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浅析

摘要: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稳定的金融教学内容、金融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的考核方式。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高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高等教育机构的调整使得高校在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从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供需现状的角度,剖析了应用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21世纪金融行业及产品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我国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金融具有更新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随着现代金融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1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市场运转的血液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快速融合,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金融业已进入混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企业相互渗透。因此,对金融从业者的要求已经开始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而随着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的迅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激发了金融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金融人才,尤其是优秀的国际金融人才,将是国家金融业竞争力的核心,国际金融竞争激烈的核心也是金融人才,尤其是国际竞争激烈的金融人才。金融系培养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既能在金融业也能在工商企业工作,也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理解力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

1.2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市场的运行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效率,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安全与稳定。金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国际资本运作水平的重要瓶颈。高校可以与院校合作,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结合职前和职后教育,更好地将教育与市场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了根据公司需求设计每一个金融专业教学课程链接,突出更多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现在,我国金融人才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人才队伍发展基本适应了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发现人才、指导人才、培养专业准备人才,选择教材、教学、实习、校企合作,突出“高保真”定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1.3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业是人才和智慧产业,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大量金融人才。当下,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应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还应具备金融思维,复合型人才是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在新时代金融改革的浪潮中,金融服务将融入任何数字化景观,变得无形、无所不在。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团队,才能有效提高财务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效率;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监管人才队伍,才能确保财务安全。这个过程给学生留下了很多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人才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极为重要,人才的竞争,特别是跨学科的人才,决定着公司能不能有技术发展。这也是一个检验学生是否对金融知识有完整理解的过程,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理论知识的不断提高,为今后进入院校更好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金融人才总量不足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正在重塑整个金融行业,新技术公司不断涌现,但金融科技人才短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缺陷。87%的受访雇主表示他们难以招聘金融科技人才,76%的受访雇主表示他们面临的最大招聘困难是难以找到满足特定工作需求的人才。观念束缚,教学方案相对古老,不能适应现在的变化。金融人才的培养、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把握,以及对科技的理解变得更难。所以,从整个市场提供人才的角度来看,知识体系完整、金融理论和技术基础较好的人才稀缺,也需要高校开展金融人才培养。

2.2金融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阶段后,高校如何保障和服务金融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成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用工荒”与“用工难”并存的问题仍需解决。因此,有必要加强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培养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从为整个市场提供人才来看,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也需要高等院校持续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大学和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完善、自力更生、工作光荣、遵守法律法规比学科知识和技术技能更重要。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滞后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不仅会损害经济发展,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2.3对产教融合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无论对于金融企业还是金融高校,产教融合是需要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而目前对于金融企业来说,由于利润与风险问题,对于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严谨、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的学习需求,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金融科技人才的专业要求非常高,高等教育机构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远远达不到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由于缺少金融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学生不能够真正感受到金融企业的真实运作流程。另外,金融高校需要花费很多资金建设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但是在设备和软件的更新上并不及时,与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实训的目的。

3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3.1沿袭以往人才培养战略

金融学院是以培养金融业务交易人才为主,兼具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功能的教学单位。所以,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转型创新,打造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高质量就业”。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和推进区域经济转型,不断强化语义,调整学科结构,提高产教融合,机制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视金融工程各项运营的作用。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企业的一些金融知识、金融计算、证券交易实训等,如果学生不理解,不了解股票交易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也会影响机构的发展,这就说明高等教育质量主要靠市场检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融合全校智慧和全校力量。金融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应立足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除了继续提高外语教学的高要求外,还需要加强对外金融业务、法律法规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全球统一的业务标准和规范、管理法规,结合国际惯例,以全球视野了解金融运营的法律和发展趋势,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3.2将课堂所授内容、教学实践以及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高校在网络金融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有必要鼓励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相应的实践能力。建立教学反馈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反馈机制包括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内容,讲授重难点及课后习题难易程度的反馈和建议,以及学习者可能存在的困难疑惑需要教师进行解答。实现学校管理理念多元化和多种教育体系并存的目标,对急需人才进行差异化、迭代化和高质量的实操培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应着眼于培养复杂、真实、专业的金融科技从业者,建议通过“在线直播学习与企业培训”等轨迹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要以“一体两翼”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应用型金融领域科学研究为助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服务的应用型金融类专门人才,推进金融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卓越成效。高校需要用符合金融行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资源达到与金融企业的持久性合作。另外,金融高校可以为金融企业提供包括新的金融产品的研发、行业报告以及信息咨询等服务,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

3.3以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较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顺应新形势下金融业改革发展要求,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金融教育服务,成为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以教育场景服务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作为顺应新时代、服务新金融、培育新生态的生力军和突击队,高校正是帮助学生实现转变、成长成才的课堂。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站在新金融的新起点上,及时转变甚至颠覆思维方式,提升更新自我能力,推动人才高地强基固本,这是时代给予建行大学的迫切要求。要把握金融发展趋势,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际问题。以专业的敏锐度,在激烈的市场和竞争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明确毕业能力与质量要求和课程的聘任关系结构,明确每门课程与其教学内容、毕业能力和质量要求的直接关系,使直接受众(教师和学生)从培训计划的正文中理解“为什么要教”和“为什么要学习”。

3.4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

数字化的浪潮之下,金融行业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之下,金融科技自成一脉,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所以,要增强对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力,来进一步激发金融人才的创造性。要建立更加高效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同时增加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总之,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提高资本配置能力,具体方面是以“小订单、大合作”的形式开展学徒制、校企合作、毕业论文(设计),以小订单、大协作的方式,将“最后一公里”环节的教育端和行业端与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妥善对接。要建立人才发展培养合作机制,融入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做到学生走进企业、企业走进课堂,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随着教育改革和市场发展,不少高校也会进行缩减或增添新专业,用于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金融专业也由此成为高校间的“香饽饽”。这就需要高校重塑金融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创新意识、在线思维和社会化能力。同时,掌握金融学类中一个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相关职业应用技能,能够满足新金融时代背景下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应用型新金融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完全契合,也与金融行业的需求契合。

4结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这是新时代高校对“培养谁、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三个主要问题的最直接回应。因此,高校财务能力培养必须坚持以德育人为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学校的品德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与成才规律,为企业培养更具有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为行业输送更高素质的专业金融人才,为区域打造金融人才聚集的高地和金融人才发展示范的样本,这才能实现高校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意图。

参考文献:

[1]徐艳.金融学案例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施[J].当代经济,2013(1).

[2]石东磊.关于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训环节设计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3(2).

[3]杨秋.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及运行机制现状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4]李海霞,袁慧.微课在高职金融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4).

[5]张乐,陈莹.基于慕课的高校通识课程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8(6).

作者:汤洋 王立志 王滨 董妍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投资保险系