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深挖教育资源下创新冬奥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深挖教育资源下创新冬奥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深挖教育资源下创新冬奥探索

摘要: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在这一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中,中国教育报立足教育系统,立足全国师生,创新体制机制,在选题策划、新闻生产、输出渠道、评价激励各方面推动报网端微紧密融合。同时挖掘行业优势,在各类报道中深度体现体教融合,凸显了行业特色,实现了推动全国师生关注冬奥、参与冬奥的报道目标。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行业媒体 创新 融合报道

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开幕,为宣传和报道好这一盛会,中国教育报从去年开始,深入挖掘独家冬奥内容,推出融媒体报道,面向青少年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和冬奥运动项目,讲述运动员从训练场到冬奥舞台的成长故事,报道首都师生的全方位志愿服务,带动全国师生参与冬奥,逐步推进,层层深入,创新形式,以新媒体为主阵地,报网端微融合发力,点燃了亿万学生的冬奥激情。

一、报网端微融合发力

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面对冬奥会这一重大体育赛事,中国教育报打通各个部门,促使中国教育报纸媒的采编队伍、内容资源等,与移动端深度连接,实现了冬奥报道的融媒化生产。队伍相融,传统媒体记者走向移动端中国教育报的体育记者长期在体育报道一线,拥有丰富资源和较强报道优势。冬奥会期间,在传统纸质媒体影响力式微的当下,中国教育报深度挖掘体育记者的专业价值,推动他们走向网端,在移动平台上面向师生讲好冬奥故事,发出冬奥会的教育好声音,是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需要,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需要。具体而言,中国教育报全平台为体育记者打造重点IP栏目《小伟跑冬奥》。体育记者进入冬奥会闭环后,与后方编辑通力合作,完成“前线采访-短视频拍摄-回传-视频剪辑包装-AI播报配音-平台发布-运营”全流程工作,日均发稿量4至5条。内容从冬奥主媒体中心食堂的“天上掉馅饼”到冬奥青少年志愿者,从“媒体背包沉浸式开箱”到在线排队购买冰墩墩,报道选用小切口,运用AI技术完成配音播报工作,迅速发布抢占话题热点。《小伟跑冬奥》系列视频在中国教育报微信视频号及多个社会化视频平台同步发布,多次登上平台热榜。在冬奥会报道中,传统纸媒的体育记者走向移动端,不再只是报纸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更是有互动感、专业感,代表纸媒形象的鲜活个人,不仅提高了传统媒体在移动端的专业度和活跃度,也增强了传统媒体本身的传播力、影响力。机制相融,从生产到评价一体化纸媒和移动端的可持续融合,不能仅靠移动端“一头热”,或者部分勇于触网记者的一时热情,而是需要体制机制紧密捆绑,促进共融互通。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不断在新闻生产、输出渠道、考核评价等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因此,在北京冬奥会报道中,中国教育报进行了全新探索。临近冬奥之际,全天候中国教育报成立了冬奥融媒体报道组,统筹协调全天候中国教育报全平台报道,形成了强有力的指导力量。在选题策划上,分管副总编辑统筹多个部门组成工作群,进行选题碰撞,融媒体新闻中心、专业中心、视听中心、移动传播中心、协调中心、网络传播中心、总编室、融媒体地方新闻中心负责人从各角度策划选题,交流碰撞,重点内容由分管副总编辑进行统筹协调。这一工作机制很好地保障了报网端微选题充分碰撞,各部门各司其职,各有侧重,融合发力。在新闻生产上,推动采访方式融合。现场体育记者和后方记者除了要用传统纸笔,也要能摄影摄像。在视频脚本的设计过程中,在共同采访的碰撞中,纸媒记者和移动端记者互相学习,增进了解,移动端记者提高了专业能力,纸媒记者熟悉了新媒体技术手段。在整个冬奥报道中,记者既写又拍甚至出镜日渐成为常态。在输出渠道上,中国教育报生产的所有冬奥会相关内容,都可以根据形态不同,在报网端微以及各大互联网平台号以多种形式传播,一个作品出来,各个端口发力,实现了“1+1>2”的效果。例如,2月5日,处于春节停刊中的中国教育报推出电子版号外,重点报道2月4日的冬奥会开幕式,网端微全平台都做了及时的跟进。再如,网端微根据自身特点生产内容,并加强融合传播,中国教育新闻网推出“聚焦2022北京冬奥会”专题,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推出“冬奥进校园”“走近冬奥”“冬奥进行时”专题,中国教育报微信及第三方平台矩阵重点推出的《冬奥课堂》《冰上体验Vlog》等栏目,都在网端融合推送传播,全平台发力,取得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考核评价上,中国教育报单列融媒作品,跨部门合作生产和传播的作品,可以共同报好稿,而且在评价上向融媒体作品倾斜,这大大激发了记者生产冬奥融媒体作品的热情。

