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因此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了生命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使其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义。文章探索了生命观念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育学生生命观念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具有生物学科特色的教学理念,也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理念。生命观念是对普遍的生命现象及与之相关的逻辑进行抽象概括,并经过多次验证而形成的理念。对高中生来说,如果能够真正了解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质,就能深化对生命的认知,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生物教师应将生命观念用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意识,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生命观念概述

生命观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悟到的一种关于生命现象、生命关系和生命特点的抽象概念,也是人们通过具体实践、亲身验证所得到的科学观念和真实想法。这种观念能够科学地解释,即生物之间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关联。带有生命特性的客体是自然界中较为独特的一类群体,它们与非生命客体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何看待生命,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生命观念其实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生物的一种态度。生命观念包括了“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为何会有这样的活动”等子命题。高中生物教师把生命观念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里有关生命的概念、形成自身对生命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生命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规律,进而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关于生命观念的四种观点

对于生命观念,人们归纳出了四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生命观念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各种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会对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进化,以此进入长久、平稳的发展状态。第二,生命观念蕴含物质观和能量观。任何生命无论是处于进化状态,还是处于稳定发展状态,都会吸收一定的能量,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能力的方式释放出来,进而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系统循环关系。这种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另外,物质在循环的同时会产生能量的流动。第三,生命观念具有生命进化和生命适应的观点。自然界中所有带有生命特性的客体都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只有通过不断进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下来。第四,生命观念蕴含平稳与平衡特性。生命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让生命状态得到平稳发展,而平稳发展的前提是生态系统能够长久保持平衡。

三、将生命观念融入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是拥有较强的生命特征,这也为教师进行生命观念教育提供了优势。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不能只关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巧妙地把培育学科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其最能体现生物的学科特征。对高中生而言,他们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有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不能得到良好的释放,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没有体会到生命的独特价值。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生物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教育,传授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掌握生命周期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四、核心素养下培育高中生生命观念的实施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生物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还要加强对学生生命观念的教育,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和各种外部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升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一)构建生物模型

构建模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式创建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知识模型。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具体的模型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习知识的难度。例如,著名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博士共同制作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仅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DNA的结构和特点,还帮助其他科学家发现了更多关于DNA的奥秘。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模型建构教学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了解平面的构图方法和表达方法,其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立体模型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帮助他们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其真正掌握构建模型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生物知识特点创建不同种类的模型,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以教学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手绘的方式画出一幅细胞平面结构图,然后用黏土根据这幅平面图制作一个立体的细胞基本结构模型。这个模型要具备细胞最外侧的细胞壁、细胞膜,还有细胞内部的液泡、叶绿体、高尔基体、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核膜,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细胞立体模型。除了细胞模型,教师在教学“细胞的染色体”时可以让学生制作模拟“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动态模型;在教学“细胞的分子结构”时可以让学生制作ATP分子结构模型;在教学“生物膜结构”时还可以制作“流动镶嵌式”模型等。高中生通过构建模型,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生物体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的生命观念。

(二)组织科学实验

所有的探索成果都是通过不断实验、不断分析、不断改进得到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强调实验的学科,生物实验又是高中生物学科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生物知识,并通过深入研究生物知识加深对生命观念的理解,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教师除了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还可以通过优化实验设备、丰富实验材料、完善实验装置、改进实验步骤等方式组织开展拓展性实验,让高中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原理,帮助他们树立坚韧的科学探索精神。以人教版高三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中第二章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这节课为例,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生长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开展“桉树再生体系的建立”实验。桉树是一种异花授粉植物,在进行有性繁殖时很容易产生变异,很难保持最为优良的性状;而进行无性繁殖的效率又特别低,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为解决此难题,可以利用桉树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植物再生实验。这个实验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对实验体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桉树茎段在培养周期内很容易被真菌或细菌感染,从而导致实验失败。高中生物教师通过创建科学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将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观测的实验结果,以帮助他们理解生命观念的内涵。

(三)研究生物发展史

在最新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学生除了可以学习到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还能了解更多与生物发展史有关的信息。教材编写者在教材正文之后还增设了多种类型的知识板块,如“课外补充资料”“科学家访谈”“科学史发展历程”“科学前沿”等。“科学家访谈”板块一共提到了40位著名科学家,该板块介绍了部分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他们为人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课外补充资料”板块加入了19篇与科学史相关的文章;“科学史发展历程”板块提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公正的评价。高中生通过学习这类知识能够逐渐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在优秀生物学家故事的熏陶下树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纠正错误的学习态度。

(四)增加实践机会

高中生物教师为了帮助高中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带领学生到生物标本馆进行参观,通过倾听讲解员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组织野外科学考察,开展夏令营、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真正走进大自然,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加深对植被、动物生命特征的了解,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特点,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五)建立情境教学

除了上述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开展情境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合理融入日常生活元素,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不能脱离实际,最好是能借助真实事物创建更贴近现实的情境,这样才能真正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情境教学能够帮助生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促使其带领学生跳出枯燥的课本内容,在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索,并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以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中“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种植豆芽,并把豆芽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的放在班级的窗台上,有的放在校园的花坛里,还有的放在常年不见阳光的角落里。学生要定期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根据豆芽的不同变化探索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总结出环境因素在植物的生产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思考方向,并借此融入核心素养教学,使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最终达到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生物是高中阶段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它以科学的视角对各类生物进行探究,因此它也是一门蕴含生命观的学科。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这一优势,把生命观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重视生命,在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任笑笑.高中生物课堂渗透生命观念教育的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0.

[3]印晓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24-125.

[4]杨慧梅.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20(35):49-50.

[5]李明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优化高中生物课堂[J].清风,2020(24):73.

作者:朱卫峰 黄群慧 单位:浮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