把握好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第一,培养探索精神,要求教师改变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盲目接受、被动接收、机械性记忆教材内容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对美术知识、技能实现“再次发现”,通过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意识,以促进学生以新的角度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第二,培养综合能力,即对美术知识、技能等进行新颖组合及运用的能力,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突破知识模块、现有材料及美术创作技能的束缚,能够在美术创作中采取新的方法、材料使用途径,达成自己内心的审美追求,是学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创新教育引领下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义;第三,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即“再次发现”“重新组合”的品质,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现出场创新实践内的辩证观念,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二、创新教育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视角下,初中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帮助学生探索与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前提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审美需求、审美经验及所储备的知识创作美术作品,按照自己的想象、联想及自由发挥,在丰富的实践机会内发现美、创造美。在学生的个性化创新中,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美术潜能与创新实力,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获得教师的尊重及认可,对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创新的自主性大有裨益。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美的事物通常蕴含着真与善。创新教育视角下,初中美术教学以学生创造美为主,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明辨是非、分辨美丑的能力,得到审美素养及道德素养的综合提升。不仅如此,学生的创新通常伴随着与同伴的经验分享、问题探讨,可以提高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且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以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为支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文化品格。创新教育能够让初中美术教学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
三、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简化教学流程,丰富学生的创新机会
创新教育倡导赋予学生真正的平等的地位,唯有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才能敢于提出自己个性、创新的观念。这就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平衡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简化自己的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体验、感悟、探究及创新机会,以此为创新教育理念的融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多彩的学习生活》的教学中,本节课的课程类型为绘画,涉及到构图、造型、色彩等基础的美术知识。为体现创新教育意图,平衡教与学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需的理论知识整合在微课内,利用微课呈现校园自然环境、活动、标志性建筑的录像、图片。同时,教师抛出开放性问题:“观察校园风景、建筑及活动图片,你有何发现?如果请你宣传校园,你会选择哪一场景?如何进行美术表现?”学生观看微课,在开放性问题的引领下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初步感知图片中所运用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知识、造型语言、光景空间,促成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探索。微课观看完成后,教师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则相机补充资源、解释基本概念及知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搭建知识支架。
(二)融入创新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后,对于自主创新依然存在较强的畏难心理,难以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及技能进行创新实践。而在创新教育视角下,创新情感是初中美术教学必备的要素,因此教师要注重创新情感的融入,向学生传递“你能行”的信号,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创新的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校园的春天》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标志的点、理解标志的用途及意义、掌握基本的标志设计方法、标志的设计要素、标志的艺术特质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前期所书收集的各类标志图片,围绕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确定标志的设计主题,构想标志的设计理念及思路。在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分享,如一名学生确定的主题为“读经典,诵名句,倡新风”,希望以红色、黄色以及书本、毛笔的图形深化标志的文化底蕴,也会引入我国传统的富有象征意义的纹样,如梅花、竹子等体现高尚的情操;另一名学生确定的主题为“强身健体显担当”,以圆形标志代表团结友善,以绿色及黄色象征初中生的青春朝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构想及创新想法予以赏识、表扬与鼓励,并让其他学生提出建议,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认可、信任及同伴对其的欣赏,能够在课堂上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
(三)引入多彩资源,加强学生的创新支持
丰富多彩的资源是学生创新的驱动力与必要基础。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初中美术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个性想法,还需要给学生提供特色资源,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例如,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学生美术学习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的前提下,结合室内装饰品这一教学主题为学生呈现多姿多彩的资源,如在我国传统美学思维删繁就简理念的引导下,利用自然景物进行室内装饰的案例,体现出室内装饰品的禅意;再如,引入本土化的资源,展现当地特色手工制品,让学生体会传统风韵。这些资源给学生带来了创新灵感,也让学生可以创新使用的材料更加多样。在引入资源后教师让学生自选设计要素、构想设计理念,在集体讨论后付诸行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提升实践能力,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视角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要点在于将学生视作时刻处于发展、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及学习成效的差异性,适度放宽教学标准及要求、拓展美术创作的材料,让学生可以对美术知识、技能融汇贯通、灵活使用,以此让学生在自由发挥中获得创新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的教学中,教师在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美术创作的材料拓展至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废旧材料,引导学生将这些材料变废为宝,综合运用本节课的手工制作知识,以及此前学习过的色彩、造型、构图等知识自主创作契合自身审美追求的美术作品。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获得头脑、思维与双手的解放,不断尝试多种材料及色彩的组合搭配,探索出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还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真正体现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
(五)搭建展示平台,体现学生的创新成果
创新教育是面向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形式,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创新成果可视化,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实践内获得成功、幸福、满足的体验,促进学生常思考、常反思,进而常创新、常发展。仍以上述《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及制作美术作品的同时,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作品介绍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体现出作品的设计理念、制作方法及步骤、所用的材料及具备的功能等。在学生自主创作完成后,教师开展小型的“作品展览”活动,学生仿佛置身于艺术馆内,欣赏一件件富有创意、贴近生活的作品,并在内心做出相应的审美鉴赏评价,完成后让学生投票并选出优秀作品,教师在总结性、鼓励性评价学生创新表现、创新成果的同时,将学生优秀作品放在班级“艺术角”内,在班级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鼓舞学生扬长避短,从而为学生的持续性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真正彰显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
(六)延伸课堂效果,积极开拓创新空间
创新教育视角下,初中美术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能保持创新精神、创新动力,能够以自己的创新能力改善学习及生活状态。为此,教师应积极延伸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拓创新空间。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较大,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技能特长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各小组成员合作以设计小组标志、名称及主题,组织开展自主性的小组活动。绘画小组会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方式,如综合材料绘画、水彩画与水墨画的有机结合等;手工小组将生活材料转化为教室内的垃圾箱、投票收集盒、装饰品;摄影小组运用构图知识及镜头语言拍摄校园、班级内的人、事、物,展现学生风采。在多样活动的支持下,学生的创新动因愈发强烈,也在实践内获得创新素养的综合提升。
四、结语
创新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塑造学生的创新认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包含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内容。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初中美术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新机会,注重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依托学生自主性的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以此让学生将创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引领价值和美术课程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存兵.初中美术教育与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36):146—147.
[2]钟波.浅析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20(24):14.
[3]于秀云.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5):101—102.
[4]郑雪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J].才智,2020(9):167.
作者:龙伟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