二、开发独家冬奥报道内容

“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

在冬奥会这样的重大赛事报道中。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中国教育报没有现场拍摄权限,也没有赛事直播平台,仅有一个体育记者进入闭环,如何做好内容创新?站在行业的角度,中国教育报有着独特的优势:“带动三亿人上冰雪”,2.9亿青少年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冬奥会开闭幕式上,95%的演职人员来自首都教育系统;冬奥会的场馆、服装、会徽、吉祥物等设计中,大多有各地高校的科技助力……有庞大受众、有独特报道内容,所以,中国教育报从去年开始,就立足教育战线,积极做好独家冬奥报道。面向青少年,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和冬奥运动项目为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及冬奥运动项目,增加青少年的数字化参与,中国教育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2021年7月13日是北京夏奥会申奥成功20周年纪念日,全天候中国教育报推出第一期视频节目《冬奥课堂》,共推出六期。《冬奥课堂》特点鲜明:面向青少年,内容聚焦奥林匹克历史、冰雪运动项目、冬奥科技艺术元素、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开展情况、双奥之城等;嘉宾权威,每期都邀请教育和体育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参与,如教育领域的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等,体育领域的滑冰协会主席李琰,世界花滑冠军庞清、佟健等;用户垂直,每期都邀请各地中小学生收看,大大促进了冬季运动在校园开展、体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中国教育报还推出了中国教育报主播体验冬奥项目系列视频《冰洁冰上Vlog》,主播带着观众在首都体育学院体验短道速滑项目,在北京体育大学体验冰球项目,在北京电厂路小学体验冰壶、雪车等项目……帮助青少年了解不同冬奥项目的历史、特点、比赛规则。这些轻松活泼的节目形式,对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来说,简单易接受。因而在网端,每期节目都得到了许多学生用户的关注,还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冬奥课堂》,在线和节目中的冬奥冠军交流的环节,深受师生喜欢。讲好冬奥青年运动员成长故事,为青少年树立同龄人榜样2月5日晚上,中国短道队5名队员协力拿下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这5名队员均为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这也是本届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特色之一——不少运动员的身份为在校学生,其中,谷爱凌、苏翊鸣、李文龙均为“00后”。如何在青少年中树立好同龄人的榜样,讲好青年运动员的成长故事?中国教育报新媒体团队紧抓热点,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比赛成绩出来后,中国教育报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报道《夺冠!第三金!谷爱凌:“我只有0.1%的天赋”》《任子威夺冠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等冬奥人物和冬奥故事稿件,有速度,有深度。虽然是在一个教育类公众号上报道体育赛事,仍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因此,同样的体育赛事报道,不同媒体可根据不同的用户定位,做不同角度的报道。作为教育行业媒体,中国教育报面向师生和家长用户,聚焦青年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体现他们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品格,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用好行业资源,独家采访教育系统师生为深入生动报道教育系统师生参与、服务冬奥的故事,中国教育报与北京市教委冬奥专班密切沟通,推出了多篇独家报道。2月2日上午,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北京启动,北京冬奥园火炬传递第三棒是首都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齐成龙。中国教育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他,讲述了他成为火炬手背后的故事,以及高校教师育人育才的情怀。对于开幕式幕后的师生演员,中国教育报记者除了拍日常训练,还专门在小年、除夕、开幕式当天、开幕式结束后的凌晨等进行了实地拍摄。记录了参加开幕式演员们的幕后故事。推出了《我是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我是冬奥会开幕式执旗手》等系列视频,讲述了北京冬奥会平凡人物的故事。对服务冬奥的教育系统志愿者,中国教育报也进行了图文报道。推出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暖心活动为冬奥师生志愿者送新春祝福》《凝聚青春力量,北京八十中赴冰雪之约》等相关图片报道,在新媒体端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冬奥课堂》在教育系统内开展多方协同,申请教育部体卫艺司为节目指导单位,与北京冬奥组委合作推出,联合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方专家资源,面向青少年推出了权威、专业的冬奥相关内容。冬奥期间,各类采访报道容易同质化,要在众多的报道中,找到与众不同的定位,作出独家优质报道,只有立足自身优势资源。中国教育报广泛连接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专家,才推出了此次冬奥会中的诸多一手新闻报道。

三、创新报道传播形式

作为传统媒体,如何用网络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冬奥会。

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以互联网思维引领跨界叙事,在创意化表达上下功夫,强化差异化、服务性,推出不少“网感”鲜明、直抵人心的现象级全媒体产品,运用“微传播”“融传播”,实现广泛的圈层互动,大大增强了主流舆论吸引力感染力。如何让更多青少年、更多人群爱上冬奥,参与冬奥。在此次冬奥报道中,中国教育报也尝试在创意化表达上下功夫。以移动端为主阵地,进行多种形式报道传播在冬奥宣传报道中,我们以移动端为主阵地,如前期的《冬奥课堂》《冰洁冰上Vlog》等,在中国教育报自有视频平台和社会化视频平台上传播。冬奥会开幕后,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推出中国教育报号外(电子海报),聚焦冬奥开幕式及创造中国冬奥历史的运动员,进行“图文+短视频”报道。《中国!首金》《翊鸣,惊人!》《“我的天!”爱凌一跃惊世界》等号外报道,制作精美、视觉冲击力强。与此同时,中国教育报APP开设“冬奥进行时”专题,聚焦奥运健儿在冬奥赛场上取得的佳绩,开设多个文图音视频栏目:《冬奥快报》,报道赛场动态新闻;《夺金时刻》,聚焦奥运健儿夺冠的精彩瞬间;《小伟跑冬奥》,聚焦本报记者从赛场发回的连线报道;《走近冠军》:介绍冬奥冠军背后的故事;《冰雪奇缘》,介绍赛事花絮;《“青”力冬奥会》,聚焦学生冬奥会志愿者,等等。中国教育报公众号开设《冬奥日报》栏目,每天盘点当天赛事,介绍我国夺牌情况和奥运健儿风采;开设《冬奥快讯》栏目,我国运动员夺牌后第一时间推送,如《第4金!破纪录!祝贺高亭宇》等,显示了运动员的英姿飒爽,速度与激情。随着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和受众对信息形态的需求多样化,传统的图文报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Vlog、短视频、海报……中国教育报在此次冬奥报道中,尝试了诸多全新的报道形式,大大增强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吸引力和感染力。多种形式激情互动,带动师生参与冬奥除了加强与教育权威部门、各大体育院校的合作,中国教育报移动端也努力践行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强化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开展多种形式互动。冬奥会期间,首次推出《冬奥问小伟》的互动栏目,进入闭环的中国教育报记者在线回答读者提问。“如何才能获得一只冰墩墩”“怎么才能去现场看比赛”“运动员餐厅好吃吗”……栏目推出后,收到了师生、家长们的各种问题,互动的形式让更多师生有了“参与冬奥”的体验,也为记者提供了新的选题思路,成为连接师生与中国教育报的重要桥梁。冬奥会正值寒假,在中小学“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为推动青少年积极强身健体,中国教育报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推出“健身迎冬奥”寒假锻炼月课程,紧密结合冬奥冰雪运动动作与北京冬奥会赛程,推出每日健身课短视频,包括健身舞、健身操、滑冰项目+体能等。视频每期两至三分钟,动作简单易学,适合青少年和家长亲子活动,既能帮青少年学冬奥知识、练技能、强身体,又能促进亲子关系。“健身迎冬奥”系列视频在多平台发布,反响热烈,收到不少师生“每日打卡”的评论。中国教育报搭建广阔舞台,组织开展青少年手势舞征集展示活动,鼓励孩子们舞出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与畅想。征集令发出后,后台收到了大量大中小学的手势舞视频来稿。编辑筛选后在多平台每日更新。同时组织开展冬奥主题青少年书画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征集令发出后,邮箱内涌入了千余封投稿,水彩、国画、粉笔画、葫芦画、书法、篆刻、塑像……大江南北的孩子们用各种形式的作品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与畅想。多种形式的互动不仅让更多师生主动参与到冬奥之中,也大大增加了中国教育报移动端的用户黏性。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是摆在党的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职责使命。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是一次很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机会。在这样一次重大的世界瞩目的赛事报道中,中国教育报创新体制机制,以移动端为主阵地,报网端微融合发力,深度挖掘教育资源,面向世界讲述冬奥教育故事,传播冬奥教育声音,担起了一个主流教育媒体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易鑫 李小伟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